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价涨2000,痛在心子颠颠

*全文约2800字,本文为二手房成交数据
还是原来的配方,数据仅来自贝壳找房,并非全部数据,为了最大化规避公寓成交,去掉了成交总价45万以内的房源,可能跟其他平台数据有出入,涨两千是指高新南和天府新区今年4月成交均价同比去年4月高了2000元/㎡。
剧透一哈:
①均价方面
1.总体成交均价变化不大。
2.高、天两区4月成交均价同比上涨2000元/㎡+,高新南超锦江排第一,天新超成华和武侯排第四。
②成交量
3.4月成交量激增。
4.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成交面积比去年同期上浮6.1%。
5.全城仅高新南成交面积下跌一丝丝。
6.天新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5倍,为全成都增长最高区域。
③贵的
7.150㎡以上大户型成交套数涨幅较高。
8.500万及千万成交总价房源基本集中在金融城、攀成钢、麓山、麓湖四大板块。

整体数据

在开始前,参考意义不是很大的全城数据来一个。
我整理了今年4月、3月和去年4月的数据,价格方面这三个月的均价差异都不大,就两三百块钱的区别,重点在于成交量,可能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前两个月基本上莫法看房,今年4月的成交量都远甩上个月和去年同月。
4月跟3月比,成交面积上浮41.2%,成交套数上浮了37.7%,跟去年同期比都涨了50%以上。
横起看哈
只看这一个月的成交量涨幅可能会认为大部分都是受疫情影响靠第一季度累积起来的买主,但是我把2020.1-4月总成交看了一眼,成交套数和面积,都高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大家更喜欢买房子了。
妈的。
横起看,分了套数和面积

区域排名

按照本月成交价我排了个序,高新南已经超越锦江区获得了第一名的皇冠,往期数据表示近一年这两个区一直在争第一,而大部分时候都是锦江赢。

2019年老王锦江区一整年均价几乎都超过了高新南,只有最后一个月12月比高新南低约250元/㎡,也许因为高新独立后珍惜它的人越来越珍惜,今年两区出现成交均价不相上下的事态,斗争之下高新南同比去年4月涨了2200元/㎡,锦江涨了125元/㎡。

于是乎,高新南第一了。
可怕的是,天府新区一伙越过成华和武侯排到了第四,是本次阶级跨越最大的一个区。
同时高、天两区也是同比涨幅最高的区,比去年同期成交均价高了2000元/㎡以上,而其他区的成交价小的就几十块钱区别,高的也就几百都谬破千。

相对南拓的努力,龙泉跌幅反而比较大,按理说龙泉不应该啊,这个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均价数据不准

说自己数据不准,我怕是脑壳有包,所以要圆回来。

二手房成交均价跌不等于区域二手都在跌(肯定也有跌的哈)还有一个可能性是高单、总价改善购买力进入了新房市场,二手成交就以单价相对低的小区为主了,肯定会拉低区域均价,特别是新房供应版块都偏好的区域吸引力更强。
这次只写了二手房,单价的优越感体现不出来。

打个比方:龙泉新房供应足,主要供应版块十陵、东安新城(书房)以及大面都算优质,改善项目多,诱惑大,开发商品牌也好,比如新希望锦麟府、首开龙湖景粼玖序、电建地产洺悦御府、北大资源紫境东来、中海御湖世家等等各种姿势很齐全。

武侯成华也同理,武侯区是发展较早的行政区二手房龄普遍较老,还不如切武侯新城来一套,比如当代璞誉、金茂府、金科博翠府、保利大国璟、龙湖天宸原著、西派宸樾、中粮瑞府等等,选择面广,包包深的非必要不需要花高价买个二手房,更倾向选择新房。
高新南区、锦江区、青羊区等区域新房供应不足,二手房选择面大于新房,买好房好区域就那么几坨,比如金融城、大源、攀成钢、金沙光华,再加上以小面积高单价著称的学区房加持,均价上浮也很好理解。
天府新区的牛批在于新房供应已经那么大了,二手房还能涨两千,应该跟去年底区域调整应该有一糜片关系:五城区和高新区资格可以买天新。
一个很直观的体现:2020.4月成交面积和成交套数同比2019年4月基本都涨了1.5倍,是全成都成交面积涨幅最高的区,反过来高新南因为只出不进成交面积降了一点点,可是,它的成交均价是4月份咪咪最大的。

