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 | 刘氏八法六十四掌(直趟八卦)
八卦散掌
“刘氏八法六十四掌”是八卦门中的一套罕见套路。它又称“直趟八卦”或“八卦散掌”,是大枪刘德宽从师董海川后,结合自已数十年闯荡江湖较手之经验创编而成。“刘氏八法六十四掌”外要求“鸡腿、龙身、鹤行、猴相”,内讲究“六合”。以意合肩胯、肘膝、手足,以意调气与力;突出了内家拳“动随意生”、“意领气力”的特点。套路中不仅有“穿推掖撞、劈砍挂擦”等掌法;“冲撞劈捶、贯穿撩扫”等拳法;“压钻顶拐拍”等肘法;“弹踩跺合摆”等腿法;且有缠腕、抱拿、腕打、肩撞、背靠、膝撞等近战技击术;内容丰富,变化巧妙,实用性强;是我国武苑技击术中的一朵奇葩。
“刘氏八法六十四掌”外要求“鸡腿、龙身、鹤行、猴相”,内讲究“六合”。以意合肩胯、肘膝、手足,以意调气与力;突出了内家拳“动随意生”、“意领气力”的特点。套路中不仅有“穿推掖撞、劈砍挂擦”等掌法;“冲撞劈捶、贯穿撩扫”等拳法;“压钻顶拐拍”等肘法;“弹踩跺合摆”等腿法;且有缠腕、抱拿、腕打、肩撞、背靠、膝撞等近战技击术;内容丰富,变化巧妙,实用性强;是我国武苑技击术中的一朵奇葩。
此套八卦共八段、每段八动,计六十四招。它不仅可成套操练,也可分段或单势操练;不仅可单练,还河二人拆招对练。
当年武术家韩慕俠曾用此套中的“进步掖撞”一招(又称“八卦转环掌”),一掌击翻俄国大力士康泰尔,赢得十一枚金牌而威震中外。
预备势
面对正前方(正东),平气息欲;松体静心。端然恭立。两脚并拢平齐,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上。两臂下垂,头顶收颌,舌抵土腭,两眼平视(如图1)。
起势
第一动:左掌前托。左臂外旋前平举,掌心朝上,手指朝前(如图2)。
第二动:屈膝按掌。两腿屈膝半蹲,左臂屈肘,左手内扣,左肘下压,身随手动而稍右转;同时,右掌由腹部上提至胸前,掌心向内,两臂屈抱于胸前,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图3),
第三动:老憎托钵。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前出半步,全脚掌着地,右膝伸直至左膝相贴;右掌经左小臂上向前仰掌穿出,虎口朝前。同时,左掌后采下沉至右腋下,虎口朝后;两肘相贴;目沿右虎口前视(图4)。
用法示例:设敌以右手击我胸部。我右手前迎托彼之右臂时部后,从其臂上下滑反抓其右腕;同时转体沉采,伸右臂以右大指和食指捏掐敌喉。实际,上,敌臃一经我反抓沉采,其身即会前倾。其头自会伸前,待我捏掐。
一、进步挑掌
第一动:十字当胸。重心前移,身稍左转,左臂外旋,左掌从右腋下以掌心贴右臂外侧前穿,同时右臂外旋,两臂交叉成十字,两掌心均朝内,屈抱于胸前(图5)。
第二动:跟步回抱。重心继续前移至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臂微上举,左掌心相内,指尖朝天;同时右掌内旋松腕坠指,目视前方(如图6)。
第三动:左进左挑。左脚朝前出半步,以全脚掌着地面,左臂内旋上挑,掌心朝前,掌指钻天,意想手指插入云霄;右臂前伸按掌,身稍后坐,腰微直,头生顶意;目顺右手虎口远视(如图7)。
用法示例:接上式“老僧托钵”敌以左手截我右手;我左手前迎,挑其右臂,扬其重心;同时出左脚锁敌前脚,以右掌按其胸部,使敌后跌。
二、狮子捧球
第一动:右拨左开。左脚向左前方(东北)迈步成左弓步,身随步移微微左转;同时右掌追脚松垂于体前,掌心朝左,掌指朝下;右臂微微下拉,屈于身体左前方,掌心朝前;目视前下方(如图8)。
