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 著 (2013年版)
《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国人的性格》封面语:
纽约时报: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分析家
时代周刊:中国最深刻的政治评论家
费孝通
一本超级震撼心灵的杰作,深度挖掘美国人的性格
揭示美国从蛮荒到超级霸主之谜及大国崛起的秘密
《美国人的性格》作者简介
费孝通 (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美国人的性格》等。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人的性格》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费孝通的经典名作,包括了《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美国人的性格》前言(费孝通)
《初访美国》(1945年)、《美国人的性格》(1947年) 和《访美掠影》(1980年),前两本是解放前由生活书店出版的,后一本是十年动乱之后由三联书店出版的。
自从解放前抗日战争时代起,我就养成了“整篇零写”的习惯,就是就一个题目,分成若干连环画式的一回一回分篇写出,随写随发表,写完一题,合为一册,成一集子。经过抗战生活的朋友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原因。那时后方的粮食一天是一个价钱,我们这些教书匠,钞票一到手立刻要去换成实物。写好了文章积在桌上同样是会贬值的。从这个经济条件中养成的写作习惯,日子一久,也就难改,直至今日......
《初访美国》和《访美掠影》是我前后两次访美的随感录,记着我个人在旅行中的一些见闻和感想。《性格》是我的读书札记,读了一本美国作者写的分析美国人性格的书,按原书的论点加上我的发挥而写成的。当时就声明这本书里所讲的美国人只是美国人中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所有美国人都有这种性格。这三本小册子联串起来阅读固然可以看到一些美国和美国人在这段时期里的变化,但是从这本书里所可能得到的印象必然是过于简单、浅薄、片面甚至还有失实之处。
我之所以没有能在这几本小册子里更充分、深入、全面和真实地把前后两个时期的美国和美国人的实际情况写出来,首先是我当时并没有对自已提出这个要求,其次是主观上和客观上并不具备这样做的条件。我这两次访问,有一点相同,都是应美国政府或所谓“官方”的邀请而去的。《初访》是1943年的事。1941年美国对日本宣战,成了我们抗日的盟国。1942年美国政府向我国十个大学发出邀请, 要它们分别派出一位教授去美访问。云南大学派我应邀约,1943年夏出国,在美国住了一年,名为“文化交流”。我在美期间并没有去调查美国社会,而埋头编写 Earthbound China 一书,只在休息期间到过附近各地观光,得到一些美国人生活的印象。当时昆明风行一种“小报”,云南大学的学生办了一张《生活导报》,要我给它写访美通讯,随感随写,随写随寄,有十多篇。返国后,加以整理,以《初访美国》的书名,最初由美国新闻处出版,后来才给生活书店重版。既然这本小册子是以一般通讯为底子写成的,当然谈不上科学水平。
《掠影》是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和美国学术交流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后回来写的。这次访问一共只有一个月,走了十个城市,有点像蜻蜒点水,浮光掠影,比走马看花还要仓促。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写出结实的东西。在介绍美国和美国人在战后的变化上,这几本小册子既然不可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我又为什么同意书店把它们合在一起重版呢?
在这件事上我确曾犹豫过一番,但是等我在校阅时从头把这几本小册子读了一遍之后,却发现如果从另一些角度,或另一些层次里去阅读这一本书,可能会另有一种味道和另有一种收获的。所以我想不妨印出来试试,是否有些读者能领略这种味道和取得这种收获。
我校阅时,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看到了: 一个在清朝末年出生,小城镇里长大,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中循级而进,“正途出身”,在国内和国外大学里学过所谓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学里当了教授,而且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工作的人,在他初次访问美国时,他是怀着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去看那个和他本国不同的世界的。我固然在字里行间看到通过他笔下写出的他所见到的当时的美国,但也许更有意思的是在字行之外可以看到他本身站在什么立场和怀着什么心情在看这个在他还是初次接触的世界。他的立场,他的心情又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中国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于是又可以更进一个层次,看到当时中国的这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心情,以及形成他们的立场和心情的历史条件了。经过了三十五年,同是这个作者,经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遭遇,又到了同一个国家去访问,又写下了一本访问记。这一本访问记和前一本访问记情调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变化和他所看到的美国和美国人的变化是两回事,所以在他所写出的东西中就存在着两个变数,主观和客观各自的变化。作者主观方面的变化又在多少程度上反映了他所在国家和他所处的社会客观上的变化呢? 这是第三个变数。从变的一面去看还存在着将变未变、变得不透的成分,而且这三个变数各有其未变的底子: 美国还是美国,看美国的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影响着这个人的中国还是中国。像剥笋壳一般,一层一层的剥进去,一层有一层的境界,也一层有一层的味道,所以我说读这本书可能得到的收获也是可以层层不同的。
读书的味道也许只有读者自己去品尝,别人不应代口....其他的话也就多余的了。
费孝通
《美国人的性格》末篇:20 信心危机
在我写这本《访美掠影》时,回国已两个多月了。从报上看到,美国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据说,卡特总统在自己的山头别墅里,平心静气地思考了几天,发现美国真正的问题不是在能源危机,而是在信心危机。据所传的说法,信心危机就是广大人民对当前的政府以及政治制度丧失了信心,不相信政府里这些人按照现在政府里这套办法来工作,能解决得了当前一系列的危机; 更严重的是,他认为群众对美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发生了怀疑,这样下去,在他看来美国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他发了一通言,确是忧心忡忡。我没有机会读到他演说的原文。如果他果真发现了当前美国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得人心,那应当说是件好事,因为至少表示了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行不通了。
