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行:第三批社教运动(续一)
第三批社教运动(续一)
作者:刘孝行
全县第二批社教结束后,从1966年9月起,铺开5个公社、2个场的第三批社教运动,其中铜钹山场是铺开的单位之一。9月初,来自全县各条战线的200多名工作队员,由队长周杏炉(商业局局长)、副队长徐志和(县磷肥厂厂长)率领进驻铜钹山场。派驻联合生产大队工作组:组长饶贤喜(城北公社社长)、副组长祝子监(塘边公社社长),政治专案组员徐三兴(霞峰公社公安员)、经济专案员程钟璜(石油公司经理)、队员平其松(团县委干部)、徐云婻(女,团县委干部)以及我本人共7人。7人中,清一色的贫下中农出身,又全是中共党员(只有我1人是预备党员),凸显我们这个工作组人员精简,战斗力强的特点。
联合大队地域宽广,人烟稀少。全大队共辖上招坑、下招坑、陈家、自由坑、斋里、满塘、苏叶、西坑、桥头、张家、大坦、青塘、老鼠梯林场13个生产小队。有水田431亩,旱地437亩,山林面积12000多亩,总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而总户数只有230户左右,人口866人。由于受极左政策的制约,社员劳动积极性不高,农业、林业生产严重滞后,老百姓的生活普遍贫困。
从关里水库坐船上岸,约走5公里路程就可以到达联合大队所在地桥头自然村。桥头周围人口相对集中,也较热闹,村中有小卖店,可买到食盐、酱油、麦麸饼、水果糖、香烟、火柴等生活小商品(当时的生活必需品奇缺,花生、瓜子、饼干、糕点根本见不了面,白糖、煤油、肥皀等都是凭票供应的)。工作组部设在大队部内,房间、办公室都够用。我最年轻,资格也最嫩,被分配到离组部最远的上招坑(距桥头约10公里),下招坑(距桥头约8公里)生产队。因队员配备少,人手不够,组长、副组长、专案员均分别负责了生产队。当然,运动的重点是要搞大队干部的“四不清”问题,由组长主抓,副组长配合,政治、经济专案员的主要职责也放在大队上。
到达联合大队的当晚,我在组部与徐三兴搭铺,歇了一夜,次日早餐,在社员家吃了蕃薯粥后,由当地一青年小伙子当向导,带我向下招坑生产队进发。饶组长特别关心地交待我,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吃住都安排在下招坑生产队,不必东奔西跑,要加强安全防范,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组部有事会派人与你联系。小伙子姓林,19岁,家庭出身贫农,小学文化,诚实和善,手脚勤快,他左手握着小枝丫,腰间挎着砍柴刀。这是山里人的老常套。小树丫用作探路、赶虫子、打蛇或捕蛇;柴刀可开路砍柴,也可打杀野兽。路上,小林帮我采了一根茶树杆(既坚韧又耐用)的小枝丫,咛嘱我出门时必须要拿在手中以防身用,还提醒我中午时分不要在山间路中行走,因为此时辰的蛇最凶会攻击人。路越走越窄越崎岖,山越来越险峻,竹海树林越来越风声涛涛,只闻百鸟鸣,不见行人踪,如果我一个人肯定会吓破胆,大有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感受。小林走在前,还主动抢着为我背被拿行李,我汗流浃背,气吁喘喘地赶在后,快近11时,才到达我陌生的地方,也就是锤炼我人生意志的革命熔炉。
到达下招坑时,生产队长张某(人称张伯伯,真名不详)见我和小林到了,立即笑嘻嘻地迎上前来接被子和行李,并热情地招呼我俩坐下休息。队屋土木结构,泥墙黄坯瓦,面积约30平方米,分里外两个间,里间有一木板仓(仓中存有农作物的种子),外间有一张木架床,一张两屉桌,二条长板凳,二把高竹椅,床、桌、凳均原色未经油漆。我的卧室兼办公室就设在外间,也照常用于生产队社员开会、议事,记工分等。房屋虽简陋,但室内整洁简朴、清静娴雅,户外林海奇岩,各领风骚,倒是陶冶情操、博文论诗的世外桃园。但这时的我,肩负重任,又孤独一个呆在与世隔绝的深山密林之地,那有心情赏景习文呢。
