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6)

本篇要目:

***************************************

451真庆观古建筑群     

明至清                  云南省昆明市

452黑龙潭古建筑群     

明至清                  云南省丽江市

453龙华寺         

明至清                  云南省姚安县

454保山玉皇阁       

明                    云南省保山市

455朝阳楼         

明                    云南省建水县

456西门街古建筑群     

明                    云南省剑川县

457沙溪兴教寺       

明至民国                 云南省剑川县

458金龙桥         

清                    云南省丽江市

459孟连宣抚司署      

清                    云南省孟连县

460曼短佛寺        

清                    云南省勐海县

*****************************************                               

451.真庆观古建筑群 


真庆观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原名真武祠,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均有扩建。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即居此观阐道。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先后用了六年才完工。

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即居此观阐道。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先后用了六年才完工。“凡门庑、藏殿之制一时具举。”使得“东郭之间,辉然增胜。”洪熙元年(1425年),真武阁改名真庆观,蒋日和受封为“明真显道弘教法师”。


真庆观核心建筑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组成。旧塑神像早已不存,据记载,正殿供奉玉皇、左右配以雷神和真武像,两旁各有七八个雷部神像。正殿东西廊为群仙廊,供有60尊各路神仙,后殿供老君和其他神像,各各仪态闲如。其中保存完好的当数紫微殿,进深四间,占地320平方米,单檐歇山,斗拱粗大疏朗,梁结构具明代北京皇家建筑风格,殿中央顶部原有八卦太极图藻井,结构精巧,特点突出,但后来整修时,将太极图改为飞龙图,失去了道家特色。

紫微殿东侧为都雷府,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大门为单檐,四角翘起,斗拱承载,大门两侧有木刻对联一副:“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门楣前题“都雷府”,后题:“万古神风”。大门内有一高亭,名清风亭,斗拱承载,雕梁画栋,造型独特,往前为都雷府大殿,清代除供奉雷神外,还“独塑一王灵官像于殿内”。都雷府殿侧有一香油井,用以存储香油供各殿使用。都雷府往北尚存一古井,名八卦井,水甘冽,充满神奇传说。

真庆观以紫微殿为中心,结合老君殿,组成第一个景区,都雷府以雷神殿为中心,由门楼、清风亭、火神殿等组成第二个景区


盐隆祠以大殿为中心,由前殿、戏台等组成第三个景区,新建真庆文化广场融古建筑、道教文化、休闲娱乐、精品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亮点,也是国内旅游者的一大殿堂。


盐隆祠分戏台、前殿、两边厢房和大殿,大殿为土木结构,进深两间,面阔三间,楼上有走廊花厅刻有二十四孝图等传统道德画,石栏浮雕,栩栩如生。

盐隆祠于中轴线建有大殿、前殿、戏台。其中古戏台最具有江浙戏台之韵味,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戏台上木雕极为精湛细腻,在昆明古建筑中亦不多见。盐隆祠建筑较好的保存了当时昆明地区古建筑结构特征,各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细致,外檐彩绘部分贴金,工艺档次较高,也较完整地保留了精美的地方风格彩绘,特别是戏楼,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老君殿


紫微殿

2006年05月25日,真庆观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52.黑龙潭古建筑群


黑龙潭古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是一组规模宏大、年代久远、建造规整,工艺精美、风光绮丽的明、清古建筑群。境内有文明坊、一文亭、解脱林、光碧楼、古戏台、锁翠桥、龙神祠、得月楼、五凤楼等古建筑。


 文明坊,现为黑龙潭公园大门。


 一文亭,建于清,原建于古城木家院光碧楼前。相传为一位纳西族老太募集铜钱但只取一文,积少成多建成此亭,故名一文亭。


解脱林是后期迁建于此的明代建筑,原为明朝朱熹宗皇帝御赐“福国寺”的山门,坐落于玉龙雪山南麓的芝山上,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解脱林通面阔五间16.1米,通进深四间9.2米,脊高9.305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

光碧楼是后期迁建于此的明代建筑,原在丽江知府衙署内,明代建筑。通面阔五间14.5米,通进深四间7.8米,脊高7.97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光碧楼原在丽江知府衙署内,明代建筑。通面阔五间14.5米,通进深四间7.8米,脊高7.97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后期迁建于此。

古戏台,单檐悬山顶,平面呈品字布局,为丽江最古老的戏台之一。


锁翠桥,建于清光绪三年,为廊屋式风雨桥,飞檐翘角,造型轻盈优美。这里是黑龙潭的溢水口,泉水从桥下流向古城


龙神祠,建于清乾隆二年,祠坐东朝西,为四合五天井大院,有门楼、两厢、大殿,南面辟有一方丈,自成院落。门楼高耸突兀,极富庙堂气息。门楼高悬“天光云影”四字榜书。


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20个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此楼融会了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的建筑特点,是纳西古代建筑中的佼佼者,