其实,美国的广大人民对当前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并不是从能源危机开始的。美国这一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好事,但是他们的社会制度却并没有变,生产关系还是原来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是消减了,而是加深了。统治阶级固然还有能力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应付层出不穷的危机,但是广大人民却日益感到没头没脑地陷入了一个受着别人支配的命运中去,像是一只飞蛾扑入了蛛网,无法挣脱。不仅是哈兰姆的黑人明明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却不得不靠救济过着屈辱的生活,甚至在花园式的郊外住宅里居住的殷实之家,也是整天担心着一旦发生什么事故,顷刻之间会丧失目前暂时似乎是属于自己的一切。个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深,而每个人的心理上却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越来越靠不住。年年月月付出各种各样的保险费,谁都心里明白保险公司自己并不保险。它一倒闭,自己也就完蛋。保险公司倒不倒,这是件不由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无怪有人感叹地说,人造了这文明,文明奴役了人。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卡特把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称之为“ 信心危机”也未始不可,因为它确是对当前文化的怀疑。只是他应当知道的是这危机由来已久,陷入已深。
在这里插入一段关于美国宗教的话也许是合适的。对社会文化的信心不容易用数量来直接表达,有关宗教这方面的统计资料却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可以反映出一些人们对现实社会丧失信心的地步。人穷则呼天,一个人在现实社会里心理上得不到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有宗教传统的国家里,很自然地会心向上帝,求个倚靠,求个着落。
美国是个有宗教传统的国家。最早从欧洲来的移民很多就是被排挤出来的新教徒。但是在我三十年前去访问美国时,我也好奇地问起过一些朋友关于他们的宗教生活。据说,至少在年轻的一代很少认真地过宗教生活,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见过他们在星期天到教堂里去做过礼拜。他们说,年幼时父母抱着他们到教堂里去受洗,结婚时要去找牧师证婚,朋友死了就去教堂送葬,此外很少和教堂打交道了。至于思想上受到多少宗教的影响,那就很难说了。至少《圣经》里有关伊甸园的那一套,大多只是作为民间传说来欣赏的了。
这次我又问过一些朋友关于这方面的变化。他们指出了两点要我注意: 一是三十年来教徒人数有显著的增加,二是宗教性的小组织盛行一时。我翻了一下美国的统计手册,在人口调查时登记为教徒的,1950年是8680万人,1960年突出增加到11440人,1969年是12850人。50年代开始有大批的原来不大信宗教的人参加了宗教组织。最令人注意的是“杂牌"的宗教徒从1950年的14万人增加到1968年的218万人。这些“杂牌”宗教就是指各种各样的以宗教名义组成的小团体。
从美国历史上说,最早的白人移民传入的是基督教里的新教这一派。这一派的基督教始终在美国占主要地位,现在拥有7000万教徒。后来从南欧、东欧陆续进入的移民带来了罗马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现在它们分别拥有4700万、500万、300万信徒。其他还有佛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等。据说世界上各种宗教,美国应有尽有。这句话是有点夸大,但是意思是言其五花八门,派别极多。
我在旧金山一家中国餐馆里吃饭,就看见一个穿着袈裟、剃光头的,大概是一种佛教的信徒,但是从他吃的是大鱼大肉,而且陪伴他的是一个白种女子,看来又不是一般的佛教徒。当我们私下议论时,当地的朋友说,美国这十多年来宗教界的一个倾向是越怪僻越有人着迷,着迷到几百人相约集体自杀。这件轰动一时的案件,除了富有新闻价值外,却并没有引起社会上严肃的反省。一个社会不得人心到这个程度,尽管丧命者不过几百人,却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说美国当前确是发生了“信心危机”,这种事件应当可以说是有力的警报了。
美国的科学技术正在使神话变成现实,而美国的社会却在使其成员心向上帝、厌弃人间。
《访美掠影》的杂话说到这里应当可以结束了,但结束在“信心危机”上实在有违我的初衷。历史原是一泓流水,抽刀断水水更流。话不能不打断,历史还在滚滚东流。美国不可能停留在任何危机之上的。我们对伟大的美国人民有充分的信心,祝愿他们将不断为人类的前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这次访问美国是为了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尽管时间短、码头多,感谢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还是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会见了许多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又结识了许多神交已久的新朋友。作为一个重温旧谊的机会和一个今后互相学习的新起点,在主人们的殷勤款待和推诚相见下,一个月里经历了多少难忘的事迹,给了我无穷的鼓励。当然交流是为了进一步的相互了解,相互进一步的了解才能使双方都能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我这些杂话,是凭我的直感写下来的,有许多事实没有机会核对,留待以后更正; 有许多议论也缺乏推敲,颇有冒失之愆,留待以后讨论可也。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美国人的性格》目录
《美国人的性格》封底文摘
美国并不是一个河里流着牛乳,树上结满葡萄的天堂。假定现在已近于天堂,那是从地狱里升上去的。他们的祖先曾在饥饿里靠火鸡过日子,他们的父母曾在荒凉的沙地上求生存。
攀登上进是美国人特有的性格; 上升,上升,不肯停留在一个地方或是一个地位上。
美国人就靠这种不服输,肯干、力争上游的精神在100多年的时间从地狱走向天堂。生活在困顿中的我们,想到美国人的精神,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不禁油然而生!
新理念书柜
藏书佚本、趣阁、雅苑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佚本|《复旦大学教职员著译书目 (文科分册)》(1993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文选》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编(1981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探索》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著(1986年版)
藏书趣阁|《保持自信》艾米·B·哈里斯、托·A·哈里斯著(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