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0读书会《朗读手册I、II》作业精选(一)
川10个月开始亲子阅读,一直坚持到10岁。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阅读习惯基本养成。所以读前曾预测这两本书势必对我而言,收获将极其有限。
读完,才知自己眼光有多短浅。
这次邂逅,我受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对照十年来的亲子阅读实践,体会到当初很多不足。另一个方面,遥想未来十年,感悟到重拾亲子朗读的必要和默读的坚持。
《朗读手册》每一个观点都用大量的社会调查结论和权威人士经验来佐证,所持观点让人信服!加上自己也是一位实践亲子阅读十年的家长,很多观点与我的感受完全一致。基于如此,我对此书愈发喜爱,愈发手不释卷。
我是一个目标阅读者,喜欢带问题阅读。考虑自家孩子的情况,我提出以下问题:
1.朗读和阅读一样重要吗?
(仅看书名,不是很清楚作者到底要谈朗读,还是阅读?而我对阅读似乎更有兴趣。)
2.为什么大孩子会慢慢地只讲阅读,不理朗读?
(川属小学高段孩子,他每日投入地阅读,而我们间的阅读速度、兴趣的差异,影响了我们关于书籍的共同话题。朗读给川听是寻找共同话题的唯一路径。虽然川从小进行亲子阅读,但自他步入自主阅读后他更爱自己读。)
3.怎样引导大孩子重新走上接受我朗读之路?
(我希望能早日回归亲子朗读,不仅我读给川听,也希望川读给我听。)
通过阅读全系列,本书做出了相关如下回答:
1.朗读和阅读一样重要吗?
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朗读都发挥着广告的作用,促销阅读的乐趣。这是引导孩子自己想要阅读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朗读也丰富了孩子的听觉经验,因为提供了阅读基础。(朗读是阅读的入门)
2.为什么大孩子会慢慢地只讲阅读,不理朗读?
本书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在强调朗读方面,本书不遗于力。
A.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
(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
(2)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
(3)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对我而言第二条特别吸引我,朗读可以帮助我和孩子有共同阅读话题。)
B.读书给孩子听,帮助孩子找到更有难度,扩增视野的作品。(川听我读了《费曼,别逗了》后对这本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这是一本翻译很糟糕的版本。)
3.怎样引导大孩子重新走上接受我朗读之路?
A“我一直利用早餐及午餐时间读故事书”,“在孩子吃早餐或点心时读书给他们听”。
B.“一对一”朗读适合孩子的书。
C.“要开始读书给一个13岁的孩子听,老师实行起来要比家长容易多了。”(据我了解,学校老师不太可能把时间花在此方面。因为老师多次提到自己语文课时间多么不够用。不知我能如何影响老师?)
D.当我的孩子杰米和伊丽莎白十几岁时,我通常只读我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的摘要给他们听,不管是不是小说。
“读些报纸杂志或诗集给他们听”“朗读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书,也可以是很短的文章”,应该避免选一些毫无价值的书,孩子们通常会自己发现这类书。(感谢作者在此提供了大量可以给大孩子朗读的书籍)
E.事实上,不同年级的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将某一本绘本列在朗读书单上。
F.在朗读长篇小说前大人应先看过内容,因为小说比绘本更有可能涉及敏感话题。读过以后,你会对自己更有信心,你可以强调一些重要的段落,并省略枯燥乏味的部分,而且适时改变语调,使故事听起来更生动有趣。对于刚开始朗读或重拾朗读的家长而言,兴趣切入是良方。
G.读完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可以用欧普拉方法或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模式来讨论。
H.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读过这本书多少次。并查找作者或图画者资料信息。
I.不要读太快。
J.记录孩子读过的书。
K.宁可挑太容易的,也别挑太难的。避免对话冗长的书,这种书更适合默读。
L.不是朗读时间越长越好,每天专注而热情地朗读10分钟,效果更好。
M.大量减少孩子每次阅读后都被要求写的读书报告。
读后产生的新问题和答案
1.读书会采用什么形式读书效果最好?