得月楼建于清光绪二年。得月楼四面临水,为三重檐钻尖顶楼阁式建筑,基座呈八角形,阔深皆三间。二、三层施作如意斗拱,一层四角有擎檐柱支撑角梁,翘角翼然。彩绘缤纷,缕雕传神。

2006年05月25日,黑龙潭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53.龙华寺

龙华寺坐落在姚安坝子西北角,本名活佛寺,原址为卧佛庵。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的龙华寺已在世间逾越千年,这座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寺院,共分前后四院四轩共110余间,占地4372平方米。大理僧人知聪即结庵于此,勤修戒律,开山创寺,后人称为古刹。


山门为牌楼式建筑,门两侧有清人由云龙题书楹联一副:“佛生极乐世,山辟大唐年”,横额为“龙华古刹”。两侧佛龛内有哼哈二将泥塑。入内为一长方形小院,可从两侧再入二院,二院中有一长方形花台,花台植树一株,人称菩提,实则榆树。


院两侧为钟鼓楼,三重檐,左右对峙,楼阁高耸,雕刻精细,彩绘夺目。由两侧上台阶为中厢,或称过道(过厅),近前为一栅栏,其旁为水池,南北长约10米,宽约5米,池水清幽,可视鱼游,水池两侧为两个花台,正中为一佛龛,龛内塑菩提女,为宋未大理相国高泰祥女。两侧为清人赵鹤清撰收楹联:“灭国痛流离视元段兴亡帝业侯封成泡影,出家全孝义参法王得度名山佛子铸金身”。横额为“果证菩提”。像后龛内直书梵文一行。


沿水池两侧再上阶梯即为正殿院落,院的四角为四个花台,台内植金桂、柏树、玉兰。院中靠水池近处有一碑亭,与菩提女佛龛融为一体。亭两侧有碑,其一为云南省盐运使代理省长由云龙撰,记载龙华古刹的传说及毁建史迹。从院落两侧上正殿,殿外走廊宽敞。边缘以大理石屏栏镶嵌固住。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栋宇巍峨壮观,殿内塑有三世佛盘坐莲台上,两侧文殊、普贤、达摩、紧那罗、阿难、迦叶塑像,均为清代遗物,庄严肃穆。佛龛系木质雕刻装饰,众多的历史传说故事栩栩如生。砖雕遍布建筑的各个部位,为省内其他的建筑所罕见。


龙华寺除正殿、两厢、过道、钟鼓楼外,还有两耳、后轩、圆通楼等大小房屋百余间。寺外古柏参天,青翠碧绿,是县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龙华寺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54.保山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云南省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紧邻隆阳区一中和保山佛教圣地保山玉佛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明代汉族风格的古建筑,为3层重檐斗拱建筑,由36根高大的圆柱支撑,顶部全是梁架半拱,渐次往上收拢成八卦形,至屋顶为太极图。屋顶系金黄琉璃瓦铺就,外观飞檐翅角,看上去端庄大方,气势雄伟。


保山太保山玉皇阁有麒麟、钟鼓亭、金銮宝殿、山神殿、三官殿等景点。其庄严超拔的气势、精妙至极的建筑工艺令人赞叹,可谓古“西南丝绸之路”重镇一颗光耀夺目的古建筑瑰宝。玉皇阁曾经是保山市博物馆所在地。后改为宗教活动场所,现为隆阳区道协所在地。


鼓亭


钟亭


主殿玉皇阁,坐西向东,因供奉玉皇帝君而得名。依山形砌高台筑就,由神殿、月台、钟鼓二亭组成“品”字形院落。平面布局,神殿靠山,前为月台。月台两侧为钟鼓二亭。右边为进玉皇阁大门通道,左上有会真、翠微二楼。其中的神殿(又称大殿)是玉皇阁的主体建筑。殿用条石砌成,长方形台基。基上建筑为三重檐歇山顶阁楼,其中最边1间为通转迥廊,其余为殿堂。殿堂之内,给人以宽敞舒适之感。玉皇阁为3层重檐斗拱建筑,由36根高大的圆柱支撑,顶部全是梁架半拱,渐次往上收拢成八卦形,至屋顶为太极图。屋顶系金黄琉璃瓦铺就,外观飞檐翅角,看上去端庄大方,气势雄伟。

殿宇屋架高大挺拔,金柱为一柱到顶的通柱式,柱头梁架之上,用密集的异型斗拱承接屋面。斗拱雕彩精细,组合上由大到小,层层相叠,往外渐升至各重檐口,往内渐收为各式穹顶(其中明间为双层覆斗式藻井,两次间为单层圆形藻井)。穹顶之上,则以彩绘八卦图收心。外檐斗拱之间,以精雕细刻的巨大角梁伸出四檐,形成很高的翘角。


玉皇阁周围枝繁叶茂的大青树,旁边有太清仙境、玄帝观、文昌宫等建筑,为保山的八景之一。十分玄妙的是,玉皇阁的第二层挂有一块匾,从正面看是“至诚无息”朱黄色大字;从左边看是“龙飞凤舞”红绿色大字;从右边看则是“海晏河清”褐红色大字,实为奇中之奇。


