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曰 || 澧县在湘鄂西和湘鄂川(渝)黔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简论澧县在湘鄂西和湘鄂川(渝)黔根据地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姚大曰
1925年以前,澧县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全国各地或在赴法勤工俭学时入党,其中朱务善是中共一大前的党员。1925年5月,中共湘区委派员来澧县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8月,澧县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有党员58名。11月,成立中共澧县部委(八七会议后改称县委),辖5个支部,147名党员。马日事变前,中共澧县部委所辖支部发展到12个,党员314名,是当时澧水流域最大的中共组织。1927年5月27日,澧县发生反共的沁日事变,中共澧县部委及时转入农村,领导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当时的湘鄂西和湘鄂川黔地区,呈现出四个特点。
1、正规红军在澧县作战多,活动时间长。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等从上海经武汉来到澧县,在澧县彭山思王祠召开邻近的湘鄂五县县委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开辟湘鄂西根据地工作,吹响了开辟湘鄂西根据地的号角。从此一直到1935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前夕近8年时间内,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红军在澧征战达11次之多:1928年9月贺龙率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奔袭王家厂、突袭大堰垱;1929年5至8月,贺龙率红四军东进澧县西北部山区打游击;1930年3至7月,红四军三次从湘鄂边根据地东进澧县,最终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1930年11、12月,红二军团南渡长江,两次围困澧州城,两次攻占津市镇,其间红六军十七师五十团在澹津突围战中,军参谋长刘仁载、团长徐文炳等800余指战员壮烈牺牲;1933年8月,红三军七师在澧县西北部游击一个多月;1935年4月下旬,红二、六军团主力大踏步东进,进占澧县;1935年8、9月,红二、六军团占领以澧津为核心的洞庭湖西滨广大地区。8年间,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震、张子意、李达、许光达、甘泗淇、廖汉生、何长工、贺炳炎、张平化、黄新廷、肖汉等新中国党政军重要领导人,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贺锦斋、黄鳌、王炳南、王一鸣、李剑如、邹资生、夏曦等著名革命先烈,都在澧县留下过光辉的战斗足迹。
2、地方游击武装斗争声势大,坚持时间长。大革命后期,澧县留下了9支农民自卫军和5支工人纠察队。1927年9月,中共澧县县委与中共湖北公安县委联合发起湘鄂秋收暴动,一度攻占公安县城南平,打下江陵重镇弥陀寺,《中国共产党六十年》一书中称之为继湘赣秋收暴动后全国时间较早和规模较大的一次武装暴动。暴动的主力是澧县北路农民自卫军300多人枪,后来成为组建红六军的重要基础。1928年6月,在思王祠会议鼓舞下,中共澧县县委组建起100多人枪的武装暴动队,在大堰垱镇发起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到1935年,全县党领导的游击武装发展到60余支,先后有12000多人参加。这些游击武装活跃在全县山丘平湖地区,分别融入湘鄂边根据地和洪湖根据地的斗争,配合红军作战,开展反“清乡”斗争,打击土豪劣绅,保卫红色政权。最迟坚持到1936年初。
3、苏维埃政权建设面广,存续时间长。1929—1932年间,全县先后有14个区、565个团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别占区、团总数的77%和80%。1929年5至8月,红四军在澧县西北部山区游击,澧县西三区、西五区、西六区、西七区四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和一大批团苏维埃政府趁势建立,最长坚持5年之久。1935年8至9月,红二、六军团挥师东下,攻占洞庭湖西滨大片区域,澧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随即,普遍恢复或新建区、团苏维埃,澧县全境苏维埃化,被国家老促会认定为100%的老区县,被湖南省苏区县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湘鄂西苏区县和湘鄂川黔苏区县。红二、六军团和湘鄂川黔省七大军政首长1935年8、9月在澧县苏维埃政府的两张珍贵留影至今保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1951年澧县作为老根据地派代表参加国庆晋京观礼的三名代表名单,至今保存在常德市档案馆。
4、澧县人民贡献大,牺牲重。粗略统计,澧县先后参加红军和红军游击队的不少于24000人。其中1935年8月红二、六军团占领澧县后,就有6000人参加红军。同时筹集银元14万元和大批粮食、布匹、棉花、食盐、药品等物资。1930年6月,贺龙驻澧县暖水街,一次筹集毛蓝布48担,解决了部队夏装问题。11、12月,红二军团两围澧县城,两占津市镇期间,在澧县城郊设立被服厂,不到一个月,澧县工匠和县城周边妇女为红军赶制棉衣6000套、罩衣2000套、棉被2000床、绑腿5000副、布鞋2000双。澧县也是全常德市革命烈士最多的县之一(1800多),中共鄂西特委候补常委兼军事部长邹资生,红十二军军长游端轩,上海总工会会长傅冠雄、中央特派员欧阳杰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湘鄂西根据地纪念碑上,至今镌刻着393名澧县籍红军英烈的名字。
澧县曾被称为贺龙的“出马之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起,贺龙在澧征战14次之多,其中土地革命时期10次。综上所述,无论在湘鄂西还是湘鄂川黔根据地,澧县都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战,澧县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澧县因地处洞庭湖地区,属荆江分洪蓄洪区,国家基本没有在澧县布局重大生产力,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财力不足,严重制约着澧县进一步快速发展,尤其是土地革命开展得最活跃的广大西北部山丘区和东南部河湖水网区,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国家的老区政策,是对革命老区人民的一种回报政策,不能混同于扶贫政策。因此,我们迫切希望能将澧县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扶持范围。
(姚大曰,澧县老促会常务副会长)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