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一年最容易受寒湿侵袭导致生病、留下病根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此时进行灸治可以提升阳气,扶助正气,祛除伏邪,治愈顽疾,因此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以中医传统养生为核心的艾灸疗法,绿色健康,能散寒祛湿、缓解疲劳、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深受大众的欢迎。艾灸疗法是用艾条或艾炷等灸用制品,点燃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熏,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艾绒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经粉碎过筛制得的细软绒状物。市面上的艾绒按照纯度高低分为普通级、高级、特级和极品,其中特级与极品艾绒因其颜色“金黄”(通常为土黄)称作“黄金绒”,通常艾绒的纯度越高质量越好。另外,按原料艾叶的贮藏时间长短不同还可分为新艾绒、一年陈、二年陈、三年陈以至十年陈。新艾绒做的艾条,挥发油含量高,火力猛,易烫伤皮肤、经脉,而艾绒过陈,多数有效成分会随之流失,可能影响艾灸疗效,因此艾灸最好选用三年陈艾绒或其做成的灸用制品。物理效应:包括温热效应与光辐射效应。艾灸通过燃艾熏灸穴位治病,艾叶燃烧温度可使皮肤细胞烧灼产生炎性反应,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全身的免疫效应。燃烧艾绒时产生的红外光和远红外光可以穿透皮肤到达表皮深处,且能沿经络的走向传递到施灸组织以外的组织器官,产生远程效应,达到机体调节功效。化学效应:艾叶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艾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及微量元素等。艾叶挥发油中桉油精、樟脑、冰片、石竹烯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和镇痛作用,萜品烯醇、石竹烯、蒿醇具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槲皮素、柚皮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作用。艾灸产生的艾烟也是艾灸治疗的重要部分,艾烟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菌、抗病毒、抗癌、提高免疫力及改善微循环等疗效。综合效应: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是产生灸法的“综合效应”。艾灸激活穴位(局部始动),推动气血运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通路),调节脏腑功能(效应器官响应),是艾灸产生温通、温补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1、阴虚火旺 、阴虚阳亢 、湿热过盛体质者不宜艾灸。
2、发烧、皮肤过敏、皮肤红肿溃疡、伤口未恢复者不宜艾灸。
3、艾灸时应专心,避免烫伤自己或烧坏其他物品。
4、艾灸前后应喝一杯略高于体温的温开水,有助于毒素排出。
5、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灸后1小时以内不要碰冷水。
6、艾灸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疲倦、乏力、便秘等情况,属正常现象,可停灸或隔天灸,注意休息,症状一般会自行消失。
参考文献:
武娟,毛梦然,蒲锐,等.艾灸疗法与艾绒[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1):102-104.
王晨,袁梦琪,国文豪,等.绿色养生疗法艾灸的研究进展[J],2018,16(3):138-140.
(文/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药剂科 高一萍)
■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