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虚
穴位概述
上巨虚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ST37,见《千金翼方》,《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俞穴。为大肠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
(上巨虚的准确位置)
名释
上:上方;巨:巨大;虚: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
别名
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
标准定位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
(上巨虚)
穴位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2]。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屈膝取之。
穴位解剖
上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特异性
大肠之下合穴。
上巨虚的功用
调和肠胃,通经活络。有通肠化滞,理脾和胃,疏经调气的作用。
主治病症
主治肠、胃及下肢等疾患。如腹痛胀满、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肠鸣泄泻、脐腹疼痛、饮食不化、胸胁支满、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等。现代又多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
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2.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刺灸法
一般直刺0.8~1.2寸;可灸。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刺法
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
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文献记载
《针灸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狂妄走善欠。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难黄。
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①针刺此穴,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明显下降,嗜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结试验均趋明显提高,另可使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明显提高。
②有抗切口痛和提高腹皮痛阈的作用,可作胃大部切除术的针麻选穴。
③可增强胃与阑尾蠕动,促进阑尾排空。
急性腹泻:穴位注射用水1~2ml(左右穴交替),每日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治疗35例,效果较好。
婴幼儿腹泻:东莨菪碱(每次按0.006mg/kg计算,加生理盐水至2ml)双侧穴位注射244例,效果良好。
便秘:配大肠俞,埋线治疗顽固性便秘29例,有较好的效果。
肠痈:配足三里,手法以重刺激为主,治疗165例,对瘀滞型、蕴热型效果好,热毒型效果欠佳。
参考资料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