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真的“厌学”吗?
“中职学生厌学”与中职教育、中职学校捆绑在一起,仿佛成了无须论证的“公理”。其实,把中职学生学习状态笼统地描述为“厌学”,既不准确,也不科学。
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往往是复杂的,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为解决了问题,结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从而导致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减负、择校、校园欺凌等莫不如是。
“中职生厌学”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厌学,顾名思义是讨厌学习、拒绝学习。所有的中职生都是讨厌学习、拒绝学习的吗?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笼统地说中职生厌学,是经不起推敲的。据笔者了解,新生入校以及新学期、新课程开始的一两周,多数中职生还是有学习愿望和学习积极性的。为什么一两周过后,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值得分析。
台湾学者杨茂秀在《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书中说:“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可能只是某些单纯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果好好加以了解,学生犯的错误与不良的学习成绩,往往可以被转化为有效、成功的学习。”他还说“要对拒绝学习和学习失败之间的区别,有高度的敏感。”笔者以为,如果我们对中职生的学习状态“好好加以了解”就会发现其中非常复杂的一面。
粗略分析,中职生学习状态不好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听不懂,学不会,重蹈初中失败的覆辙。
从整体上看,中职生的学习成绩是大大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但在中职生内部,学生并非处在同一水平上,而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比如,从入学成绩看,有相当或略低于普通高中的,也有仅考了200多分的,前者比后者的入学成绩高出了一倍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的的确确地跟不上。学习失败是导致这部分学生放弃学习的直接原因。
第二种情况:对专业没兴趣。
同样由于成绩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挑选专业的权利。面对自己压根就不喜欢的专业,提不起兴趣,再加上基础本来就比较差,于是只好选择放弃学习。反过来说,如果专业和学生的兴趣相吻合,我可以断言,拒绝学习的学生将会大幅减少。我校有一名男生对所学的会计专业兴趣不大,但对模特走秀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相关的学习和比赛,在一些大型赛事上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目前该生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男模。如果深入调研,仔细寻找,这样的事例恐怕还有很多。值得一问的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为这些学生做了些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不都是为学生做的吗?其实不然。细心梳理、认真推敲,我们所做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对”学生做的,而不是“为”学生做的。一字之差,相去万里。
第三种情况:对专业有兴趣,对课程不满意。
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从总体上来看,讲究学科化、系统性,与实用性、实操性有隔膜,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想当然的。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软件专业协作委员会的研讨会,一位、学科化的、碎片化的。比如,收银员岗位需要的素质和技能,在职业学校就分布在不同的“课程”里:礼仪、普通话、点钞、小键盘等。这样的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职业能力严重脱节,学生认为学了也用不上,因此提不起兴趣学习。
反过来的例子也有很多。为什么学生对一些实用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我校开设有计算机类专业,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些学生脱颖而出,成为摆弄计算机的高手。据我观察,这些“高手”的技能水平比一些普通的计算机教师的动手能力要强出许多。原因很简单,计算机专业适合这些学生。
第四种情况:学业没有底线,毕业没有门槛,学生的惰性萌发,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学习。
与一个毕业5年的学生微信聊天,我问她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她告诉我,多数学生来到职业学校都有重新振作的打算,但我们很快发现,学的和不学的都差不多,都不影响毕业,于是就放纵自己了。
这个学生的一番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中职生的这种心态我还真不了解。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初中生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高中,高中生成绩不好考不上重点大学,而中职生无论学习成绩好坏都一样涌入社会。除非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或是学生有高度的学习自觉,否则,学生程度不同地放弃学习就成为必然。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职生厌学不是个真问题,没有哪个人天生拒绝学习!中职生的学习状态反映了我们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调动学习积极性入手,从做“适合的教育”入手,恰恰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2018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