中餐在隔壁张伯伯的家中用膳,桌上有炒笋干、煎辣椒、老南瓜、萝卜、白菜,还破例地摆上了一碗既黑又咸的熏鲢鱼干(肉、鱼、蛋、生禽均是工作队员禁吃的菜肴,酒也在禁喝之列),张伯伯和小林争着为我盛饭,我却执意自己装,打开饭甑,上面尽是蕃薯,下面有少量的大米饭,我谎称喜欢吃蕃薯,吃第二碗时,张伯伯强行抢碗给我盛了一碗满满的大米饭,这碗饭充分体现了山里人纯朴真诚、热情好客的高尚风格。可知这碗大米饭是多么的珍贵啊!深山丛林中,虽有些水田可种水稻,但山区气候偏冷,土质带沙,一年只种一季,亩产不超过200斤,大米仅限于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吃。老百姓长年习惯于早餐吃蕃薯(含蕃薯米、片)粥、玉米粥、小米粥;中、晚餐吃蒸蕃薯(含蕃薯米、片)、玉米饭、小米馃(和以蕃薯成糊状)等。玉米饭色泽金黄,香味浓,粘性强,但要趁热吃,冷后即结团坚硬而嚼不烂易致胃病。
饭后,我在床上铺了军被,挂上军帐(被和帐是我二哥从朝鲜战场上退伍带回家的,自我1960年9月从教使用至今已6周年还未破损)。小林称赞我被和蚊帐带得恰到好处,此时虽是秋季,但大山中气候冷得早,晚上需盖被,也必需挂帐,帐可防蚊子咬,因山蚊子个大口毒,被咬伤的人容易患上疟疾病。待到午时三刻过后,小林赶路回家了。
我一个人安静地躺了一下午,半醒半睡中思索着如何开展工作?晚饭也在张伯伯家中吃。张伯伯的房子坐南朝北,南面依山,北面临路,东面紧挨生产队队屋。房子有三直,东头靠生产队队屋二直是土墙黄坯瓦的正屋,西面有一直茅草房做为厨房、杂物间。简陋厕所搭建在屋后面的山边上,当地人的厕所都一样,一个大陶瓷缸,上面盖一些茅草遮风挡雨,初来乍到的人不习惯钻这样的厕所。
得天独厚的是,他们有用不完的水,烧不完的柴,“高山有好水”“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这二句俗语用在此处恰如其分。张伯伯在厨房外放一个露天大木桶,用半爿毛竹连接起来从山涧引来清沏甘甜的“天然矿泉水”无需开关,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潺潺地流淌着。屋前屋后堆满了干柴,烧多少就有多少。左邻右舍中,有不少的老百姓住房仍是原始社会的茅草房,他们心里急盼着能住上砖木结构的“洋房子”。
晚饭后,张伯伯泡上了自制的粗茶叶茶,茶叶虽粗糙大片,碗面却雾气久而不散,茶水清香四溢,入口沁心味醇,是难得一品的好茶叶,据张伯伯介绍,此茶叶采自山峰上的茶树,叶片吸足了天然露水和雾气,产量有限。还有香喷喷的南瓜籽,边吃边谈中,了解到二个生产队的基本情况:下招坑13户,人口50人,全是贫下中农、中农,没有地主、富农,有二名男共产党员,张伯伯是其中的一名,另一名是张老汉;有田、地各20多亩,山林800多亩。上招坑有9户,人口38人,除一名上中农外,其余也全是贫下中农,只有陈队长一人是党员;有水田、旱地各10多亩,山林1000多亩。
另外,又与张伯伯谈了二件事:一是我的吃饭问题,张伯伯说,轮流吃“派饭”,没什么好吃,但可填饱肚子,山里人五谷杂粮是够吃的。我回答说,很好,每天吃后我会算上钱和粮票,按规定每天4毛钱,1斤粮票(早餐1毛钱、2两粮票、中晚各1毛5分,粮票4两)。二是要麻烦张伯伯明天早早起床,通知二个生产队的党员、干部开会,时间定为上午9时,地点是下招坑生产队队屋。
作者简介:刘孝行,广丰区霞峰人,1945年8月出生,1960年8月从教,历任霞峰小学教师,洋口中学总务主任,霞峰中心小学校长,退休后居住广丰水南。著有小冊子《外号志》,《霞峰镇民间轶闻》(编委肖海,刘建国),长篇记实散文《闲笔往事》。光阴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