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本草之——浅谈姜与桂
夜读本草之——浅谈姜与桂
作者:端木文
端木文:儒家先贤端木子贡第八十一代后人,古典中医【易医门】传承人,子贡儒商书院山长,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国之服新中装创始人。
生姜与肉桂,都是我们日常普遍的食材佐料。“百姓日用而不知”。殊不知早在3000年前,药食同源,姜桂已位列《神农本草经》中上之品,乃治病养生的良药。
从中药的角度,先厘清几个品名的概念。
姜
——立秋后采收的为生姜。亦称子姜,紫姜。
——霜降后采收的是老姜。亦称姜母(来年作种用)。
——老姜经水渍日晒陈酿后,成为干姜。
——干姜再经热沙烫至鼓起之炮制,即为炮姜。
桂
——桂树的细枝,去粗皮,为桂枝。本经称为牡桂。
——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为桂通。
——桂通去粗皮,即为桂心,亦称桂辛,肉桂,官桂。本经称为菌桂。
之所以姜桂并论,是因为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都是药食同源,性味都是辛温。比如在古代都是生姜干姜混用(统称姜),桂枝肉桂不分(统称桂)。
正因为混用不分,造成诸多功用不明。我们就此重点聊聊。
简而言之:
姜之(形)体性,是乃横生(根块皆横向旁生)。故其气为横散之性。
天造地设的万物的形色气味,都不是随意而偶然的。皆有内在的能量与信息的不同属性(中医叫偏性)。这就是万物不同的气(内在的,无形的)。
而“有诸内,必形诸外”。不同的气性,在外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形质特征。
故此,我们古人不需要微观研究,化学分析(当然古代也做不到),看到旁生横长的姜,味是辛的(辛味发散开通),性是温热的(温通热散),便知道此物有横向发散的气性(能量特质)。
这是伟大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就是物性的人天合一。这就是以简驭繁的高维大智慧。
顺带说一下,维度越高,看事物就越具有全息性。处理问题就越简单。如同站在三维高度看二维问题(比如迷宫),一切都了了于心。
中国文化成熟的太早。作为一个高维文明的遗存,汉唐以降,道法递失。我们先祖的大智慧,了解与懂得的现代人越来越少了。中国人不懂中医了,是丢失了道啊。这正是当今文化复兴的意义所在。
好,我们再来以天赋物性,以中医的哲思观,来看看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生姜立秋采收,得夏气(火性)多,火性炎上,故作用于中上焦。因其能横散能量,所以能减轻消散上逆之气。故生姜主治呕吐(胃气上逆)。
干姜霜降采收,得秋气(金性)全。金性收敛,故作用于中下焦。同样因其能横散能量,并兼能收敛能量,故能止下泻之气。所以干姜主治腹泻下利。
生姜气味俱薄,味薄者通,气薄者发泄。清阳出上窍,故能走表趋上,发汗祛外寒。
干姜气味俱厚(采收时间晚,得天地之气更全),味厚者泄,气厚者发热。浊阴出下窍。故能温中趋下,散饮祛内寒。
除了“解外”之功,必用生姜,其他的功用,干姜皆可代替生姜。但生姜却代替不了干姜。
因为干姜得气全(有更多的能量特质),干姜还有两个非常优异的功用。
一是止咳。治胸满咳逆上气。大家这样就知道了,仍然是用其物性的横散之力,以及得秋金之气的收敛之功。
仲师在柴胡剂中止咳用干姜加五味子。在麻黄剂或附子剂中止咳,则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二是止血。通常我们认为都出血了,再温散,岂不出血更多?这就是只看表面,不究本质了。
(虚证)出血的实质是血不归经而妄行。血之为物,遇寒则凝,遇热则散(行)。妄行的原因是因为体内有寒而使局部血脉凝滞,造成血行受阻,而不归经。
故此干姜大热,温中。温热使瘀血散行,而正血循经矣。血走其血脉正道了,妄行的血就止住了。这就是干姜可治衄血,出血,崩漏,特别是吐血的原因。
记住这个经方:
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虚出血。治吐血极妙。可加血余炭(头发烧成灰)。不分病证之阴阳,服之可先止血。
最后,呕用生姜,亦可用干姜。但咳只能用干姜。因咳为肺腑病,肺气主敛不主散。
知姜之用,方知中国文化太美。懂中医者,可师法自然,悟道求真也。
接下来我们谈谈【桂】。
首先《伤寒论》中多言“桂枝”。《千金方》中多言“桂心”。
而《神农本草经》中只有“牡桂”和“菌桂”的条目。
名目上可以先明确的是:牡桂即桂枝(桂树的细枝)。菌桂即桂心(现代叫肉桂,桂树的皮)。
桂枝与桂心的差异是什么呢?
还得先从桂说起。
古语云:木得桂而枯。也就是桂树可胜百木。得全盛之木气。乃木中之木。
木气是何气?木者,位在东方,四时应春,人身应肝,万物生发,升阳之气也。
故桂,性(气)温,味辛甘,乃温阳要药也。此为桂枝与桂心之同也。
同生姜之于干姜一样,桂枝气味俱薄于桂心。同时,应象而言,桂枝为在上之细枝,桂心为在下之树皮。
故此桂枝之性趋上,通阳。桂心之性趋下,温阳。此为异之大概。
趋上者发表,桂枝多用于外感风寒。表症轻症用桂枝。
趋下者温里,桂心多用于脐腹冷痛。里症重症用桂心。
在上通心阳者,用桂枝。如桂枝甘草汤。
在下暖肾阳者,用桂心。如八味肾气丸。
桂枝主“气上冲”,“心下悸”。
桂心主“脐下悸”,“脐下筑”。
桂枝(桂心)证的脉象,以虚缓为主。不见滑数促疾之脉。
桂枝(桂心)证的舌象,舌质淡红或黯淡或淡紫(寒而有瘀,致缺氧)。舌体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被黄煌老师称之为“桂枝舌”。
总之,用到桂的证候是阳气虚馁的。有寒的,有瘀的,有痛的。常伴有出虚汗的。
营卫不和,自汗出而不愈者,桂枝汤主之。
这又是个让人费解的问题。一直出汗都好不了的,还要再温阳,岂不发汗更多?
看看,这个问题,跟【干姜温热为何能止血】的疑惑多么像。
这正是中医总是能“透过现象抓本质”的精深高明之处。
3000年的人体生命科学实践,高维视角天人合一的人文医学,透彻明晰而精深圆融的系统医理。这样的中医告诉你:
人一直出汗,是看得见的津液外泄。看不见的是卫护体表的阳气虚弱了。阳(卫气)外固,阴(营气,津液)才能内守。此为表之阴阳。
表,阳在外,阴在内。是为卫护营守。
里,阳在内,阴在外。是为阴平阳秘。
桂枝性趋上,走表,通阳。桂枝把能量带到体表,补充卫气。同时与白芍等一起作用,通过一次微微的出汗,把紊乱的营气也一并调和。
补虚调平,使营卫和合。桂枝汤一剂,自汗止,阴阳平。难怪桂枝汤乃补虚之方,升阳之方,阳旦之方,千古经方第一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