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古玩收藏,无论是收藏家,还是鉴定师,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

声明:文章转载自凤凰网,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一个资深藏家,如果不具备最起码的传统实践眼学,不以标本为基础,就会发生收藏满屋子都是做旧的赝品,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虚心学习前辈们的著作,比如说《中国陶瓷史》,初步了解中国陶瓷整个发展历程是什么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然后在购买学习具体年代,比如说《公认元青花》《明清瓷器鉴定》,这种书籍往往已经具体化了,收藏家只有借助前人经验,再加上多去博物馆,多搜集标本,这才是正道。

一个资深鉴定家,判定意见物品真伪,说的理由要让人家信服才行,一般一个资深鉴定家往往只研究一个时期,不可能一个人了解中国所有窑口,这种专家就没有存在过,你不去窑址,你怎么知道了解窑址,所以不能听崔凯3亿元,1000万元的忽悠,那是绝对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连一件本就是一眼新的“大瞎活”器物,传统实践眼学这一关都过不了,微观痕迹老化痕迹再精通也就无意义。

这是因为仿家可以针对高精的仿品文物,利用手段来针对科技检测仪做假,使之在胎料配比,釉料、釉彩成分等,符合或者接近检测依据范围。

正经的文物收藏圈子流行一句名言:真品往往是一眼货。实在看不“死”的文物或者保险起见,才利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对传统实践眼学鉴定结果的印证。

声明:文章转载自凤凰网,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