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为怀 大爱无疆 ——读刘景忠的《莫辜负,天赐良机》
题记:张健教授,名闻遐迩;浸淫职教,建树卓然;立功立言,著文等身;每读其文章,尝击节赞赏,如沐春风;欲拜见求教,辄阴差阳错,缘悭一面;幸有因特,忝列好友;馈赠佳作,感佩不已;奉寄拙作,诚望耳提;承蒙厚爱,提携溢美;不胜惶恐,难以言表;知遇之恩,何以相报;知耻近勇,自当奋蹄;不负鞭策,以求日新。
张健,三级教授。原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安徽省职成教学会学术委员,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专著《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获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文获得中国职教学会及省厅级各类一等奖10多项。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3篇,在全国职教学者中排名第5;文章高倍引率全国排名第18。完成课题30多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出版专著5部:《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
摘 要:《莫辜负,天赐良机》,是一本偏重教育管理的学术随笔集,它凝聚著者管理育人理性思考和智慧践行,是著者“充满幸福感、荡漾成就感”育人情怀的诠释与彰显。该书写出了对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刻感悟与实践;对培养对象的深切关爱和融入;对精准说理的深湛把握与增效。读之,给人以温暖的启益、向善的指引和智慧的开悟。
关键词:仁心;刘景忠;《莫辜负,天赐良机》;情怀。
2019年春节前,我给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刘景忠副校长寄了一本我的新书《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没想到他一下子给我回寄了5本。瞧,这生意做的,赚大发了。许是出于对刘校亏欠的弥补,我短信他从5本中选最喜欢的一本,我给他写一篇书评。他复“敝帚自珍啊,都喜欢,相比较而言,更喜欢《莫辜负,天赐良机》(以下简称《莫著》)。”老实说,要是我选肯定不会选这本,也许会选思辨性、理论性更强的其他的某本。但读了以后,我才感觉到刘校的厚爱绝非偶然。这是一本凝聚他管理育人理性思考与感悟反思结晶的书,是智慧践行与创新经验的集成,也是他“充满幸福感、荡漾成就感”值得称道的育人实践和情怀的诠释与彰显。
《莫著》是一本偏重教育管理的学术随笔集,分为7辑、共67篇。虽然并非系统的学术建树和理论沉思,但可以说篇篇都是吐纳珠玉篇什,呕心沥血之作。像蚌贝孕育出来的珍珠,粒粒弥足珍贵;像春蚕吐哺而成的丝茧,颗颗精思附会。读之给人以启悟、教益和智慧。其特点或优长之处在于:
一、对以生为本的深刻感悟
读《莫著》,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贯穿于全书的以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取向。所谓“以生为本”,就是表示把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各种问题,显示出一种基本立场和和价值取向。当下虽然我们高喊要“以生为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实许多时候做起来都是“以生为末”的。“以生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一种应景化、虚饰化、空洞化的宣言,而“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更是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一读《莫著》或许不无启发。
(一)“以生为本”要确立学生是学校存在根本的观念。面对对职校生的歧视、冷漠或职业殆倦,著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脱离了学生,我们还能谈什么?如果脱离了学生,我们还能做什么?如果脱离了学生,我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153页)这一振聋发聩的诘问是对学校存在理由的哲学追问,它彰显了学生对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是的,离开了学生之“皮”,教师、教学、学校之“皮”又将焉附。他认为,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因为“中职生的过去,是由社会、家庭、教育三方面共同铸就的。无论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需要对他们的今天负责的都不应只是他们自己。”“中职生的现在,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特点鲜明、可塑性很强的,他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责任重大。”“中职生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但他们必须担当起责任。”
(二)“以生为本”在于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著者对职校生的生存状况有着清醒的
认知,他写这些学生的自暴自弃,“自暴自弃的表现就是自我轻视,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混日子,茫茫然,今天不知干啥,未来不知所以。”(83页)写他们的不良习惯,“我痛苦地看到,他们中有些人已沾染上了抽烟、喝酒、通宵上网等不良嗜好,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对知识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对未来彻底放弃了追求,变得十分消极、不思进取。”(154页)还有抱怨的毛病,“在和你们的交往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你们对社会、对学校、对教师、对生活、对家庭甚至对自己的抱怨越来越多。社会太黑暗、学校管得太死、教师说教太多、生活太无聊、家庭太冷漠、自己太无用等等。”(108页)基于对学生这样的认知,他认为“唤醒你们的成长意识、发展意识,是职业教育工作的‘内核’,职业教育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内核’展开。”(83页)可以说,他的整本书的内容都是在围绕这个“内核”,做“唤醒”工作。他是以生为本的,而且还是以“差生”为本的,而这才是职业教育真正的高贵和值得人们尊敬之处。
