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
原文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太祖崩,嗣位为魏王。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庚午,王升坛即阼,改延康为黄初,大赦,二年春乙亥,令郡国口满十万者,岁察孝廉一人;其有秀异,无拘户口,夫人甄氏卒,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三年春,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遗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曰:“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五年春,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六年春,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行幸召陵,通讨虏渠。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七年五月丙辰,帝疾笃,尽遣后宫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时年四十,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

译文
    魏文帝名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的太子。太祖死后,他继位为魏王。汉献帝因人心归属于魏,便召集文武百官,在汉高祖庙祭告。派御使大夫张音拿着符节、捧着玉玺把皇位禅让给魏王。二十八日,魏王登上祭坛,接受了皇位的禅让,把年号延康改为黄初,并大赦天下。黄初二年(221)正月,诏令各郡国凡是人口满十万,每年推举孝廉一人;其中有优秀卓越之人,不受人口限制。文帝夫人甄氏去世,出现了日蚀,官吏奏请免去太尉之职,文帝下诏说:“天有不祥之兆,是对元首的谴责,现在却归罪大臣,难道是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道理吗?特令文武百官小心虔诚地各尽其职,以后凡属自然灾害,不要再弹劾三公。”黄初三年(222)春天,鄯善、龟兹、于阗各族首领都派使臣来进献贡品,文帝下诏说:“从前西戎各国臣服,氐族、羌族来朝称臣,《诗》《书》都称颂此事。现在西域各族都来叩开边塞大门依附我们,特此派使者去慰劳安抚。”从此以后便与西域通好。当初,文帝听说刘备大军东下,与孙权交战,围栅栏连接营寨七百多里,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兵法,难道有用七百里连营抵抗敌军的吗?这是兵家大忌。孙权的捷报马上就要到了。”七天后,孙权打败刘备的奏书果然到了。这一年秋天七月,冀州发生大的蝗虫灾害,民不聊生,文帝派尚书杜畿拿着符节到各地开仓放粮,赈济饥民。九月三日,文帝下诏说:“妇人参政,是动乱的本源。从今以后,群臣有事不得对太后奏说,外戚不能在朝中担任重将权臣,也不能无功而被封王封侯;把这条法令传给后世,如果有人违背了,天下共诛之。”这年十月三日,选定首阳山东侧为寿陵,说:“远古尧葬在谷林,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木,禹葬在会稽,农夫安心地耕种,因为葬在山林中,与山林融为一体。我不采用聚土造坟、植树为记的做法,因为它不是上古之制。不要放防腐的灰炭,也不要把金、银、铜、铁等作为陪葬品,全部用陶器。黄初五年(224)春天,设立太学,制定五经课试法,设置《春秋谷梁》博士。黄初六年(225)春,文帝派遣使者从许昌以东巡视各地,一直到沛郡,寻访百姓疾苦,对贫苦的人给予赈济和借贷。文帝到达召陵,修通讨虏渠。二十四日,文帝亲领战舰东征。黄初七年五月十六日,文帝病重,把后宫中昭仪以下的嫔妃遣送回家。十七日,文帝驾崩,年四十岁。当初,文帝爱好文学,以著述为业,自己创作作品近百篇。又命令众儒生收集经传,按类排列,共一千多篇。

(0)

相关推荐

  • 元代西域人汉化的典型代表廉希宪(四)

    2020年第098期||总第529期 艺海风│529期 廉希宪画像 蕴经国之学  展命世之才 --元代西域人汉化的典型代表廉希宪 (四) 王长华 设置台司  整治不法 至元五年(1268年),朝廷开始 ...

  • 高句丽五部研究

    [摘要]中.朝史书对高句丽五部的名称记载不同,但可以发现两种史料间的对应关系.高句丽五部以夫余人为主,融合了秽貊及部分汉族.各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且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高句丽建国之初,五部的部长拥有行政 ...

  • 读通鉴(158)无用的洞见

    读通鉴(158)无用的洞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公元61年 春,明帝近出观览城第,欲遂校猎河内:东平王刘苍上书劝谏:皇帝览奏,即还宫. 秋,九月,戊寅,千乘哀王刘建薨,无子,国除. 冬,十月, ...

  • 南北朝历史人物——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

  • 读通鉴(132)王莽的情怀

    读通鉴(132)王莽是靠情怀吃饭的祖宗 注:花重租一个剧院,请帮子托在舞台下,然后自己化个妆上了台讲情怀,台上人讲,台下人吆喝,这个剧本就成了一出戏,总能让一些愚蠢的人跟着后面觉得这是一种牛逼.然而大 ...

  • 打通河西走廊、恢复控制西域,聊一聊曹魏的第二次“河西之战”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曹丕的一个令人称道的政绩,就是恢复对 ...

  • 《新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翻译

    原文:太宗皇帝讳世民.隋祚且终,盗贼蜂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与晋阳令刘文静善,文静坐事系狱,太宗夜就狱窥见,与图大事.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乃集义兵于城,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装寂告高祖 ...

  • 《史记·秦本纪》原文附翻译 司马迁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qu ...

  • 《新唐书·韦挺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韦挺,京兆万年人.父冲,仕隋为民部尚书.贞观初,王规数荐之,迁尚书右丞.历吏部.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扶阳县男.太宗谓挺曰:"卿之任大夫,独朕意,左右无为卿地者!&q ...

  • 《新唐书·李百药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 ...

  • 新唐书卷二 本纪第二太宗

    ◎太宗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

  • 史记·孝景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以大事记的形式,简略地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间所发生的要事. 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本纪虽然记载简略,但从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国策上对文帝的继承 ...

  • 史记·孝文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 ...

  • 史记·吕太后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 [说明与解析] 吕后名雉,字娥姁(xū,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这篇本纪成功地塑造了吕后这样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 ...

  •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本文先是现代文翻译与解析,然后是原文和注释. [说明与解析]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 ...

  •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说明与解析]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