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粮食魔咒:唐朝为何会被“饿死”?

HISTORY

提到大唐王朝,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一片繁华,比如说贞观之治。可实际上在这一片繁华之前,也曾经历经了磨难。其实从隋到唐,不管是统治者还是事情中的老百姓,他们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而这个问题就是:粮食!

就像大唐景龙三年(709年),唐王朝的都城建在了长安,但是当时的关中地区因为受到了天灾,粮食欠缺。

百姓们都已经民不聊生了,朝中的大臣也人心惶惶,坐在龙椅之上的唐中宗李显,刚刚大发雷霆,就是因为吃饭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这个时候有大臣建议让唐中宗效仿父亲和母亲的做法,迁都洛阳。

01.天子也在追逐粮食

追逐粮食而迁都成的王朝不止一个,并且像这样的天子也有不少。就像从隋朝到唐朝,隋文帝在当时就相当的具有代表性。因为隋朝在关中地区定都的时候,也曾经经历了天灾。

就像在开皇十四年(594年),长安一带遭受了连年的旱灾。放眼望去农田里面种植的都是庄稼,但是没有雨水,到最后庄稼都活活的干死了,农民们也颗粒无收。

作为王朝的统治者,隋文帝在当时被逼的没有办法带领着朝中的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从长安这个地方把都城迁到了洛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追逐粮食,就是为了能够满足生命所需。

长安在当时所处的地区还是比较狭窄的,因为关中地区周围都是山,并且这个地方的人口却有特别的稠密,能够用来种植庄稼的土地却又比较少。就像在没有饥荒没有天灾人祸的年代,所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只不过供给这个地区的人而已。

但是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的重要性就越发的不言而喻,特别是遇到了旱灾之后没有粮食的供应,就连皇室贵族也出现了饿肚子的情况。所以关中地区经常会发现灾荒的现象,毫不夸张地说,乡野之间,饿殍满盈。

正是因为关中地区的土地特别少,并且人口也不断增多,更何况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多。所以隋炀帝杨广在当时就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他克服了万千人的阻挡,在最后浩浩荡荡地掀起了一场有关于开凿大运河的工程。

在后世看来,这项工程是利国利民的,然而对于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老百姓,的确是苦不堪言。因为他们的生活状态本来都已经得不到保证,并且还面临着饿肚子的尴尬症状,现如今开凿大运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特别多。

但杨广在当时,心中所想就是为了能够建立大运河之后,让关中地区的公众得以改善,进而能够满足帝国的发展,纵使不能够扩大粮食的生产,也能够把江淮地区所生产出来的粮食更加顺利地运送到关中地区。

大运河的开凿并非是一日之功,而隋炀帝在当时又特别的着急,正是在他的不停督促以及严厉指导下,很多的老百姓都觉得苦不堪言,一时之间民声鼎沸,怨言四出。也正因如此,大唐王朝应运而生之后,很多人都认为,隋朝在当时之所以会走向灭亡,就是因为修建大运河。

可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不难发现,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王朝发展的过程中,经济重心就已经开始了转移,逐渐的都已经向江淮这个地方靠拢,哪怕是隋和唐把都城定在了关中地区,但是在王朝发展之际,还是需要不断的运送粮食,才能够让帝国平稳的运转。

从这里也就不难看出粮食对于王朝的平稳运行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然而没有粮食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隋朝以及唐王朝的发展。

02.缺粮就是帝国的魔咒

隋唐两朝在发展的过程中,在都城迁改的道路上,一直都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不断的徘徊,当时的经济中心也就从长安和洛阳一带逐渐的发散。

但是在时间的推移之下,长安地区粮食生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发展到最后粮食都完全不能够供给本地居民的日常。

就像在西汉时,生活在长安城的人口都已经达到了25万,在唐王朝发展最为兴盛的时候,长安城中所居住的老百姓都已经超过了百万。在人口巨增的情况下,能够耕种粮食的土地却在不断的减少,甚至产量还持续走低。

就比如说对于大面积的树木砍伐以及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问题,关中地区很多的农田都在不断的缩减着,从西汉时期的公众面积高达4.45万顷,在时间的推移下,来到了唐朝,仅仅只有0.62万顷。

不难看出,公众面积的对比就出现了巨幅的减弱。更何况在这样尴尬的情况下,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着。

这一番尴尬的现状呈现出来之后,就意味着王朝发展的过程中,粮食断层的问题愈演愈烈。对于老百姓而言,“民以食为天”放在哪个朝代都不过时。

在618年隋朝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个新生的王朝,各个方面都需要休养生息,然而缺粮这个咒语就像是梦魇一样不断的困惑和阻碍着唐朝的发展。在盛唐时期,人口都已经不断的膨胀,但是粮食的缺口却在不断的增加着。

哪怕是时运比较好的年份,长安地区粮食的收成仍旧是比较汗颜的。倘若发生了旱灾或者是蝗灾,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就将面临颗粒无收的尴尬,此时王朝的统治者也就不得不率领着一众人马前往洛阳。

就像武则天掌权时,仅仅是在683年到205年这期间的22年时间中,有19年都在迁都的道路上,不断的从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到长安。

直到武则天退位之后上位的人就是李显,而他所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洛阳迁回长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迁过去仅仅4年的时间,关中地区再一次发生了天灾,老百姓面临颗粒无收的窘状。

在当时想要把江淮地区的粮食运送过来,却因为道路遥远而不得不放弃。更何况哪怕有粮食运送到长安地区,也难以解决庞大的需求量。被逼无奈的李显,在面临要不要迁都洛阳时,大发雷霆。

关东地区缺粮食一直到唐玄宗,在位期间还是有所发生的,并且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他所走的路线也是迁都洛阳。《旧唐书》里面就有相应的记载,表示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如果从洛阳运送到陕西,一石粮食所需用的运费,就已经达到了500文。

可想而知,运送粮食对于国家的财政支出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何况关中地区的人口还在猛增,在人数最多的时候都已经超过了400万。正因如此,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不断吐槽的过程中却有没有办法。

因为江淮地区一带所种植出来的粮食要想运送到长安地区,不仅要经过黄河,还要经过渭水,接着还要辗转走漕运。黄河的水是汹涌澎湃的,特别是三门峡这一段道路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翻船,不仅会损失很多的粮食,还会让运送粮食的人失掉性命。

在这如此沉重的负担下,百姓也怨言四起。粮食在运送的过程中,损耗是特别大的,正是在这一系列原因的产生之下,从隋文帝到唐玄宗期间,有很多的帝王都在不断的迁都,从长安到洛阳来回的徘徊。

面对这番尴尬的现状,唐玄宗就着手进行相应条令的改革。开通了能够避开三门峡天险的陆运。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一定的损失,也降低了运送过程中的风险性。但这样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就在安禄山于755年发起兵变之后。

唐玄宗最后仓皇而逃,就在他们离开长安后短暂的几天时间,粮食的供应方面就出现了巨大的断层。毫不夸张地说,王公贵族在这之后都开始用手去抓着抢着吃饭了,可想而知粮食问题,在当时带来的影响有多么严峻。

帝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口进行了相应的控制,为了能够减弱财政税收的大幅度下降,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的发展再一次步入险境,国力不断衰退之际,吐蕃人开始攻占边境地区,为了巩固边疆唐王朝,又不得不供养出特别多的士兵,但是在供养士兵的时候,最为重要的还是粮食问题,所以唐王朝在这一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还是比较惨重的。

就是在缺粮食这个魔咒之下,大唐帝国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了困境。就像李绅所写的《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也就不难看出,在内外困境的交织下,唐王朝的发展,到最后怎么挣扎也已经无力翻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