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引起膝关节痛,练习者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跪膝。跪膝就是膝关节超过脚尖太多,使全部身材的分量都压到膝关节上,不能顺利地下到脚上,因为膝关节承重太大,易造成膝关节痛苦悲伤。
另外,膝关节除了在锻炼前要充分活动开、停止后做好充分的恢复休整外,还要注意对膝关节的保养,即在练完功后,周身出了许多汗水,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这时一定要注意避风,俗话说“避风如避箭”。刚练完功,不能马长进入空调房间,或用电风扇对着吹和洗凉水澡。而冬天在不运动时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不要让膝关节受寒,大风气象里不要在户外练拳,否则也容易让关节受风。
练拳先要渐渐练,放松练,即便是发力的动作如掩手弘锤也不要发力打出,只要打动身力的意念就好了,因为良多初学者还未学理解放松,拳架不够松、柔,胡乱发劲,只会发出的是逝世劲,而不是弹抖劲,这样练习难于去僵求松,且发力过程轻易对膝关节造成慢性伤害。拳架要练的够纯熟、松柔了,才可发劲。
练功后要注意休整及颐养。由于太极拳是在松胯屈膝的情形下进行锤炼的,对腿部力气的请求较大,通过较长时光的训练,腿部肌肉因为疲劳就会比拟缓和。这时在结束训练后,就要留神肌肉的放松。如不充足做好休整运动,就会使腿部肌肉僵直从而导致膝关节劳损,这就像加入百米冲刺的运发动跑完后不能立刻停下来,而是还要进行一段间隔的慢跑使身体有一个恢复的进程。
重心过低造成运动量过大,练习者如果是手轻脚健可直接从低架练起,但是如果年事较大或身体肥壮者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者,倡议先从高架练起,即拳架不用要求太低,只有能做到重心的虚实变更就可,还可以练习站桩作为帮助练习,初时每次站桩的时间不用太长,适可而止,缓缓增添练习时间,通过这些锻炼时间长了下肢的气力可以得到显明的增强,这样拳架可练的低些,简略说,就是拳架先从高练起,时间长了,练低架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吃力了,而且拳架也会比较松柔。
有些人在从前从事其他体育运动时就曾经受伤,或膝关节曾因为风湿、受风寒得了关节炎,但由于平时没有大的运动量,腿部不承受大的压力所以表现不明显,而习拳时由于全身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单腿支撑重心时,致使腿部超负荷蒙受压力,就使本来伤痛的膝关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疼痛感。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主要的关节,太极拳活动虽不是剧烈的体育运动名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常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膝关节的准确锻炼则更要。
由于膝关节疼痛会严重地影响姿势动作的正确,从而妨碍拳艺的提高和进步,使本人对前程失去信念,甚至于废弃练拳。这就要求咱们太极拳的教练要对运动生理学、运能源学、运动解剖学有所懂得,要正确地、体系地、迷信地去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在练出一身好工夫的同时,练出一个好身体,不能功夫练上身了,身体却练坏了,所以练真功与摄生同样重要。只有在方式正确的条件下,才干练出一个强壮的体格,让太极拳成为我们最佳的健身方法,为人类的健康长命作出应有的奉献!
动作细节:
1、重心倒换时动作幅渡过大,两膝造成左右摇晃;同时两脚不能抓地,出现不是外侧脚离地,就是内侧脚离地的现象,这样子扭来摆去,也会对膝关节造成不良影响,容易使膝关节受伤。
2、定式时实腿的膝关节与脚尖不能对比。陈鑫说:“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由于膝关节与脚尖错误照,使膝关节受力不当,所以易造成膝关节疼痛。如动作“勤扎衣”定式,右腿要注意膝关节与脚尖对照;动作“单鞭”定式,左腿要注意膝关节与脚尖对照。
4、动作转换时不能虚实明显。在脚尖外摆、内扣时尽量不要负重,待定好方向后,再将重心转移过去,不要将两脚在地下虚实不分地乱扭乱摆,这样既不能体现出虚实清楚,又会在带负荷转重心时,不当心使膝关节受伤,导致以后出现关节痛。
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公开出版杨澄甫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这是一本太极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认为是太极拳的经典文献。
其一,自杨露禅、经杨健侯辈、至杨澄甫辈,祖孙三代练拳、传拳,都是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未留系统拳照。至杨澄甫才首次以亲自示范的成套拳照为基础,撰述成专著。由口授到有书为据,这是一个转折,或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其二,《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作者在《例言》中强调:“太极拳祗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这种情况,是人为地对原传拳架的改变。就拳架传承的一般情况而言,拳架在自然传承中出现变化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传习者各自的武术基础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性格和体质不同等,对原传拳架的理解不会尽同,采取的修练方法也不会尽同,于是,形成的擅长技法(所谓“绝招”)和练拳风格必然有异,这就难免所习拳架和拳式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杨氏祖孙三代存在这种情况,他们各自的传人、再传人同样会因为上述原因,引起所习拳架和拳式发生一些相应变化。唯此,若不进行必要的统一,再一代代转传下去,失去杨式太极拳架的“原生态”将是难免的。要统一,必须有个标准。“杨澄甫定型架”发挥了这个标准作用。杨式太极拳从不强调统一标准,到强调“无二法门”的统一标准,应该说是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