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冰有感

一、推荐大冰的三本书

最近,我总是在絮絮叨叨地向朋友推荐大冰的三本书。

大冰的第一本书《他们最幸福》,我是2014年末读到的,非常喜欢。记得当时曾不吐不快地写了读后感《简单的生活,触手可及吗》。一年后,又读了他的《乖,摸摸头》和《阿弥陀佛么么哒》。后两本书我都是“不舍昼夜”读完的。

每一本书12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直抵我的心灵深处。有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有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有的故事让我唏嘘不已。

读完大冰的后两本书,总觉得有话要说。回看自己一年前的读后感,又好像话已说尽,再说什么似乎多余,而且难免重复。写作读后感的冲动上来下去地在内心翻腾。

面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总想说点什么,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其实说了很多,过后想想又感到重要的话一句没说;其实没说什么,过后又后悔自己说的都是废话。这种心态与读大冰后的感觉差可比拟。

因此,我想让自己读大冰的感受沉淀、沉淀、再沉淀。沉淀到最后,不能不说的,不吐不快的,才是最真实、最朴素的读后感。

沉淀了一个月,情况没有任何变化。我还是继续向朋友推荐大冰的书,想起大冰讲的故事我还是会感动。写作读后感的冲动依然会泛起,但写作的思路全无。

二、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近日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当年胡兰成遇到张爱玲也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感受。“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与我想的全不对。她进来客厅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里,又幼稚可怜相,待说她是个女学生,又连女学生的成熟亦没有。”“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读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把生活中不连贯、不完整、不清晰的感受串联起来,使之渐渐地连贯、完整、清晰起来。

大冰讲的故事,与我固有的生活经验也是“全不对”的。进入大冰的故事中,我只觉得故事在天地间,是自己的心域过于狭窄了。活了六十年,我已形成自己固有的生活理念、生活模式,然而大冰的故事“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

大冰书中的主人公们,其活法与常人不同。他们经历的生活坎坷,他们对音乐的追求,他们对自由的一往情深,他们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他们对人性的深刻体验……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

在一个非常沉闷的环境中呆久了,突然被解放出来,一下子来到大自然的怀抱,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行走在大冰的文字中,我就有一种从闷罐车里挣脱了出来,突然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觉。哇!原来天空可以这样蓝,河水可以这样清,人还可以有这样的活法,人与人之间还可以这样相恋相守,人与其它生命之间还可以这样心有灵犀。

三、试着换一种活法,如何?

大冰说,你既可以朝九晚五,你也可以浪迹天涯。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朝九晚五”不是“既可以”,而是不得已;“浪迹天涯”则是很多人内心向往却被各种世俗事务所牵绊而可望不可即的。

回望自己的六十春秋,一路循规蹈矩走来,有收获,也有遗憾。也正因为此,我对我的女儿和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服从自己的内心,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试着换一种活法,即使不成功,那又如何?

试着体验一把与以往经历不同的生活,即使不那么顺利,那又如何?

走出别人的目光,顺遂自己的意愿,做一回自己,即使磕磕碰碰,浑身是伤,那又如何?

寻找一处适当的环境,超然物外,忘却功名,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那又如何?

人生苦短,一个人即使想尽一切办法充实自己,还是会感叹“逝者如斯夫”。周国平说:“我还没有年轻够,怎么就老了?”冯唐说:“活着活着就老了。”普鲁斯特也只能是“追忆似水年华”。是故,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才会引起亿万人的共鸣。

网上有言:“不折腾,你要青春干嘛?”其实这个句子还可以进一步丰富:不折腾、不冒险、不体验、不敢爱、不敢恨、不敢试、不敢闯、不自信、不自立、不吃苦、不受累……你要青春干什么?

大冰的朋友们,大冰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恰恰就是在如何对待青春的态度上是折腾的、冒险的、敢于体验的、敢爱敢恨的、敢闯敢试的,不安分的,所以,对我而言,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甚至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也不为过。

四、生活中缺少了人物和故事,可悲又可怕

大冰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生命是鲜活的,他们的生命状态是个性化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沉浸在大冰的故事中,我有时感觉自己从生活的泥淖中腾飞了起来。什么做课题、发论文、评职称,什么住好房子、开好车、用奢侈品……都是扯淡!都是狗屁!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规规矩矩地度过,何时跳出过生活的藩篱?何时物我两忘过?何时为了真性情而发痴癫狂过?这样的人生可圈可点吗?都在说“活的时间不长,死的时间会很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过好每一天?

读谢泳、丁东、王鼎钧、胡适、鲁迅、胡兰成、资中筠、张中行等人的书,常常被民国时期的人文风景所感染。那时的中国虽然积贫积弱,但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我曾一度扪心自问,在快速奔向现代化的当下,我为什么对这些人的书会如此地感兴趣?经过一番思考,我终于找到了原因:那个年代,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市井百姓,都是有“人物”的,这些“人物”都是有故事的。有“人物”,社会才变得丰富多彩,有故事,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

