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疗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聊聊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的肝脏毒性
最近接诊一个肺癌病人,在前期使用化疗,疾病再次进展后使用PD-1单抗进行治疗1次。最近一次门诊复查生化,该患者出现ALT/AST(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10倍(825/678 IU/L)。病人为多发淋巴结转移,没有肝脏转移,为何会出现肝功能的显著异常呢?该患者到其他医院接受了肝脏活检,结合临床和病理结果,提示为免疫相关性肝损伤。
免疫治疗药物并不直接杀伤癌细胞,其作用对象是免疫细胞,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来激发或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动员免疫细胞进行抗癌。在此过程中也有可能调动不针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而攻击正常细胞,就会对正常的组织、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免疫相关性炎症。免疫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生原理就是如此,由于“敌我不分”,免疫细胞把部分正常肝细胞也消灭了。
免疫治疗相关肝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伴或者不伴有胆红素的升高。很多病人并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少数人有低热、疲劳、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的症状,胆红素升高的时候可出现皮肤巩膜的黄染以及浓茶样的尿等。
免疫治疗肝脏毒性可发生于首次使用后的任意时间,一般出现在首次用药后的8-12周。免疫联合用药比单药发生率要高,CTLA-4抑制剂比PD1/PD-L1抑制剂发生率高。PD1/PDL1用药后肝毒性发生率为5%。
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在确定免疫性肝损伤之前,必须排除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转移、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其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肝脏损伤,总体来说,预后相对较好,很少发生肝衰竭和死亡,大多数患者会在1-3个月恢复到基线的肝功能状态。对于2级肝脏毒性(转氨酶为正常值3-5倍,总胆红素为1.5-3倍)的患者,经治疗肝功能好转后,可以再次使用免疫治疗,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再发生肝脏毒性。但3级以上肝损伤的患者,建议永久停用免疫治疗药物。
关于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治疗
对于2级的肝脏毒性,除了暂停免疫治疗之外,通常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口服,待肝功能好转后缓慢减量,一般总疗程至少要四4周。而3级以上肝毒性,则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转氨酶降到正常值3-5倍之后可以等效改换成口服的泼尼松,并继续缓慢减量,总疗程也要至少4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更多。这类肺癌病人并非都不能使用免疫治疗。对于HBV定量阳性者,必须低于2000IU/ml后才能开始免疫治疗。即便HBV定量不高,如果表面抗原阳性和(或)核心抗原阳性,推荐在首次免疫治疗前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毒量。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