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自恋词人韦庄——年少春衫倚斜桥,迷死万千少女
没有证据表明韦庄在年轻的时候是个公子哥,他虽然出身不错,高祖父是大诗人韦应物,但是后来家道中衰,且父母早亡,可谓在贫寒中长大。
然而他的诗,却写出了浪荡公子的既视感。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我严重怀疑,《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率领四大才子站在桥上搔首弄姿,桥下万千少女和几个大妈面红耳赤周身颤栗,就是从这首词里得到的创意。
韦庄能不能帅死万千少女我不知道,但我感觉,他是最自恋的,他以为年少春衫倚斜桥的自己,帅过唐伯虎,殊不知河边红楼之上那些向他招手的美女,看中的,只是他的宝马。
美女们也许在想,楼下这位帅哥,又风骚,又有钱,要是今晚帮衬我的生意,那就赚了,如果刚好他还有劝妓从良的嗜好,这辈子就发达了。
韦庄本是京兆长安人,像他祖宗韦应物一样,也经历了造反的军队打到长安,皇帝出逃的事件。
古往今来,写诗的人,不管是闷骚的,还是豪迈的,基本都是斯文人。黄巢是个例外,他写了一首好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但这首诗杀气腾腾的,他为人也杀气腾腾的,这样的人打到长安,连皇帝都跑了,韦庄当然也呆不下去了,东奔西走的,见识了江南
江南美女多,好玩,但办正事,还是要回长安。
读书人的正经事,是参加科举,接受国家的选拔,等待为国效力。
但考试不是那么容易,韦庄算是有才的了,快到六十岁了,才考中进士。
在唐朝,通过了礼部的进士科考试,就是进士了,但是想做官,还需要通过吏部的“身言书判”四个维度的考察。
很显然,年届六十的韦庄,仅仅是通过了礼部的考试,被任命为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途。
校书郎,跟我们常常听到的左拾遗、右补阙一样,芝麻绿豆的小官,说不是官都可以。
不知道乱世出英雄这个说法用在韦庄身上合不合适,唐末不管是朝廷还是社会,到处乱成一锅粥,朝廷里宦官专权、朋党斗争,各地藩镇割据、农民起义……
有一年西川节度使王建和东川节度使打架,唐昭宗派了一个代表团去当和事佬,韦庄在其中任判官。
和事佬这个差事,挺简单的,只要有实力,双方都听你的。
很不幸,在王建眼里,韦庄所代表的唐昭宗就是个憨憨,他三下五除二,把东川节度使给灭了,吞并了东川的地盘。
对韦庄来说,也有幸运的事情发生,他得到了王建的赏识。
一个有实力的人的赏识,对于校书郎、左补阙韦庄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再加上朝廷内外发生的事,有些跟开玩笑一样,比如有个叫刘季述的宦官,把唐昭宗关起来,让太子李裕做皇帝,没多久唐昭宗又在朱温的支持下复位了,韦庄感到特别失望,朝廷想让他当起居舍人,他觉得没什么意思。
“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韦庄决定与王建合作。
韦庄支持王建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本人也在前蜀官至宰相。
虽然是宰相,但前蜀毕竟只是一方割据小国,前后存续18年,被李存勖灭了。
好歹是宰相,比左拾遗杜甫、右补阙岑参强多了。
到了前蜀上班之后,韦庄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直到终老蜀地。
而他最怀念的,是江南和故乡。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在前蜀的地盘上,后来又建立了一个蜀国,史称后蜀。后蜀有个当官的叫赵崇祚,他把韦庄、温庭筠等人的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风格的诗词都收集起来编订成册,取名“花间集”,于是韦庄他们,就被称为花间词人。
这个名称挺形象的,在如花的美女之间,“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花间词人,真是令人羡慕,词不词人不重要,主要是喜欢在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