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通过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小说描写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黎明部分: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祖父、父亲都是从事音乐工作,都还小有名气,但是整个家庭正在走下坡路。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童年时光里经常跟祖父一起,在作者罗曼罗兰的笔下他的祖父是一个比较威严的,崇拜英雄主义的老人,他经常教导小约翰克里斯朵夫“温良胜于强暴”或是“荣誉比生命更宝贵”或是“宁善毋恶”这样的道理。
作者罗曼罗兰作为法国文学家,他的笔风特别细腻,人物描写栩栩如生,阅读过程中经常会让我陷入童年的回忆当中,特别推荐给群里大朋友,找找童年的感觉。
正当童年的小朋友们,一定抓住童年的尾巴,不负韶华,努力让自己的童年丰富多彩。
昨天读到童年时的小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经常跟祖父在城乡结合部一样的地方玩耍,听着祖父侃大山,望着天边朵朵白云时常会出神,幻想自己是千军万马的指挥官,经常在幻想当中不知不觉熟睡过去。这大概就是童年原本的模样,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想到自己的童年。如果以过不过儿童节为界,那么大多数人13岁以前为童年时代。群里边大多数大朋友的童年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第一个10年,属于千禧一代。我们那时候的天比现在要蓝,水比现在要清。我们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没有抖音,我们只有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下河摸鱼,去废旧的厂房捕捉刚会飞的麻雀。(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残忍)我们一群小伙伴经常扮演警匪大片,时常会为谁先“死”争得面红耳赤。总而言之,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读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快乐的童年被现实生活的窘迫所终结。他从事音乐行业的父亲不得志,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拮据,原本全职照顾他和弟弟们的母亲不得不外出到大户人家家里帮厨。为了能够保住这份工作,约翰克里斯朵夫被大户人家家里的孩子欺负,母亲却让他向人家道歉,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性格倔强的他回到家又遭到父母的混合双打,虽然父亲也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并没有错。因为社会本身就是残酷的,一切的美好都是纯真的天真的幻想。这可能就是他日后反抗不公平的社会的最初思想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