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同
每日一字——同
【相同的同】清早起来公园慢跑,一圈回来天还是黑的。心想,这么灵,果然是最长的夜。
一路上还在想昨天“至”字“鸟”与“箭”的问题。若只论“到达”之义,鸟箭都说得过去,且箭似乎更有说服力。但如果联系到“室”、“屋”、”臺“,箭就很勉强。王力《古汉语字典》讲,这三个字之所以有”至“,乃因为三者皆”人之所止“。其余,则语焉不详。
如果不将”室“、”屋“二字视为单纯的形声字,屋室之内,高台之上,将箭摆进去就有点奇怪了。反倒是鸟,颇可以有些说道。房檐之下,屋梁之上,常有燕鸟前来筑巢,引申为居室、房屋,两个字在字形上是可以切合的。至于”臺“字,古人筑高台,一般是为了举行祭祀活动,筑台莫不是为了引来神鸟?
殷商时期,商族人以鸟为图腾,因此又被称为”鸟夷“。《诗经》里有很熟悉的句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前的《尚书》和之后的《史记·殷本纪》,都有类似的神话传说记载。青铜器中的鸟形纹,楚墓和三星堆出土的鸟形器物,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先民筑高台祭祀神鸟,当是很自然的事。”臺“字的构形,从祭祀的角度来解释,完全说得过去。回到”屋“、”室“,古人将神鸟请至居室(室,最早也有可能是祭祀之所,也就是后来的”庙“),是否也有希求神佑的意味呢?
偶然想到,记录在此。虽无力结论,也可算思有所得。
下班回家,小朋友正在烦恼中。老师布置作文,主题为“人与动物”,不知道该写啥。爸说:“那还不简单,写我们家猫啊!”她说:“切!李老师早料到大家都会写些猫猫狗狗的,不能写宠物。”“哦,那要不就写马?”“你觉得班上这么多人,不会有人想到要写马么?”
明白了。不是没得写,是要写得和别人不一样。自我要求,一贯如此。那就再想想吧。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同还是不同,古人从来就很放在心上。
《说文》讲:“同,合会也。从冂,从口。”认为同是聚合众人之意。“同”字本义为“共同”,基本没有问题。但甲骨文如何析形,有不同意见。以下且列二说:
《细说汉字》:甲骨文“同”上部为覆盘,表示会聚(古“凡”,即“盘”,有“范围”及“汇聚”之意);下部为口。以一口代众口,会聚众口即为同。
《汉字源流字典》:“同”与“兴(興)”为同源字。“興”字甲骨文,四手共举井盘放到井口(篆文无口),表示聚合众人之力。后去掉四手,简写为“同”。
说到“口”,又想起白川静说“口”不是嘴形,而是祭器。那么,“興”很可能是抬着某种盘子,往祭器里倾倒某物之意。“同”也极可能与祭祀相关。《尚书·顾命》:“上宗奉同瑁。”有人认为,这里“同”便是爵器的一种。
最近学的好些字,一笔一划,古往今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令人不知所从。要准确还原先民最初的想法,则必须返回当初的自然与社会场景,联系他们的知识、观念和信仰。古人的秘密,都在汉字里藏着啊。
小朋友的作文,最后写了日本人的“杀海豚节”。爸爸问,是要批判日本人吗?她说,批判有什么用,日本政府认为那是小地方的一种风俗。又问,那其他国民为何不要求政府立法禁止?妈妈插话说,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古怪的国家。小朋友表示同意,我也一直觉得日本人就是古怪。爸爸想,以古怪做结论,其实是拒绝让自己往前一步:理解这件事,理解日本人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世间的许多冲突,皆由“不同”而起。理解,才能在存异之余求同,而不至于互不相容。
偷看了一下,作文的标题是:《对不起,海豚》。写得很长,很痛。她说:“我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无力。”
后记:早上看到描述乌克兰沉痛历史的一首歌,人类不仅对其它生物,即便是对同类,也并不犹豫于挥动鞭子甚至屠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让我们铭记那些不堪的过往,才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现场版)
(MV版)
同,定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