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三法,灼艾第一
第362条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这种情况我们是见过的,参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那本条是少阴病还是厥阴病?病情真发展到危重地步之时,可能分分钟就有变化,不会停在那里供我们分析。简单说,下利脉微时还是少阴病,到了利不止,厥逆无脉,就成了厥阴病。下利说明有阴,即使拉的是水,也还有津液。这里的重点是“无脉”,只要是还有一丝丝阳气,脉也会跳动,表现为“脉微”,无脉就是无阳,在有阴无阳的情况下,能不能仿315条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呢?不行!没有烦呕,药证不符,况且古代没有强心针,在心脏接近停止跳动时,如果阳气不能急回,人可能马上就死了。
“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补阳之法有三,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古人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急救措施,灼艾,而且是艾柱放在穴位上直接灸,关元、气海、神阙、太冲等等,以通其阳。如果艾灸之后,脉没有出来,反而出现了“微喘”,这是肾不纳气,元阳外脱的死证。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这句争议最大,众说纷纭,我也说说我的观点。首先,我认为这是后人做的注解,不是仲师原文,但确实是对本条文的注释。既然“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为逆。那是否可以认为“灸之肢温,脉还变微,不喘为生”,为顺。
古人云:“无形之气可以速生,有形之血不能速补”,那么阳气到底是不是速生了,需要从脉上来观察。既然寸口脉不明显,那就用遍诊法来证实一下。少阴脉为太溪,位于“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趺阳脉为冲阳,位于“足附上五寸,去陷谷二寸,骨间动脉”。伤寒以“保胃气,存津液”为务,崇尚“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代表胃气的趺阳脉不衰,则知胃气尚在,病虽危亦犹可治,跌阳代表阳,少阴代表阴,所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阳回,为顺,为生。趺阳负少阴者,为独阴,为逆,为死,除了表现为脉不回,手足不温,微喘,还有333条所言的除中,反能食,必死。
第363条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课前思考:
1.下利应该出现什么脉象?
2.柯琴曰:“寸为阳,沉数是阳陷阴中,故圊血。今脉反浮,是阴出之阳,利当自愈矣”,那为什么又出现凊脓血?
3.若处方处药,该用何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