(三)“以生为本”要以学生为尺度绳规检验教育。职业教育究竟是以教师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著者提出的“职业学校教师的三境界”给出了答案:“第一个境界:让学生接受你——你用正确的方法给了学生正确的知识;第二个境界:让学生喜欢你——你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三个境界:让学生敬重你——你用心去引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121页)这三个境界都是以学生为衡量尺度和绳规标准的,是真正的“以生为本”。著者还以学者的敏锐与批判思维,提出教育应该提“办适合学生成长的职业教育”,而不是笼统的提“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生成长了,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用人单位会不满意吗?”让学生有成长感和归属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促进学生成长;有足够的魅力,影响学生阅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醒悟;有足够的大爱,成全学生发展。”(173页) 他还率先垂范,努力践行以生为本,他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其实只要老师讲的对我们未来发展有帮助,我们可爱听了!”进而反思“越走进学生,我越认识到:职校生的世界原本多彩,他们个性鲜明,可塑性强,明天他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责任重大。”(181页)他要求职教人,“努力探究职校学生成长的规律,把感情、激情和温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的学生,然后,静下心来,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幸福就在其中。”
二、对培养对象的深切关爱
整本书通读下来,令我最为感动的是著者对学生的真切关爱之情,深挚的眷顾之意。它是贯穿全书的一根红线,是令人敬佩的大爱无疆的崇高情怀。杨金土先生认为,精英教育是关注少数人成功,而不顾大多数人失败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在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始终面向大多数人和大多数职业的教育。”(潘家俊《思与行》:161页)既然是面向大多数,当然就不会那么纯粹,就可能是鱼龙混杂的。这也是社会上许多人对职校生存有偏见、歧视诟病原由的一种归因。的确这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被定义为失败的学生,他们身上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成了他们不受待见(包括教师自身)“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群体,成了“想说爱你不容易”被边缘化的群体。这一点对于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著者来说,有着更加沉重、深刻的认知。
(一)清醒认知学生。著者对学生的分析认知是深刻、全面而又富有理性的。他沉痛地描述其入学背景,“他们经历了中考的失败,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在家长无奈眼神的注视下,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在初中班主任几乎对其放弃的情况下,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在上大学梦想幻灭后,来到我们学校;他们对未来迷失了方向后,来到了我们学校。”(153页)分析他们的负面现状,“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中职生存在的厌学情绪、不求上进、无所事事、贪玩成瘾、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等问题,都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17页)揭橥其留给别人的印象,“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职校学生是自己不争气,老师没办法,家长很无奈,单位不满意。”理性地分析他们的特点,“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集纯洁与邪念于一身,集理智和欲望于一身,集进取于堕落于一身,集成熟与幼稚于一身,集顺从与叛逆于一身,真的是复杂得很。”(173页)这样精准而富有见地的概括在书中还有很多,可以说,这些是我看过的对职校生认知最深刻,分析最深透的有价值的观点。