上半部分差不多完了,来点刺激的
成都的豪把房子都买在哪儿了
这部分我选择了几个维度
面积200㎡以上的
总价500万以上的
总价1000万以上的

面积区间:200㎡以上

银河系成都主要成交面积历来都在70-90平米之间来回试探,这次也不例外,但是,涨幅最多的不在这个面积区间,而是200㎡以上。
200㎡以上的成交基数不大,4月也就一百多套,环比同比都翻番,其次150-200平之间的面积环比涨幅第二达到了67.9%。
横竖都要看····我觉得我需要找个人教我做那种很牛批的表格
你们的钱真的太多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感觉,越买越多,越买越大,我想把这个车间工人的工作辞了喊上我们村的人组队借网贷,再买它十套大平层全部找代持,过几年好生打官司。
巴适得板。
200平以上的户型主要在哪些地方成交,哪个地区涨幅最大,主要是哪些楼盘就有点好奇了。
天府新区成交面积200㎡以上数量最多,增长套数也最多,4月成交34套,比上个月多24套,比去年同月多23套。
其次是高新南4月成交15套,环比多9套,同比多6套。锦江10套,环比多6套,同比多10套。
二圈层温江多,剩下行政区2020年4月都不足10套。
这部电影的主角又是那两爷子。
这个图可以不看,有点辣眼睛,快滑走
大户型成交版块都比较纯粹,比如高新南200平米以上的成交小区都是金融城的高端住宅,又大又贵,号称最纯粹。锦江区攀成钢还有点多,也是又大又贵的版块,这两区两个板块都是放眼全成都范围内圈层存粹既能改善生活又能一定程度满足读书的版块。

一次性解决几个问题:改善、学校、优质版块以及内心的骚动。


天府新区大户型也多,跟高新和锦江相比别墅占比高一些,这部分人购入的G点不一样,要么买绝版独栋要么买稀缺自然资源景观或者牛批的外形,要的不是性价比更不需要学区房,要的是我们不一样。
二圈层的大户型成交基本上都以低单价为主,一万五都算贵的,要的就是单纯的大不是豪,反正二圈层的新房选择多,莫得太大的必要选个又贵又大的二手房。
这个图可以不看,有点辣眼睛,快滑走

总价区间:500万+

再看总价500万以上的成交,到500万以上的门槛,二圈层基本上就不开腔了,五城区锦江攀成钢还能拉点粉丝,其他区的声音逐渐沙哑。
当然上五百万阶段选择面就很广了,二手不开腔很正常,500万以上如果再加点钱基本可以横起走进各大售楼部,新希望D10、当代璞誉、德商锦江天玺、国宾锦麟天玺、金茂府、天宸原著、金科博翠府、中铁建西派宸樾、新希望锦麟府合院、新希望锦官府、阳光城檀悦、华府金沙名城、绿城凤起潮鸣、电建地产洺悦玺、融创国宾雅集、龙湖揽境、卓越云际、保利时代、首开龙湖云著、中海天府里、中海麓湖公馆、保利天空之城、万科公园传奇、公园5号等等等等等等眼睛都要看烂。
二手房戏份最足的还是那个配方,高新金融城;天新麓山、麓湖;锦江攀成钢。

总价区间:1000万+

我太膨胀了,1000万的房子拿出来单独写,你们也够膨胀还要看,到500万就该关网页联系链家小哥以及新盘置业顾问的你们居然还在,是不是喝酒没下花生米。
此刻,攀成钢退出了群聊。
千万门槛级别只有高新和天新在开腔,高新都是平层户型,其中银泰中心打了一局王者荣耀成交了一套单价48471元/㎡,面积284.71㎡总价1380万的套三(未算书房和保姆间,成交周期260天)。
嗯,总价1380万的套三,看了哈户型图,过道差不多都值43万。
天新别墅为主,最凶残的是绝版独栋麓山国际香溪堤,总价一千六百万,只挂了5天,一次价格都没调整就卖了。
写完了,关我们什么事??
下盘来一篇平民版本的二手数据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