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神农架(5)
说是神农“谷”,其实指的是谷底的那块盆地,而神农谷的独特之处是站在高处向下俯视,那么大一片石林,如剑,如柱,如指,如掌,更有如朝圣者,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那里,让每一个来观赏的游人,都会感觉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大自然的馈赠之美。无论是那岩石间高耸的冷杉,还是大片的箭竹林;无论是那匍匐在地上的野草小花,还有那些或直或曲的树木,都使得这一片山峰多了些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就知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要有气吞山河的气概,还要有峰奇谷秀的风景点缀。
站在垭口极目四眺,只见山峦起伏,怪石嶙峋,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丽;谷底的草甸、箭竹林,直到峰顶的小草、冷杉,层次分明。尤其是小雨时断时续,近处云烟翻滚,波澜壮阔,远处蓝天白云,风景如画。尤其是站在栏杆边照相的时候,能感觉到巨大的风流从谷底涌出,翻腾而上,那气浪不仅能充满所有的衣服,抚慰到肌肤,那种不可言状只可意会的雾气就使人置身到一种飘然欲仙的世外境界。
神农顶距离神农谷不远,那是一座类似于金字塔形的山峰,海拔3106.2米,据说超出武当山1494.2米、峨眉山7.2米、黄山1162.2米、华山1028.2米。相传神农氏曾曾在这里搭木为城,故又得名“木城”;又因为这里绿草如茵、冷杉林立、杜鹃摇红、箭竹滴翠,又被民间称为“四季山”。可是1956年对神农架第一次进行地图测绘时,由于神农顶四周杳无人烟,无法核查山名,地理位置就称其为“无名峰”或“神农架主峰”,直到1982年,神农架林区报经湖北省政府同意,才将其主峰命名为“神农顶”。
在远古时期,位于华中腹地的神农架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山脉东延的余脉,也成为长江与汉江的分水岭。由6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和130余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超出武当山1494.2米、峨眉山7.2米、黄山1162.2米、华山1028.2米,自然就配得上“华中屋脊”这一美誉。
神农架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人类还处于饮毛茹血的远古时代,瘟疫流行,为了让天下百姓摆脱灾难的纠缠,炎帝神农氏来到这一片的高山密林之中,遍尝百草,选种播田,采药治病。在需要攀登悬崖峭壁时,搭起三十六架天梯,从此,这个地方就被叫做神农架。直到1942年,当年的房县县长贾文治率考察队登至神龙架主峰神农顶时,口占七绝一首:“苦竹成林杉蔽空,龙盘虎踞势豪雄。登临方知群山小,此是华中第一峰。”才有了对这座山峰的认识。
据说当地人称:“山上山下,一年四季。”形容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的变化,相应环境的花草树木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到达神农顶的时候,正是雨大风骤之时,淘淘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还裹上了一床线毯,依然被冻得嘴唇发紫;我就是加了一件别人支援的厚雨衣,自然也就被冻得够呛,加上风很大,一阵阵的呼呼刮过,雨点都变成小雪籽,叫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