(二)走进深入学生。著者之所以能对学生如此精准号脉,固然与他专家型的学术底蕴、理论功底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走进深入学生才“看得真切、悟得透脱”打下的基础。走进深入学生看似人人能而为之,简单容易,但难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尤其是做为校领导能够做到,而且做的那样出彩,真的非常难能可贵,也是令我特别敬佩的地方。他在“我的职教情缘”中写道:“我选择了和学生在一起。我利用听课、值班的机会尽可能地与学生接触。我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手机号码、QQ号码、博客、微博、微信、电子信箱等所有联系方式向学生公开。我向学生郑重承诺,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愿意联系我,我都会接待。”为此滕道明校长撰文感慨“我想在职业学校里敢于并乐于把自己的联络方式公之于学生的恐怕不多,长期坚持与学生息息相通的就少之甚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长期接触和亲密磨合,所以学生都亲切地喊他“老大”,他与学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深切关爱学生。在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刘校长对学生的关爱是有口皆碑的。正如他深情告白的那样:“亲爱的同学们,我这一生只干了职业教育这一件事情,我深深地爱着我的职业,深深地爱着你们!”虽然学生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我眼里,“我的学生99%是可爱的,还有1%虽然不那么可爱,甚至沾染了一些令人生厌的恶习,但这一小部分同学正是值得我们深深同情的。”(9页)他对学生的爱甚至到了偏爱的程度。他反思道:“我之所以会存在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实际上还是由自己的情感误区所决定的。那就是,我不愿意承认一个客观事实:被中考淘汰的职业学校学生群体,在同龄人中是不那么优秀的群体。我不愿意正视、直面这个客观事实,是源于对职校学生深厚的感情。”(143页)因为这种爱的存在,当他理发聊天时,理发师把中职生说成“垃圾”时,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他说“我爱我的学生,我不允许任何人这样诋毁、侮辱我的学生。”因为这种爱,他写过一篇文章,“我爱我的学生,需要理由吗?”可以说,他对学生的爱已到了魂牵梦萦、“走火入魔”的地步。
(四)互动化育学生。他也因之成了学生心目中最亲和的校长、“偶像”,每当他值班巡视晚自习时,学生们都希望他进教室坐坐,甚至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人非草木,熟能无情”,这就是学生给他的最好的回报和奖赏。而这种回馈也使他更加觉得学生可爱,更加深爱他们。书中第三辑“明明白白我的心”,是他写给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14封信,在信中他与学生恳谈、交心、神晤,读这些信你会感到一颗真诚心的搏动,劝善情的涌溢和深挚爱的厚重。这种爱不是廉价的宣言,空洞的表白或玄虚的作秀,而是贯彻到生命中,躬行于实践上的用心践履。为了给学生回信,厘清理路,他殚精竭虑,有时还与妻子、女儿修改共商。虽然耗费了许多时间,但却乐此不疲。这就无怪他总能获得学生的善应和认同,倘若有几天没有写文章和信件,就会有学生追问“老大,空间怎么还不更新。”学生与他的心灵互动和精神依赖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育人的效果能差得了吗?
三、对精准说理的深湛把握
精准说理,就是说到点子上,节骨眼上,学生的心坎上。能打动他、触悟他、唤醒他。这就是晓之以理。它源于著者对学生的深刻认知,即与学生接触得多、认知得深、了解得透,更懂学生的“心”。所以诲人说理、励学劝善,总能出言中节,令学生膺服。其说理的特点是:
(一)深刻的启悟性。面对学生“跳槽”时,他引用俞敏洪的话分析规劝,“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比较恰当。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而我们许多学生刚刚“经历”,尚没有深切“体验”,就结束一个“经历”,跳槽到另外一个“经历”去了。”(28页)这就是对浅尝辄止“跳槽”者的理性分析,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跳槽”者的画像。这样的分析足以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并促使他们警醒和改变。面对学生身上沾染的毛病和自我迷误,他教育学生改变:“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的。”他想用这样警句格言性质的感悟,唤醒学生战胜自己的内在觉醒。
(二)鲜明的倾向性。育人是形塑学生,使之向善的过程。著者对学生的说服教育总是那样充满感情、倾向鲜明。新生入校时他说,考入职校是命运的一次重新洗牌,“你们和高中生一样,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面前的跑道都有两条:一条通向优秀、成功,一条通向颓废、失败。第一条跑道只能用汗水和勤奋铺就,第二条跑道则可以用安逸、享受、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来构筑。毫不讳言地说,你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第二条跑道,我只是希望选择第一条跑道的人多一点,再多一点。”(6页)面对两条道路、两种选择和两种结局,著者殷切期望学生选择用“汗水和勤奋铺就”“优秀、成功”之路,改变自己的人生。他还激情告白学生“你们进入职业学校绝不是‘世界末日’,绝不是低人一等,也绝不是此生休矣。”大爱之情、师者仁心、鲜明取向,尽在言说期待之中。
(三)说理的透辟性。一种思想或道理要想为学生接纳并践行,必须说得在理,透彻精辟,才能使学生入脑入心,化为行动。面对学生的抱怨的不良积习他写道,抱怨的本质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抱怨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是一种逃避的念头,是一种懒惰的情绪,是一种无能的暴露。”“凡是喜欢抱怨的人,都是怯懦的人,都是向生活低头的人,都是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人。”(133页) 这样的分析说理无疑是深刻而令人警醒的。在这样批判的基础上,他教育学生,莫抱怨,接受不完美,适应不完美,用行动来代替抱怨,尽自己的可能去创造完美。才是一个人的明智之举,才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道。又说,“从此刻开始,把过去抛在脑后,开始新的生活吧!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不要悔恨。”
这样精辟、深湛、到位的说理在书中还有很多,读之,我们能感受到那洋溢于字里行间激励、唤醒及改变人的温暖的启益和向善的指引,还有那令人信服的理性智慧和逻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