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海运运河一览

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的航运渠道,用来沟通不同的江河、湖泊和海洋,缩短通航里程,改善通航条件。世界上的运河很多,但绝大多数运河都是内陆运河,不是海运运河。世界上的海运运河屈指可数,它们直接沟通海洋,具有国际意义的只有4条,笔者有幸都去过,亲眼目睹了其繁忙的景象。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是一条国际黄金水道,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联结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亚非大陆的地理分界线,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苏伊士运河北起于地中海边的塞得港,南止于红海苏伊士湾顶端的陶菲克港,长约173千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和北美东岸到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的航程。比如,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孟买,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为19860千米,经运河为11590千米,缩短航程8270千米。又比如,从法国马赛到中国广州,绕道好望角为23910千米,经运河为14720千米,缩短航程9190千米。
经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不仅路程短、省时间、省运费,而且在“封闭的海洋”——地中海、运河、红海中航行比较安全。因而,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道,担负着极重的运输任务。
▲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工业集装箱船
现在每天都有六七十艘大型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每年有100多个国家的2万多艘船只通过,载重量约三四亿吨。近年来,埃及每年从运河赚得的外汇收入都在20亿美元左右,是埃及四大外汇收入之一(其他为石油、侨汇和旅游收入)。
目前,苏伊士运河大部分河段仍为单行道,由于全线水位差不大,因此没有船闸。船舶通行方法为“两头并进,中间交错”。南行的船只午夜起锚,至大苦湖等湖泊交错。北航的船只清晨驶入运河,径直开往塞得港。停泊于大苦湖的船队待北上的船只通过后,再直驶红海。前后两船的间距为两三千米,时速为14千米,通过运河共需15个小时左右。
苏伊士运河像雄伟壮丽的金字塔一样,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光辉的劳动成果,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苏伊士运河入口处的港口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南北狭窄,形成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两个大洲的陆桥。巴拿马东与哥伦比亚交界,西与哥斯达黎加接壤,南濒太平洋,北临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就在最窄的蜂腰部分,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全程为81千米,宽度为192~304米,深13~15米,最大能通过7.6万吨级的海轮。科隆与巴拿马城分别扼住运河的北南两个出口。连接科隆与巴拿马城的公路与运河大体平行。公路时而靠近运河,时而钻入雨林,但是能感觉得出地势在渐渐升高。这时眼前出现一个大湖,即加通湖,它是运河水面最高的地方,比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高出26米。因此巴拿马运河必须使用船闸控制法,以调整水位高低差距,就像爬楼梯一样,让轮船顺利通过运河。
这样的船闸共有3座:巴拿马运河自太平洋起,轮船从亚美利加桥下穿过,行驶13千米到米拉弗洛雷斯双级船闸,水位升高16.5米;再经佩德罗—米格尔单级船闸,水位再升9.5米,然后通过开挖地峡分水岭形成的盖拉德航道进入加通湖区;最后再经过加通三级船闸,水位下降26米,这时水位已与加勒比海水面持平,出闸后船行8千米即可进入加勒比海。
一艘海轮通过巴拿马运河需要8~10个小时,包括等待时间在内,平均需要24个小时。过运河要交“买路钱”,一艘2.2万吨级的海轮,通行费为6.7万美元。轮船越大,缴费越多。这么高的费用值吗?值!要知道,来往两大洋的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比绕道南美洲合恩角要缩短1万多千米的路程!以纽约到旧金山为例,走合恩角,海上航程2.1万千米;过运河,航程为8400千米,缩短航程约1.3万千米,节省21天的航行时间。
2006年10月22日,巴拿马人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通过了拓宽巴拿马运河的计划,要将现有河道深挖1.2米并加宽,新建两座三级船闸,每个闸室长427米,宽55米,配合新船闸新建两条局部航道。这套设施建成后,运河允许通过的最大船舶将从4500箱货柜船(集装箱船)提高到1万箱货柜船。扩建完成后,最大的航空母舰也可以畅行无阻。
2016年6月26日,历时10年扩建的巴拿马运河启用,“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通过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的第一艘货轮。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中国船只往来于亚洲和美国东海岸之间。

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在德国北部,基尔市就在这条运河的东端。
早在1242年,基尔就已建市。市名源于古盎格鲁—撒克逊语,意为“船只安全的地方”,这倒也贴切,因为海船可直接开入基尔湾内避风。基尔也曾是汉萨同盟的城邦之一,但中世纪时一直默默无闻,远比不上邻近的吕贝克和汉堡声名显赫。18世纪时,基尔曾短暂地作为石勒苏益格公爵的首府。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后继位称彼得三世的沙皇就出生在这里,他的妻子就是铁腕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直到德国统一前,基尔还只是个有2万人口的小城镇。统一为基尔带来了腾飞的机会,1871年它被辟为帝国军港,1895年基尔运河修通,给基尔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扩大,人口激增。基尔的发展与基尔运河息息相关。
▲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始建于1887年,1895年完工,历时8年。运河西起易北河口的布龙斯比特尔,东到基尔市北的荷尔台瑙,全长98.7千米。运河水面最宽162米,底宽90米,最窄102.5米,水深现达11米,上空飞跨7座大桥,桥梁净空42米(指桥下到水面的高度),犹如钢铁巨龙横空出世,桥下3万吨的海轮也能畅行无阻。坐火车经过桥顶时,仿佛置身云天,飘带似的运河和不停穿梭的轮船尽收眼底。

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日德兰半岛航行,贻误军机,暴露行踪。但基尔运河修通后,商业用途更大,轮船从波罗的海到北海不必绕道日德兰半岛,节省航程600多千米,成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的水道。
▲基尔运河的船闸
如今,基尔运河平均每8分钟过一艘船,每年过船六七万艘,其中60%是德国船舶,其他不少是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船只,号称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根据1919年《凡尔赛和约》,实行运河国际化,但由德国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重新实现所有国家船只自由通航。游客来到基尔,很多人都去参观运河的船闸,其中新闸长330米,宽45米,深14米,是世界上第三大运河船闸。

科林斯运河

乘车从雅典出发1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了科林斯地峡。科林斯地峡宽度只有6.5千米,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中部的唯一连接处。它把伊奥尼亚海科林斯湾和爱琴海分割开来,古时,船只要么绕道三四百千米,要么经专门铺设的石板道拖过地峡,费时又费力。
希腊很早就有挖凿运河的设想。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征调6000名奴隶开赴工地,并亲手用金锹挖下第一锹土。但3个月后,因高卢发生暴动,工程被迫停顿。这一停就是1000多年。直到1882—1893年,法国人和希腊人挖成近代运河。
科林斯运河宽为23米,水深8米,可通行5000吨的海轮。运河笔直如线,不设水闸,从岩层凿出的斜面几乎与水面垂直,像刀切一般整齐,像峡谷一般深邃,最高达70多米,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条运河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一个岛,与大陆现靠运河上的桥梁连接。
▲科林斯运河
科林斯运河主要供希腊本国使用,亚得里亚海沿岸国家如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和阿尔巴尼亚的轮船如果去雅典或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地,也可经科林斯运河,缩短航程320千米。
然而,今天这条运河已基本丧失了其建造时的意义,原因是现代船舶大都远超5000吨级,大型海轮动辄上万吨甚至超过10万吨,根本无法通过科林斯运河。不过科林斯运河内的交通还是相当繁忙,每天仍约有30条船经过运河,每年约1.1万条船,其中大多数是渡轮和旅游船。科林斯运河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线,从峻峭的岩壁间穿过这条有历史意义的运河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06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