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的黑科技
战场历来都是新武器试验场,每次战争都有各种黑科技出现,在朝鲜战场,也曾出现中国的黑科技,当然美国也出现了不少黑科技,具体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A-3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
这款火箭炮很少有人听说过,但是63式9管107火箭炮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它与AK47步枪,PRG火箭筒齐名,而107毫米火箭炮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它的前身就是102毫米火箭炮。
102毫米火箭炮,是由我国著名火箭技术专家钟林于1950年研制成功并装备志愿军,我首批入朝的志愿军每个军都配有一个火箭炮营,每个营配有12门A-3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该型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为5000米。
在云山战役,我39军的火箭炮首次向联合国军开火,受到覆盖的敌人还以为是苏联的卡秋莎参战,通过调查后才发现是中国的一款新式武器,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由于当时志愿军的后勤不给力,而102毫米火箭炮耗弹量大(一个营一次齐射,需炮弹72枚),这就导致大多数时间,火箭炮都处在有炮无弹的状态。前三次战役,志愿军打的运动战,有炮无弹的102毫米火箭炮反而成了前线部队的负担,部队纷纷将炮上交给志愿军总部。
志愿军总部将有骑兵部队,编成独立团,让我们的骑兵学习火箭炮操控技术,经过5个多月的训练,骑兵变成炮兵。这些独立射火箭炮团,参加了朝鲜战争后期的相关战役,成为我炮兵部队的一个重要组或部分。
当苏联的卡秋莎装备志愿军后,由于102毫米火箭炮与卡秋莎相比,轻便灵巧有余,但威力不足,便没有大量装备部队。朝鲜战争后,将102毫米火箭炮送给了越南人,我军没有再生产该型火箭炮。
1963年,我军工人在102毫米火箭炮的基本,成功研制出9管107毫米火箭炮,这就是著名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50多年了,这型火箭炮仍然活跃在战场,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经典。
702型步谈机
名字有点怪,步话机都听说过吧,我再说一件事,大家就更熟悉了,电影《英雄儿女》都有印象吧(如果记不起来了可再看一遍),讲得就是石岘洞北山(美国人称猪排山)的战斗情景,这个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我志愿军战士王成,对着一个步话机大声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忘不了。)王成用的步话机就是702型步谈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童志鹏临危受命,研制军用无线电步话机。当时我志愿军使用的步谈机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老旧设备,已经满足不了作战需要。童志鹏以美制SCR300跳频步谈机为基础,迅速展开研制工作,经过无数次实验,试制,反复修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设计制造了702型背负式跳频步谈机。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品牌的军用步谈机。
比起美国当时同类型产品,轻便省电,信号覆范围更广(越过15公里)、更清晰等优势。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回忆:“当时一下子就生产了8000多台,从工厂直接运到战场,在部队上很受欢迎。”
步谈机的作用就是近距离通迅(远距离可以采用电报),没有步谈机之前,近距离通讯通常依靠传令兵,但这种传统的通讯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在朝鲜战争初期,由于通讯不畅,志愿军吃了不少的亏。
702型步谈机出现的非常及时,有了它不仅保证了基层单位与上级机关的通讯顺畅,还成了我志愿军大炮的“眼睛”(有了步谈机,炮兵观察员不再需要在可视范围内用旗语联络,可深入敌后,报回更精确的坐标),它是我志愿军实现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重要通讯基础。
H-13型直升机