反观我们的周围,满眼都是人,但缺少的是“人物”,缺少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故事。北大的钱玄同先生每逢考试,待考生答毕后,他便把考卷往教务处一扔,丢下一句“都是及格”便回家去了;民国的公子哥张伯驹遇到稀有的字画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收藏,夫人潘素稍有迟疑,他便就地打滚直到潘素答应为止;胡适慧眼看中了没有学历文凭的沈从文,便举荐他到学校教书;李叔同在音乐、文学、绘画等多个领域出类拔萃却放弃所有成为“弘一法师”;蔡元培为了聘请没有学历没有教书背景的陈独秀出任北大的文科学长,天天一大早就赶到陈独秀住的旅馆坐等;1902年恢复京师大学堂时,任管学大臣的吏部尚书张百熙穿着大礼服跪求吴汝纶答应大学堂总教习之任;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今天还有吗?我小时候住在大杂院里,二十来户人家,各家鸡犬之声相闻,大人孩子频繁往来,每户人家家风不同,日子的过法不同,大人孩子也是性格各异,情趣不同,这样的大杂院自然会不时地产生火药味,但更多的时候呈现出来的还是烟火气。反观当今的住宅小区,各家不相往来,虽然住着几百乃至上千人,走出家门似乎都带着相同的面具:面无表情、冷漠淡然。

人物和故事,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为稀缺的东西。缺少了人物和故事的生活,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而这样的日子过得尤其快,想想就感到可悲可怕。

五、放下手机,立地成“人”!

大冰常说“江湖”一词。相识于江湖,情义在江湖,不带银行卡,不带现金,行走在江湖。大冰的“江湖”着实让我非常嫉妒。当今还有江湖吗?换言之,我的生活中有江湖吗?我所熟悉的人中有江湖吗?或答曰:有的,江湖是有的。江湖在手机里,江湖在微信中。君不见,在公众场合不是人人都在看手机吗?每个人的世界都在手机里,或者说,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于是,人到哪里,世界就在哪里。以至于眼前的人和事都变得微不足道了。然而手机能存储爱情吗?微信能守住情义吗?

古时的江湖如同中华文明一样从未中断过。当年杜甫遭贬,由洛阳返回华州途中,遇到了二十年不曾相见的朋友卫八。卫八及家人热情接待,杜甫在诗中说“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读到此处,联系大冰,我心领神会地认为,此情此景是杜甫的“江湖”。设想一下,即使杜甫活到今天,这样的场景也显然不会再有了。当然,作为朋友,卫八依然会请杜甫吃饭喝酒,依然会说见一面不容易,我们连着干十杯酒吧(“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但这些活动只能是在酒店里进行了,至于儿女们,对不起,各忙各的事情,父亲和谁喝酒,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大冰的小屋”(大冰在丽江的火塘酒吧)原本是有规矩的:唱歌不用音响,清唱,有人唱歌时,听歌人不能说话,不能玩手机。然而大冰发现,无论怎么严防死守,这道防线还是被突破了,来听歌的人无一例外地一边听歌一边玩手机。对此,大冰也只能像刘邦一样发出“如之奈何”的感慨。有意思的是,大冰收留了一只鹰,这只鹰似乎读懂了大冰,每当有人在听歌时拿出手机接听,高卧在书橱顶端的它便会撅起屁股,准确无误地将白色的排泄物“送给”那个人,而且屡试不爽。读到这个细节,我笑了,苦涩的笑。人类的不文明行为到了需要飞禽走兽来矫正的程度,真是情何以堪!

奉劝各位,放下手机,立地成“人”!

阿弥陀佛——没有么么哒。

六、用好手机,结义“江湖”!

在汉语中,“江湖”的语义是丰富而复杂的。大冰所说的江湖,是其中的一个意思,即由豪杰侠客所构成的、重情重义的江湖。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地把“江湖”的消失归罪于手机和微信,实在是有失公允的。时代的发展逼迫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手机、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势不可挡。把人人都在看手机说成是一种公害,是否有点杞人忧天了呢?社会的发展总是除旧布新的,一百年前,中国男人头上的辫子是剪是留,乃是关系到脑袋是有是无的天大的事情,最终,中国男人的辫子还是没有拽住历史前进的车轮。问题的另一面是,“国家富强,不关辫子的事”(张謇语)。北大教授辜鸿铭被称为“最后的辫子”,学生嘲笑他的辫子,辜鸿铭回答:“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借用“辫子”的话题,我要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关手机的事”,如何用好手机,才是重要的事。

手机、微信里有世界,也有情义,自然也一定会有“江湖”。换言之,只要人间还有重情重义这一说,“江湖”便永远不会消失。

前几天,在一个职教群里看到一则信息:山西某职院的一位教师说,自己的公公婆婆在农村种苹果,不用化肥用牛粪,绝对“绿色”,苹果脆甜可口,可以吃出果味,但老人不懂销售,几千箱苹果不知道如何卖出去。这位教师希望职教同行帮帮忙,老人愿意压低价格,薄利售出,吃了满意再付款。读罢信息,我立马订了几箱,而且立即微信转账。等了两三天,我询问对方怎么还没收到苹果?那位教师答曰,老人很认真,一个一个地挑拣装箱,稍微有点“碰压伤”的一律不要。又过了两天,苹果收到了。拆开箱子给家人品尝,那口味“真真是极好的”。于是,我再上网联系那位教师,给朋友订了不少。弄得那位教师直感动,并说我“买得太多了”。诸位,这位教师利用微信帮助公公婆婆卖苹果,是否弘扬了传统孝道?本人不讲价格、不虞质量,先付款,后品尝,是否属于古道热肠?是否有点“江湖气”?

由此看来,只要手机使用得当,更便于人们传递友谊、结交情义,“江湖”不仅不会消失,甚至可以更加便捷地让人们“江湖”起来。

提醒各位,用好手机,结义“江湖”!

阿弥陀佛——么么哒(这个可以有)。

2016年2月27日夜,28日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