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人种中华“龙人”,或改写人类起源学说

1933 年,东北已经沦陷两年,许多同胞沦为日本人的壮丁!

中国东北哈尔滨,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无名氏也不例外地成了壮丁,他被发送到黑龙江流域修铁路。

有一天,他正在挖土,突然一块类似人类头骨的石头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意识到这块头骨的不同寻常,因为它是石质的。他以前也听说过有人在地里挖出过的“龙骨”,这个东西不会就是龙骨吧?先藏起来再说!不能交给日本人!

“龙人”头骨化石

趁四下无人,他将这块人类头骨藏了起来。等到下班,工人将头骨化石偷偷地带回家,藏匿在一口废弃的井里。

时光荏苒,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或许是羞于提及自己曾为日本侵略者工作,在后半生工人从未向人提起过那块人类头骨化石的事,直至临终,他想起自己还有一个珍藏多年的秘密,不能带到棺材里去,于是才向家人吐露人类头骨的秘密。

2018 年,这枚人类头骨化石重见天日,工人的家人将其捐赠到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历时 3 年,来自河北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们才确定:这枚头骨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已灭绝的古人类支系,可能是与现代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古人类物种,比尼安德特人与我们更为亲近。因其在黑龙江出土,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龙人”。

龙人想象图

“龙人”化石

这枚头骨化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之一,也是已知的体积最大的人属头骨化石,它可容纳的大脑大小与智人的大脑相当。但与智人相比,它有更大的、几乎是方形的眼窝、厚厚的眉脊、宽大的嘴巴和大大的牙齿。它与之前在中国出土的其他古人类化石也迥然不同,预示着它是一个全新的古人类支系。

大约同时期的中国人古人类头骨,依次为北京人,马坝人、金牛山、大理人和龙人

通过一系列的地理化学分析,科学家推断:这枚头骨化石年龄至少有14.6万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更新世中期(大约12.5万到80万年前)。这枚头骨应当属于年龄大约50岁的一个男性个体,他曾生活在一个被森林覆盖的冲积平原环境中,他会猎捕哺乳动物和鸟类,采集水果和蔬菜,甚至捕鱼。

龙人想象图

之前古人类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我们智人最近的亲戚是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被我们祖先消灭吃掉的那个人种,我们与尼安德特人分离的时间大约发生在60万年前。但是新的结果表明,龙人才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古人类,它们比尼安德特人与我们的亲缘关系还要更加密切。据预测,龙人和智人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95万年前。此外它还表明,在100多万年前,龙人和智人这两个物种都与尼安德特人拥有共同的祖先。这意味着,新的发现将尼安德特人与我们的距离推远了一步,我们与尼安德特人分离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还要早大约40万年。

主流的人类起源学说认为,古人类多次走出非洲,最后一次走出非洲的智人消灭或同化掉大陆上的其他人种,才有了现在的人类!但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之间,古人类存在多方向的扩散,不仅仅有走出非洲,也存在走入非洲的扩散,研究者称之为“穿梭扩散模型”。这一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人属物种或种群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状况。生物地理学模拟分析的结果还表明非洲是人类演化的扩散之“源”,而亚洲则更多的是人类演化之“汇”,这是一个人类物种迁移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华“龙人”和智人可能相遇,进行战斗或同化,很有可能在基因和文化方面影响了后期到来的智人种群。

系统发生树

也许仅根据一个头骨就命名一个这个新物种有些欠妥,毕竟声称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是一件重大的事。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枚头骨也可能只是早期尼安德特人在经过中东、中国和西伯利亚的一些演变。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会从头骨中提取到的古DNA或蛋白质来加以与其他古人类做对比检验,相信那时候会有一个明朗的结果!

“总而言之,'龙人’头骨为我们了解人属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人种和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我们找到了智人失散已久的兄妹!

——完——

参考文献:

1.Geochemical provenancing and direct dating of the Harbin archaic human cranium. Shao, Qingfeng et al. The Innovation. DOI: 10.1016/j.xinn.2021.100131

2.Late Middle Pleistocene Harbin cranium represents a new Homo species. Ji, Qiang et al. The Innovation. DOI: 10.1016/j.xinn.2021.100132

3.Massive cranium from Harbin in northeastern China establishes a new Middle Pleistocene human lineage. Ni, Xijun et al. The Innovation. DOI: 10.1016/j.xinn.2021.100130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