湖南出土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学者:难怪刘备得不了天下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无比的状态,期间发生过数以千万计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其中的夷陵之战就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刘备也是因为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给孙权,既恼怒又羞愧,最终死在了白帝城。
这场夷陵之战是刘备方主动攻击东吴的,按理说,刘备要不是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打败孙权,肯定是不会发起这场战役的,但是最后又为什么会被孙权打败呢?
陈寿作为撰写《三国志》的史官,在叙述这场战争的时候,将刘备方的大败和孙权的获胜大部分都归因于陆逊这个人身上以及刘备错误的军事攻略上。我们知道,在这场战役中,在夷陵之战中,刘备方的军队来势汹汹,求胜心切,被孙权任命为大都督的陆逊看破刘备方的心理,于是用了战略性的后退,吴军最终退出了高山地带,而刘备方乘胜追击,但是位置却是在一个无法将兵力展开的山岭地带。
之后,两方在夷道这个地方僵持了将近六个月,陆逊趁着蜀军疲惫,进行了强烈的猛攻,最终以火烧连营的方法大破蜀军,让刘备一方的兵力几乎全军覆灭。
这是历史上对于夷陵之战的描写,但是在湖南出土的一批竹简上的内容,却几乎颠覆了这场战争。在湖南长沙走马楼的五一广场下,施工人员发现了一批文物,后来经过专家鉴定之后,确定这批竹简记录的正是在东吴嘉禾年间长沙地区所有百姓的耕地和缴税的情况。
在这批竹简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南方的部分地区中,一户普通的人家中,一年总计大概上缴几十斗的米税,而十斗为一斛,这样来看,南方每户人家大概一年上缴的米大约有几斛。再根据计算,当时比较发达的北方平均每年可以收到上交的米有几百万斛。这样一看,南北方在上缴的米的数量上就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当时,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发生战役,最重要的其实是后方的军粮到底有多少,毕竟打仗的人数是非常多的,没有足够的军粮储备,恐怕这场战役有很大可能是输的。
这场夷陵之战,刘备是以举国的力量进行的伐吴战争,这场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正是刘备一方的军粮缺乏。要知道,在刘备发起夷陵之战之前,他准备的军粮只有一年多,而当时诸葛亮持续了将近八个月的北伐,却是在已经囤积了将近三年的粮食的情况下,才展开的。
而刘备的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多,却只有一年的存粮,毫无疑问,这场战争肯定是以刘备失败告终的。
也许,陆逊正是看破了刘备储备的粮食并不能够维持很久的战斗,才决定用战略性的后退消耗刘备方的军粮,使他们后方的支持受到威胁,同时在战场上用计打败蜀军。
提起三国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如数家珍,自《三国演义》以后,我们会发现,关于三国,很多文学作品反反复复说的总是刘关张、曹刘孙、诸葛亮,讲的总是他们官渡之战、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的故事,仿佛整个三国时代除了这几个人、这几件事,就没有其他值得说的东西了。
我们关注的,往往是这个时代蕞蕞宏观的部分,以及那几个时代的骄子。更多的微观细节,则被忽略掉了,沦为无足轻重的背景。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三国并不是只有主角,还有许多配角和小人物。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只不过被埋于历史的夹缝中,不为人知罢了。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本由马伯庸写的《三国配角演义》,本书从一句微不足道的三国史料记载出发,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让读者意识到,在他们所熟知的英雄们奋斗的同时,还有许多卑微的配角为了自己的理想或利益而挣扎着。
比如三国著名的“马谡失街亭”事件,《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史书里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马谡是死在了监狱之中。那么这个矛盾的背后,代表了诸葛亮的什么心思?马谡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街亭是否有什么不得了的真相被掩盖了?《三国配角演义》都这些都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这本书中,三国的那些配角们就在这样一连串的刨根问底中逐渐活跃起来,在大时代的阴影下演绎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完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