(孩子小学低段时在他的朋友圈里办了两年读书会,每周一次,但到了高段,家长提出绘本过于简单,加上自身身体和工作限制,到了高段就没有继续下去。但办高年级孩子的读书会一直是我的心愿。)
读故事过程中对话少。
读故事前少量讨论。(介绍本书、选择的原因和老师对此书的看法)
读故事后大量讨论。(老师问问题,学生回想故事并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多为故事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
2.是否英语读物也可按朗读来操作呢?
英语是第二外语,大人可以通过默读来提升,孩子可以亲子朗读来提高。家庭不仅收获语言能力的增强,自然也可增进亲子交流。这本朗读手册是否对第二门语言学习也有效呢?
3.漫画或快餐读物对孩子阅读能力是否有提升?
(之前孩子的爸爸在这个问题上与我有争执。孩子爸爸认为,漫画或快餐读物思想过于简单,阅读时间本就有限,把有限时间用在好书上才是明智之举。爸爸推荐了一些书给孩子看,但孩子似乎并不感兴趣。而我的看法略微不同,我买丁丁历险记和机器猫的时候,孩子默读字书的习惯还没养成,如何让他默读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所以选择了这些轻松读物让他过渡。但自己也说不出铿锵有力的理由来反驳爸爸。只是随着孩子自主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后川仍沉迷于漫画,让我也心焦。)
“童年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芬兰儿童阅读情况调研结果,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童年漫画书阅读经历)。
“不用担心孩子发展成漫画书心智”,但“我并不是要漫画书推荐为孩子们的固定朗读读物”,“需要保持警惕”,“严重色情和暴力倾向”的漫画。本书强荐《丁丁历险记》。
关于经典作品,本书写到“几乎所有的评估结果都显示,美国学校教授古典或经典文学的努力均告失败。”,并呈现了哈佛大学从事写作教学老师的教学实践。对于学生该看什么书,本书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我建议高中老师用秤来称书,看书的重量评分。”即博览群书。
4.爸爸不赞成我买套书,认为一位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书籍一般就是一两本。买代表性即可。(爸爸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我现在买书不怎么买套书了。)
《纽约客》编辑说起他小时候的阅读经历,“自《所有的男孩》以后的每一本书都比不上这本书”。
5.关于孩子用电脑网络做什么?
网络成长毫无拘束,导致网络信息缺乏组织性。为了提高浏览量,网络信息不可能太深奥。并且电脑屏幕阅读已被证实比纸张上阅读速度慢。学生往往会以网络搜索数据为由强调网络的重要。
哈佛大学教授说他在哈佛的学生们普遍不愿意在网络上深入搜索数据。传统的公立图书馆仍然是寻找学术数据最系统而且最有效率的地方。事实上,网络数据缺乏组织性的特质几乎无法产生真正学术知识所需的一种规范。
纽约大学教育历史学家说“网络的性质鼓励人们浏览,在信息间跳来跳去,或仅是阅读部分信息。这就类似按电视遥控器,得到的只是很多未经选择过滤的节目一样,这样的情形无法教育人们专心、尽力,或培养坚持到底解决困难的决心。”大部分的学生和家庭并非将电脑用于学习,都只是娱乐工具而已。
对于电脑电视,最理想的情形是每天使用不超出一个小时,而这必须由某位具有爱心的大人加以监控才行。在家有节制的使用,而不是要求让它们在生活中消失。
总体,这本书让我和孩子的阅读有了明晰的方向。接下来将试着按照《朗读手册2》来操作执行。
看了上面川妈的作业,您有话说?请直接在下面评论留言中参与讨论吧,让更多的家庭分享朗读的经验,讨论亲子阅读的相关问题~
读书会计划点这里:4380读书会第一期《朗读手册》共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