1941年,美国贝尔公司着手研制直升机,1943年样机试飞成功,编号为贝尔-30,1946年获得民用适航证书,编号改为贝尔-47。1946年美军陆航购买了28架贝尔-47用于测试,1948年又购买了65架,这一批直升机被命名为H-13B型,绰号“苏族”。1947年美国组成了第一个直升机战术研究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场上就出现了直升机的身影,主要用于救护伤员,运输货物。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的直升机也曾到过中国,但对绝大多数志愿军士兵来说,第一次看到直升机,还是在朝鲜战场上。
H-13型直升机,全重858千克,主旋翼和尾桨都为二桨叶,动力为一台208马力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最大飞行速度169千米/小时,最大飞行距离416千米,实用升限5365米。
驾驶舱采用大面积气泡式透明舱罩,每架直升机连驾驶员一起,可乘坐3人,发动机、尾梁等裸露,滑橇式起落架,起落架上有小型轮胎供地面移动。飞机没有货舱,在滑橇式起落架的上方可以临时堆放一些货物或者最多2副单架,货物重量不超过1000磅。
1951年美军开始在朝鲜半岛部署直升机部队,这些直升飞机主要负责运送伤病员和物资等。苦逼的伤员只能躺在担架上被绑在机外,这在冬天尤其“冻人”,尽管如此,这些直升机还是挽救了许多士兵的性命。据统计,朝鲜战争时期美军直升机后运的伤员达23000人之多,比较及时的后运治疗大大降低了美军的战死率。
除了运送伤员和物资外,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首次尝试了垂直部署部队,1951年9月15日,美军陆战队使用直升机进行了连级部队的换防部署,20天后,美军又进行了营级部队的垂直部署。在朝鲜战场上,直升机还被广泛应用于炮兵校射及前沿侦察中。
美军还进行了将直升机用于突击作战的验证。1951年3月28日的旺方山之战时。美军直升机机降了30余名精锐到我军阵地,占领了26军在此处2个班的阵地。不过,我防御部队迅速反应,将美军机降部队大部歼灭。
1951年的一次战斗中,志愿军炮兵31团1连观察到美军阵地上有2架直升机降落,1连几轮炮弹打过去,便将这2架直升机和周围的美军送上了西天,这是我军首次击毁直升机。
朝鲜战争后,直升机被广泛运用于战场上,越战中美军的直升机表现优异,而且证明直升机也需要有装甲保护,后来美国人又将武器装上了直升机,研制出了武装直升机,使其成为“坦克杀手”,如今直升机在战场上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M3式夜视卡宾枪
M3卡宾枪在研制时被称为T3式或T120式卡宾枪,是在1944年初应美国陆军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夜间近战用狙击步枪。T3卡宾枪基本上就是在M2卡宾枪的机匣上安装了一组主动红外夜视瞄准装置(命名为M1式狙击镜),前护木下安装了一个带控制开关的握把。
由于主要是在夜间使用,在枪口上配有喇叭形的T27式高效消焰器,减少射击时对夜视镜的影响,另外又取消了连发射击功能。T3卡宾枪在1945年8月才正式命名为M3卡宾枪,只生产了约2100支,主要用在朝鲜战场上。
志愿军的主要攻击是在夜间进行的,被打怕了的美军,部分配备了M3式夜视卡宾枪,试图在我志愿军夜间进攻时,精准射杀我冲击的步兵。尽管有这种“神器”的加成,美军还是没能在夜战中守住阵地。
1951年11月初的正洞西山战斗中,志愿军47军对据守该地的美军骑兵1师发起了进攻,歼灭美军7个连,缴获武器500多件,其中就包括了M3式夜视卡宾枪。
不过一开始咱们的战士们没见过这种“黑科技”步枪,只对枪感兴趣,对那套夜视装置则没兴趣,后来检验缴获时才发现这套装置是个好东西。
M52尼龙防弹背心
美国的杜邦公司在40年代批量生产了尼龙这种材料,其强度是普通棉纤维的2倍。美国军方在1952年开发出M52尼龙防弹衣,由12层防弹尼龙制成,在样式上比较接近现在的防弹衣。
在朝鲜战争时期,美国陆军主要装备的就是M52尼龙防弹衣,这款防弹衣强度不够,我军用50式冲锋枪打,一枪两个眼,主要是防流弹、跳弹、炮弹碎片等对士兵选成的伤害,如果插上前后护板,防护效果会大大加强。
在朝鲜战场上,M52尼龙防弹衣为美军挡住了70%的致命杀伤物,使美军阵亡率减少15%。不过在志愿军的凌厉打击下,有这种防弹背心加成的美军也免不了遭受失败的命运。
当然了,美军很多“黑科技”的使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军后来的不少武器就是在缴获美军样品的基础上研制的。在我军工人的努力下,如今,武器装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吸取当年志愿军灵活战法和顽强精神,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