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互联网又一重锤落地!
在周一发了篇关于我对《双减意见》的看法,文中最后我说国家的强监管不是终点,而是开端。
巧的是,就在 7 月 26 那天,工信部就来了个《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前段时间 App 专项整治带给我们的惊喜还没过,2.0 版升级版就来了。如果你看了工信部的这次通告,你会觉得很眼熟,不信你瞧。
上面列出来的这些问题,就差直接念那些巨头的身份证号了吧?
某信禁止某宝分享链接你熟悉不,平台之间互相屏蔽对方的关键词你熟悉不,引诱你点击跳转的开屏广告你熟悉不,更不要说强制性的记录用户隐私数据,再以「个性化服务」的口号向你推送「个性化广告」的场景,这些都熟吧。
而这些就是整顿的重点,上一篇文章没写过瘾,光一句「为资本准入画圈」不足以说清楚国家到底做了什么,借着这次《行动》我们展开来聊一聊。
1
今年是个反垄断的大年。
前有阿里二选一 182 亿的天价罚单,蚂蚁 IPO 被叫停,后有虎牙斗鱼合并被禁,紧跟着的是腾讯音乐独家版权的被罚等等。
新闻往往都得连起来看,才能看出门道,这一串组合拳打下来,打的都是行业内出于垄断地位的巨头。
常见到有网友说,早干嘛去了,非要等到问题发生才慢一步解决。
说实话,我们不能老怪监管滞后,由于互联网行业深深扎根生活,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了这个行业在中国满打满算也才 20 多年。
而被技术与资本带着飞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步子迈的实在太大了,反观监管,又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的东西,一子落下会影响未来 5 年、10 年甚至更久。
放眼全球,都是事后监管,只有让马先跑起来,再一步一步摸索着画圈,没有例外。
所以当反垄断的监管真的落下,我们应该要看到国家的决心,反垄断不容有失。
当然,靴子抬起又落下,除了买了股票的股民在哀嚎,绝大多数网友包括我,都在高呼过瘾,甚至有时候还觉得处罚的力度太小了。
但我们回归本质,罚从来不是目的导向,而是在表明态度的同时,厘定监管的边界,是在制定规则。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是在黄牌或红牌警告当事者的同时,喊话后来者。
不要觉得反垄断没有用,垄断本身是在扼杀这个社会该有的活力,这是无法逃脱的规律,就拿腾讯音乐来举例,如果一个音乐平台单靠垄断曲库就可以做独门生意,还有必要再去提升服务吗?
显然不可能,这不符合资本的调性,所以,只要是独门生意,做的再烂你还得捏着鼻子不得不用,这就是要命的地方。
这跟国家鼓励创新是背道而驰的,打败马车的,不是更快更舒适的新马车,而是汽车,那要是汽车出现不了咋办?
我们常常警惕勇者变恶龙的故事,但恶龙屠杀还在襁褓之中的勇者,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说到底,如果你承认互联网行业一直是过去二十年来社会创新之源,那我们也该承认互联网行业并非红利的创造者,而是伴随国家发展红利的消费者。
在弱监管的背景下,你可以仅靠着一个想法,讲着故事画着饼,用 PPT 就能拿到投资人的投资,烧钱补贴,挤走对手,占据垄断,上市圈钱,野蛮地宣告自己的成功。
但大人啊,时代变了,已经吃到红利的先别急着卖乖了,扭过头看看自己给自己挖了多少坑,该填就要填,别装傻了。
剩下还没上车的,你放心,哪些不能做,已经有「前辈」帮你摸过路了,只要你有竞争力,这个市场,还有你生存的空间。
反垄断从来不是反市场,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但它能提供相对的公平,这正是眼下社会最需要的。
2
在我看来,今年同样是互联网整顿的元年。
你说如果让一个人改变行为,有几种方式,我想到的有四种:说服、引诱、激励、胁迫。
可到了互联网,变成了以焦虑说服,以人性引诱,以短期收益激励,以不下载、不安装、不同意就不得使用胁迫。
最后一个胁迫倒是没怎么变。
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此,要考虑到资本的无序扩张,制造风口的同时也激发了泡沫。
而且资本的目光也没局限于传统互联网,它正不断的把这些问题带到其他行业。
可互联网再厉害也不是魔法师,只能做资源的再分配,却不能凭空创造新的资源。
不妨看看已经跌下神坛,一地鸡毛的互联网「创新」,可能这种感觉你会更真切。
全军覆没的 P2P,不退押金的小黄车,引诱消费的互联网金融,挑逗焦虑的在线教育,还有那个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团购买菜。
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很大一部分互联网「创新」背后的套路,在这些年里埋下了不少坑。
这个时候,监管来了,不是捕风捉影的预言,而是真的来了。
反垄断是在告诉巨头们,不要再把有效资源浪费在无效竞争上,喊着科技向善的口号,也要承担起与体量相符的社会责任。
科技公司可不能光有科技的面子,也要承担起科技进步的里子。
厘定好规则是为了堵死那些「嘴甜」就能行得通的过往套路,别再想着卖乖讨便宜了,在框框内,你要按规则办事。
说到底,哪怕互联网行业再璀璨夺目,也不能喧宾夺主,是时候引导资本重实而非务虚了。
要知道,互联网是辅助经济繁荣的工具,而不是借鸡下蛋,剥削实体经济的帮凶。
再者说,称得上国民基础设置的互联网,不是也不能是少数人、少数资本的赚钱机器,这已经不是克制不克制的问题了,而是边界的问题。
你不体面,那我教你体面。
3
之前那篇文章中有一个留言我记得很深,他说国家一连串的举措是在打击民企,说我居心不良,屁股不正。
我没有勇气脱了裤子让他看看我的屁股长的怎么样,怕他反过头骂我耍流氓,但我有能力不让这条留言放出来带偏大家的节奏。
你不能在野蛮扩张的时候张牙舞爪,遭遇监管的时候又扮纯情小白兔,两头都不耽误,还想扮猪吃老虎。
借此,容我谈一谈对资本这两个字的看法。
「资本」二字,其实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我们不能忽略资本对于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也不能把资本视为原罪,让痛骂资本变成一种政治正确。
看待资本真的要就事论事,承认资本的坏,也承认它的好,事物本来就是一分为二的。
举个例子,我们不能说拼多多给我们带来了购物实惠就无视它的病毒传销,也同样不能因为它的野蛮传销就否定它的百亿补贴,功过两分明,一码归一码。
插一句,强监管一来,像拼多多那种营销方式你觉得它还能独善其身吗?
我知道,大家对一家企业的印象从正转负是看大盘的,但请不要让情绪主宰你的理性,被节奏带着走。
说到底,还是监管不到位,一个个都在浑水摸鱼,一旦监管全面铺开,到底谁穿着泳裤,谁光着腚裸泳一定能让大家看的更加清楚。
哎,信任是个很奢侈的词,不信任的大厦也是日积月累搭起来的,只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可以不用再凭空猜测,带着情绪,带着标签去评判资本,而是在监管部门的背书下,在法律的小框框内良性讨论。
其实这次看到工信部发的《行动》,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那份河南大雨中的救命文档,这艘大雨里的诺亚方舟,假如它不是腾讯的,假如链接又刚好被禁了,科技向善又向个什么劲呢?
幸好它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