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面试季节可能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接触设计并且不知道会在面试中遇到什么的人。UXD通过北美交互在职设计师的一手资源分享,带大家了解交互求职面试的流程和准备技巧。
微软交互设计师,毕业于UT Austin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转专业交互设计行业。拥有丰富的美国互联网科技大厂和初创公司面试经验,熟知北美科技公司面试流程及筛选机制。Meng对于如何在面试中表达自己脱颖而出有着深刻的见解,同时对于北美交互专业,包括知名的华盛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佐治亚理工等留学申请也颇有研究,已经帮助多位同学实现自己的转专业到交互设计的留美梦想。
美国主流的公司目前的面试包含3轮,分别是HR面试、Desgin Manager面试、测试题面试以及小组的谈话。面试的第一轮是HR,他看过你的简历和作品之后觉得都很不错,会和你进行一个15-30分钟的电话面试,你需要做一下自我介绍,过去的经历介绍,了解你的基本信息。一般情况下HR会默认你是会过这个电话面试的,所以大家不要太紧张,他就是想听你把你简历上的东西讲出来,讲成非常有价值的故事,可以稍微展示一下你的技能重点。第二步是你的Design Manager给你面试,会让你具体指出一到两个作品,再详细的讲一下作品集,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进行过面试模拟了,讲自己的作品集是信手拈来,再根据你的作品集具体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对这些做准备,包括Design细节、你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述设计中的逻辑思维,以此来展现你对作品集的把握能力。第三部分,你过了Manager的面试之后,很多公司采取的是App Critique或者Whiteboard的形式。这个过程更多的是考察你合作的能力。像快题设计一样,公司会给你一些设计命题和场景,要求你快速的出设计。但是不同于国内的快题设计,国外的App Critique或者Whiteboard更多的是观察你是如何表达和沟通的,你要写出你是从什么样的问题出发,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到最后的小总结,整个过程几乎是一个演讲。而且中间是要与面试官有各种各样的互动的,他也在考察你和Team的默契程度。第四部分是跟整个大组,包含项目经理、工程师、同行、Design Manager一起进行一个1V1的Conversation。工程师会带一些写代码的问题,不一定要求你会写,更多是考察你跟工程师是如何交接的,遇到问题怎么解决。项目经理则更多的是看你在Business的角度上是不是明白这个产品的思维,你不能光画图画的好看,你要了解这个产品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产品。最后大公司会每个面试你的成员都投一票,Yes or No,如果你得到了大多数的Yes,你就拿到了Offer。在面试过程中,不一定是只让你讲一个项目,可能或抽到一个比较小众的,你很久都没有关注过的项目,所以之前你一定要熟悉自己做的东西,不要到时候无话可说。现在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App critique或者Whiteboard的方式看你的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虽然设计师很多时候要求有审美,要求画图,但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把想法传达到位你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如果你讲不明白,你的图画得再漂亮,项目经理、engineer也会有别的意见,没有表达产品含义,也没有达到产品目标。App Critique和Whiteboard是两个面试的趋势。App Critique翻译过来就是软件点评,给你一个软件你来讲一讲这个软件好在哪里,简单讲一下它的流程,每一步具体的设计的细节,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缺点该怎么改进。不要把App Critique当作产品介绍,你毕竟不是Sales不用销售,而是要做点评。比如Motion design,页面和页面之间的跳转做的合不合适,UI、动效、IA、可及性等等,你在讲的时候是要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你的设计能力的。
Google、Facebook等都有非常出名的产品,这些产品因为经过了千百次迭代和亿万用户的反馈,它们已经非常完善了,所以讲问题和缺陷都是非常难的。但你可以把自己代入为一个用户进行切入,即使你是一个再完美的设计师也是会考虑不到某些特定用户的需求的,所以你讲设计缺陷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作为用户的所感所想讲出来。好处是你只要把你的理由讲的合理就行了,没有必要有什么巨大的创新。
Whiteboard就是白板练习,顾名思义就是给你一块白板,然后你在上面写写画画,展示你的设计思路。大部分情况下会给你一道题,题目会很简单,太复杂你就没有发挥的空间,比如你们公司门口有一辆餐车,,这辆餐车排队的人太多了,公司希望你能够想办法设计一款软件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就是展现你的沟通能力的时候了,你在做的过程中可以问,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为谁做设计?在怎样的使用场景?做这些假设性的问题的时候你都可以越具体越好?都是为了接下来做设计做铺垫,之所以具体就是为了帮助你做设计,帮助你代入场景。做设计有点像表演,你要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才能做出一个符合需求的Design,相当于自己设立了一个Story,在故事里面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画一下User Flow,展示用户在此情境之下如何使用产品,我们在说flow的时候更关注的是用户体验,以上面的题目为例,他其实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并不是要到餐车前才激活这个flow,在办公室里饿肚子的时候在订餐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你要考虑用户在每个场景的切换,从头到尾整个的完整的体验。最后会要求你画出一个Wireframe,不要求你画出非常漂亮的UI,也不要求你做出完整细节的产品,你只需要画一个框架表现出Flow,言之有理,把问题讲清楚。在面试前你一定要积累实战项目,不放在作品集里也可以,并不是非要把所有的项目都放进里面,做实战项目主要是为了在面试中解答,培养沟通能力。第二点是要经常接受他人的反馈,非常不建议大家闭门造车,如果你从头到尾闷头做,不去想一下现在的设计师们都做什么样子,是以什么标准做作品集的,你不能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不知道自己的行业现在的要求。在面试前你需要仔细研读工作的描述,一般招聘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清单说明岗位需求,首先自我检测有没有Match对方的岗位需求,同时要意识到其他设计师的反馈更重要。比如我现在在微软工作,我就清楚微软现在在进行什么样的新的探索,喜欢什么样的设计,就相当于第一手资料。如果你让微软的设计师或Facebook的设计师帮你检查你的作品集,拿到的feedback就是第一手资料,要求或有不同,但肯定都是高标准的。模拟面试也很重要,帮助你熟能生巧。模拟面试就是在帮你练习真实的面试,真实的面试突发状况太多了,比如连不上网、接不上PPT等,但一旦你的模拟面试做得多了,自己预想一下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到实际情况下你就会淡定很多。大多数的同学其实能力非常好,都是因为紧张才导致发挥不好。北美公司都是英文面试,语言的关卡一定要过,如果做不到像母语是英语的人说得那么流利,只能多加练习。在模拟面试的时候,可以练习自己的表达,练习重点停顿,了解你场下观众的正确反馈可以帮助你完善自己的讲解,提高的速度会非常快。不要害怕练习,因为永远都有下一个面试在等着你。找身边的人,比如求职的小伙伴、老师、有经验的设计师、朋友甚至爸妈,他们都给你真实的反馈,告诉你有哪里你没讲清楚,有哪里模棱两可,多多磨练,一定可以拿到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