第二动:右摇左挑。右臂以肘为轴由下经左向右下划圈,至掌心朝右前方(东南),掌指朝下,意欲划入地心。同时。身微右转,左腿直立,右脚虚立于左脚内侧;左臂上领,有捉物之意,目视右前方(如图9)。
第三动:进步双捧。右脚向左前方(东南)上成右半马步。同时,右掌向右下方掖出,掌心朝右前上方,掌指朝右前下方;右臂屈肘于左胸前(似下拉千斤闸),掌心朝右前上方,掌指向左后上方。臀部后坐,开膝圆裆,重心前三后七。目视右前方,(东南方,如图10)。
用法示例:敌以左手击我腹部或右肋,我右小臂下垂粘彼小臂;同时,左脚开步,身左转移彼作用力方向,荡其重心;接着我以小臂粘敌,以肘为轴绕环一圈,将重心不稳之敌引至我面前;后以右掌掖击彼左软肋,左掌推其后肩,将其发出。
三、进步掖撞
第一动:右研左提。身体左转,面对正东方;右腿直立,右臂微微_上提,屈肘竖置于左体前,掌心朝前;左掌从右下方经前向左(以手摆磨面)向左划弧,至屈肘横置胸前,掌心朝上,掌指朝左;左脚随之前上一-步,虚立于右脚前,目视前方(如图11)。
第二动:左掖左进。左脚前出半步,右臂由旋翻掌心朝前伸出,掌指朝上;同时,右脚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左步以掌心贴右掌背上,随右臂前伸(如图12)。
第三动:马步扒撞。右脚后蹬,身体微左转,重心后转成右半马步;同时,左掌下扒撤至左胯边,意想扒地成沟;右掌随之前推,右掌心向前,右虎口朝.上,左掌心朝下,虎口朝前;臀部微微后坐,腰微直,头上顶;身有上下、前后拉开之感(如图13)。
用法示例:敌以右手击我胸,我以右小臂在彼右小臂上平转后划,化解敌攻之势后,转掌心朝下从敌臂下绕钻进去:掖捶其胸发之。实际上,我右小臂在敌臂上一平转,即给敌直攻作用力,产生了三种不同方向的变化3在我尚未转掌钻之前,彼重心即已左右摇动,一旦我钻入撞之,其身即会似破绳风筝,--直后退。此势在拆招对练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将同伴发得后退4~6步,甚至退得后跌。故习者在对练时,应慎之。
四、猛虎跳涧
第一动:右搂右提。右腿蹬地,身体微右转,收右腰,提右膝;左脚直立支撑;同时,右手转掌心朝下后撤搂挂至右膝旁,右虎口朝前,掌心朝下;左臂不动;目视右掌背外劳宫(图14)。
第二动:左拨右转。左脚蹬地原地跳起,落地换右腿支撑,身微右转,提左膝;同时,左臂由左侧经左后方,上举下落于左膝外侧;右臂微微后撤,右掌心朝下,虎口朝前3左掌心朝下,掌指朝前;目视左食指,意在左外劳宫(如图15)。
第三动:左弓右贯。左脚前落,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掌握拳由下经右后方,上提,由头侧耳旁向前贯出;同时,左掌亩左下方经左向前上方划弧屈肘,以掌心扶贴右臂弯;左肘尖朝下,右拳面朝前,拳眼朝下,目光平视(如图16)。
用法示例:敌以两脚轮踢腹部,我提膝以两掌依次挂搂,牵敌重心;敌落步以右手击我胸部,我落脚锁其根;以左掌横拨敌臂,右拳同时贯击彼之头或胸部。
五、黑虎入洞
第一动:两臂上举。右拳变掌,左掌贴右小臂外侧_上穿,两腕成交叉;同时,左腿蹬直,身体右转,重心后移至两腿之间;两臂上举,掌心朝前,目光上视(如图17)。
第二动:两臂平展。重心继续后移,身体转向后方(正西方);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同时,两臂由,上落至身体两侧,右掌变拳成立拳,左掌立掌侧平举;目视右拳虎口(如图18)。
