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韦编
韦编
消磨岁月须凭酒,每认求知须靠书。
五典泱泱镕本志,三坟焕焕染真初。
老来反作疑原旨,悔处皆成恨自如。
何为韦编寻往事,越看竟是越糊涂?
【注释】3月26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并且作了这样的说明:这一辈子,从来就爱书,家贫,就借书读,彼日读书寥寥,及老大年纪,仍然视野狭窄。几十年中,购置不少书籍,每每爱不释手,日积月累,堆满一大书橱。直到近年,才发现这些书有用者亦寥寥,大多不实。由此而感慨,读虚书不如无书。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7月2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要消磨岁月,须得凭借薄酒,要求知,每每认认作必须依靠读书。五典博大精深熔铸了自身的本志,三坟煌煌赫赫浸染了本性的当初。偏偏到了老来之时反倒怀疑起典籍的原教旨,懊悔之处都成了憎恶盲目的自信盲目的自如。为什么借助韦编去寻觅往事,越是翻看,竟会越是糊涂?
颔联中的“五典”,指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见《左传·昭公十二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又见《书序》:“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还见南朝梁代学者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亦泛指古代典籍,见南朝梁代诗人萧纲的《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石渠。”又见明代人沈受先的《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
这一联中的“泱泱”,指气势宏大,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又见南朝梁代诗人何逊的《七召·治化》:“荡荡薰风,泱泱大典。”亦指广阔,无边际,见宋代诗人张公庠的《宫词》:“天津一望碧泱泱,宫女移舟逐晚凉。只见平波红影动,不知莲艳间新妆。”《法国女英雄弹词》第十回:“闲将歷史览西东,疆土泱泱界地中。”
这一联中的“熔”,指熔铸,见唐代诗人罗隐的《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诗:“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诏西来雨露浓。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九州似鼎终须负,万物为铜只待熔。腊后春前更何事,便看经度奏东封。”又见宋代诗人彭子翔的《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词:“重阳来未。谁领黄花意。斟玉醑,歌金缕。云山笼瑞彩,风月熔清气。北山顶,寿星一点光无际。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堂堂去,千千岁。是非华表鹤,深浅蓬莱水。翁不管,年年先共黄花醉。”
这一联中的“三坟”,指三皇之书,即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尚书序》;“坟”有大的意思,见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次幽独君韵》诗:“如何孤窆里,犹自读三坟。”又见唐代诗人沈东美的《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诗:“史为三坟博,郎因五字迁。”还见送代诗人刘克庄的《耄志十首》其一:“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止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这一联中的“焕焕”,指光亮的样子,见《汉武故事》:“元光元年,天星大动,光耀焕焕,竟夜乃止。”又见唐代诗人韩愈的《南山诗》:“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还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
这一联中的“真初”,指天真纯朴的本性,见宋代诗人曾丰的《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诗:“回首书皆糟粕余,一真超然万物初。”又见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如孩如提,纯取真初而以待人,人相机诈,受种种恼,便须知我前生閲歷太深,厚貌深中,今受报故。”
颈联中的“自如”,指自信的样子,见宋代诗人张炎的《漁歌子》词:“钓不得魚还自如。尘事远,世人疏。何须更写绝交书。”
尾联中的“韦编”,指的是古代的书籍,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如唐代诗人杨炯的《<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又见唐代诗人许浑的《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紫霄峯下絶韦编,旧隐相如结韈前。”自注:“元君旧隐庐山学《易》。”亦泛指古籍,如唐代诗人周弘亮的《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又见明代文人陈汝元的《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这里借指书籍,间宋代诗人刘子翚的《有怀十首》其一:“满空寒寒杂飞烟,湖上先生拥褐眠。借问茅斋容客否,夜灯相伴读韦编。”又见宋代诗人王炎的《即事六绝》其一:“焚香清坐对韦编,妙处悬知不可传。三画分明寄玄旨,谁将修绠汲深泉。”还见宋代诗人祖秀实的《寄吴晞远》诗:“官路声名二十年,江乡旧仰贰车贤。推将事业归尘外,收得功夫到酒边。解榻几闻招隐士,炷香终日对韦编。公朝况是登耆哲,早晚蒲轮稳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