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连年持续下降,产业转型成为企业必须面临的生存问题。在2021年探矿者年会上,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地矿”)副总经理荆平表示,近年来,公司在企业化改制、产业转型升级、融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改制前,企业是省属事业单位,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主要是靠地勘事业费拨款生存,没有经营任务指标。改企后,每年下达经营任务指标,发展和盈利成为新的主题,市场成为新的战场。”陕西地矿面对地质勘查行业深度调整形势,积极谋划转型,积蓄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调整思路和方向。“这既有企业化改革的内部需求,也有形势变化的外部推动。”荆平坦言。陕西地矿成立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的直属单位,1999年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改制成为陕西地矿集团,2016年公司制改革,改为陕西城 矿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有25家二级子公司,44家三级子公司。员工总数14986人,在职5915人,专业技术人员2622人,各类专业资质191个。到2020年,总资产、收入、利润分别为80亿元、76.4亿元、1.48亿元,与2009年相比资产总额翻一番,收入利润增长10余倍。近年,陕西地矿一直在积极探索企业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陕西地矿开始向城市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灾害地质等“大地质”领域延伸。按照规划,陕西地矿在逐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实业。“十四五”期间将致力于创建全国一流地勘企业,打造“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主力军、黄河生态保护技术支撑主力军、秦岭卫士技术支撑主力军。实现由“地”向“矿”转型,进一步做强专业;向“大地质、大环境”转型,谋划长远;由立足“国内”到面向“国际”转型。树立“为自己找矿”理念,以“急优稀特”矿产为主攻方向,每年设立2000万元地质找矿风险勘查和地质科研专项资金支持找矿。目前,汉阴坝王沟金矿累计估算金资源量 22.7 吨,凤县庙沟金矿估算金资源量16吨,略阳柳树坪金锌矿估算锌矿资源量 11.2 万吨。荆平介绍,陕西地矿承担了国家级整装勘查区2个、省级整装勘查区7个,组织实施全省大型找矿会战项目3个,新发现各类矿床59处,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20处,连续三年被授予省级“整装勘查推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除了培育实体产业,还致力于打造汉中玉百年产业。据初步测算,汉中玉矿可以开发几百年。公司通过玉石矿勘查开采、玉石加工销售、产业园建设、玉文化传播,打造汉中玉文化产业“新名片”。目前,汉中玉已走出汉中,辐射四川、福建、浙江、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甘肃等省域市场。陕西省地灾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92%。而作为能源化工大省,省域也易突发环境事件。2015年12月,陕西地矿成立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突击总队,成立了榆林支队、延安支队、咸阳支队、杨凌支队、宝鸡支队,对口到市,派驻到县。据荆平介绍,目前累计投资上亿元,每个县(区)配备3个人、1辆车,共开展“三查”2991次、应急处置228次、监测预警372次、隐患点认定与核销619次。多个支队被陕西省应急委、环保厅分别授予“陕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队”“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荣誉称号。据了解,陕西省针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生态环境调查评价、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生态环境检测监测、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生态环境相关科研设立了“陕西省秦岭矿山生态修复基金”。荆平表示,陕西地矿通过开展秦岭矿山生态综合调查,摸清了秦岭范围生态修复指标底数,形成了秦岭范围矿山生态修复“一张图”。同时开展全省范围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清了陕西省境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了全省因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破坏程度,确定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区域。逐步总结完善了开展全省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的工作经验。据荆平介绍,陕西地矿改企后主要采取了建立两级法人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二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率先实行外派专职监事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公司制度体系等改革措施,通过混改股改,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核心能力。目前共完成混改企业4户,股改企业2户,共引入非公资本2370万元。混改企业占集团总企业户数的5%。新设立地矿科技公司、地矿投资公司。地矿医院正式移交陕西省残联,5个企办卫生所全部关闭撤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管理服务职能移交完成96%。“转型是路径,发展才是目的。”荆平表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是地勘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难题。陕西地矿转型仍在路上,任重而道远。(本文刊登于2021年7月19日《中国矿业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