第三动:左弓右捶。右腿蹬地,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拳由体后经右下向前成立拳抡撩三体前,左臂随之屈肘,以掌心扶贴右臂弯处;左掌指朝天,目视正前方(正东)(如图19)。
用法示例:接上式,敌以右手掳我右腕;我上提后领牵彼重心,同时以左掌劈其右臂,脱敌抓拿;复转体以右拳撩敌裆、腹、胸或下颏。
六、反臂劈捶
第一动:右定心肘。身体稍前俯,左臂稍上拾;右臂从左臂下内旋屈肘,肘尖朝前,右拳眼贴近右肩,掌心朝下3左掌以掌心扶于右时上(如图20)。
第二动:退步左按。左腿后蹬,重心后移右腿,左脚回收半步,同时左掌按于右肘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左(如图21)。
第三动:右开花炮。臀部后坐在右脚上,左腿直膝以全脚掌虚沾地面,两膝相贴;长腰竖顶,同时右臂外旋微屈,右掌向前反臂劈出,高与口平,拳心朝后,目视前方(如图22)。
用法示例:接_上式敌侧身让过我撩拳后,我以右肘横击彼之胸部,敌拨破我定心肘,以右拳击我腹部,我左拳下压接其右腕,坐身破其来势,同时以右拳反拯其面。
七、双鞭压肘
第一动:右手刁捋。重心微前移,右拳变掌微上钻,高与额平,掌心朝后,掌指朝天;接着,”右拳內旋,转掌心朝前下方,虎口朝前(如图23)。
第二动:左掸右提。重心继续前移至左脚上,左腿伸直;身体微起;左臂外旋,迅速前伸,此动形似手握鸡毛掸掸去桌上灰尘,左掌掌心朝后,掌指朝右(如图24)。
第三动:马步滚压。左腿蹬地,右脚后撤半步,身稍右转成半马步。右臂以肘领动,后拉至右胸前,掌心朝下,虎口朝左,右腕与右肩头遥遥相对。同时,左臂外旋,成掌由下经后,从左上方滑落至身体左侧,掌心朝上,高与腰平;目视左手掌心(如图25)。
用法示例: 接_上式,敌后仰以右手抓掳我右腕,我右腕随即旋转后反刁彼腕,速之向后沉采,同时左小臂滚压彼肘,将其拿于我体前。
八、朝天献肘
第一动: 退身左刁。身微左转,提左腰,左脚回收成左虚步。同时,左臂内旋掌心向下,屈肘由下经右划弧至左肩前方,使掌心朝前,虎口朝左前上方;右臂随之抱肘,右掌变举同时抱于右腰际。扫视左虎闪(如图26)。
第二动:进步拧肘。右拳变掌提至右肩前,同时内旋使右掌心朝下。虎口朝左,与此同时,左脚尖外展,重心前移至左脚上成左盖步,身体左转,右掌抓转左腕,右肘随转体由后经上向前,屈置右胸前。右脚前进一步,似前脚掌着地,重心仍在左右脚圭,前(右)二后左)入,属膝蹲身,右肘下沉至左膝上方,自视右肘尖(如图27)。
第三动:侧身提肘。重心后够;右腰上提;右腿提膝收至左脚内侧,以前脚掌虚立;同时,两臂外旋。右肘上提。意欲顶入天空。目视右肘尖(如图28)。
用法示例:敌左手击我头面,我以左手抓掳其腕,右手反抓其左腕上,上步屈膝蹲身,以右肘压其右臂;继之提腰抬肘,将敌拿起。
收 势
第一动:弓步顶肘。右脚蹬地,直膝起身,身体右转,右脚前出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肘下沉,两臂平屈胸前,掌心朝下。目视右时尖方向(东南方)(如图29)。
第二动:转身按掌。左脚前土步,脚尖内扣,身体右转成横档步;同时,左掌由下经前向,上向右婚孤,平按于左肩前,掌指朝右;右掌以掌心从腹.上提至胸部;掌指朝.上,目右侧平视(正西)(如图30)。
第三动:老僧托钵。身体右转,右脚回收半步。全脚掌虚着地面,两膝相贴;同时,右掌经左小臂内,由左小臂上向前穿出,掌心朝上,虎口朝前;左掌后采沉至右腋下,掌心朝下,虎口朝后两肘相贴,目视右虎口前(如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