三官殿


2006年05月25日,保山玉皇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455.朝阳楼

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城东南部临安路东端,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楼有三层,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再以砖石砌成城墙及城门。

楼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面积414平方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在顶层檐下,东面悬有清代书家“雄镇东南”几个大字。西面悬摹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

朝阳楼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层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为三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

朝阳楼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

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人物、透雕等三层。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

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3.4千斤,击之可声闻数里。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之间,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绕楼飞鸣,呢喃之声不绝于耳,景致蔚为壮观。

2006年朝阳楼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56.西门街古建筑群 


西门街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境内。剑川古城所在地历史久远,曾出土西汉五铢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格局,西门、北门、南门护城河桥犹存,历经沧桑,古貌依旧。现还完事地保存了景风公园明清古建筑群,独特的古街巷,众多的明代古宅和清代民居。


昭忠祠于崇祯二(1629)年开始营建,到崇祯十四(1641)年方成规模。由牌坊、过厅、飨堂、后阁组成的一进三院。建成后,飨堂设有段高选(恭节公)神位及塑像,后阁有从祀的父、母、一子一女及义仆段黑子等八人的神位。《康熙州志》载:“初为春秋戌日本州知州率官员公祭”,民国只作秋(八月)祭。

昭忠祠本身就是一个汉文化的符号,是明中央政府,为天启年间四川巴县县令段高选(剑川白族人)殉节御建的祠堂,它本身便是儒家“忠、孝、节、义”道德理念,在剑川的具体存在。


昭忠祠东西宽17.41米,南北长62.39米,占地面积1086.2m²。1966年,昭忠祠大门牌坊被金华镇居民委员会拆除,1972年,昭忠祠后阁因坍塌被拆除。2004年,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按原貌进行恢复重建,2008年修缮进入尾声。修复后的昭忠祠让世人有幸目睹原建筑古老、大气的明代建筑风格。

剑川西门街古建筑群由九组明代建筑院落组成,占地面积5287.45平方米,建筑面积5452.42平方米。分别为昭忠祠、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学颜宅院、陈家大院、张时宜家宅及赵将军宅院。各院落历史格局原貌保存完好,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分区主次分明,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何可及是万历四十七(1619)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何可及大门在二门往东处约为10米的大街旁,因为毁坏的年代已经久远,无从考察当年雄伟的模样。然而,从重修西门街时出土的至今保存何家,直径2尺的柱脚石判断,明代所建的这座木牌坊之高大得仰视落帽,分外雄伟壮观。有趣的是无论现存的略显低矮的二门,与当年高大的大门,斗拱所饰花纹,并不是汉文化尊崇的云形纹,而是白族传统尊崇的莲花纹。大理剑川是有名的妙香佛国,莲花被视为圣洁之物,传说何可及出仕前他家水井里涌出朵朵莲花,至今这口“莲花井”保存完好。可能是圣洁的莲花给何可及带来好运,所以直上青云的他,并没有将云形纹而是将莲花纹作为斗拱纹,这也应该是汉文化与白族文化碰撞之初,白族知识分子对本地文化的固守罢。


赵将军家宅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赵将军家宅北厢房


.张时宜家宅西院大门

 陈家大院大门

2006年西门街古建筑群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57.沙溪兴教寺

沙溪兴教寺,坐落在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鳌峰山阳坡,是中国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现存大殿、二殿。大殿内有明代佛教壁画12铺。寺区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黄连木数株,

山门前有大狮子一对,山门正对戏台一座。


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它始建于清代,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的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四方街分为南北两半。古戏台主体建筑结构是魁星阁,戏台只是附带功能,是当地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其建筑高三层,前戏台、后高阁,建筑结构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飞,属于全国少有的民间古戏台。


穿过山门,是古寺的外院,院中有一颗高大的古槐树。

外院与寺门相对是过厅,二层木结构建筑,下层中间是过厅,过厅两侧木板墙上有一些当地植物标本展示,几乎都是白族祭祀、礼仪所用植物。


 穿过过厅,进入内院(二进院)

二进院的天王殿,坐西朝东,是明朝建成保留至今的老建筑。天王殿又称二殿,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面阔19米,进深16.5米,占地面积313.5平方米。东西进深分五间,共有42根柱子,多梁多柱,斗拱相扣,每间十三架梁。其梁柱肥硕,气势稳健壮观,斗拱浑厚大方,结构紧凑,简洁古朴,保存完好,独居地方特色。

兴教寺之大殿、二殿,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称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东西进深14.58米,南北顺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顶,上下檐均架斗拱飞角。

2006年5月25日,沙溪兴教寺作为明至民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58.金龙桥


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羊见村委会,东连永胜,西接鹤丽,东距永胜城150余里,西距丽江城约80多里。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上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曾有“万里长江只一桥”的称喻。


金桥东岸为梓里坡,山势较缓。此桥自建成起讫20世纪50年代末丽华公路树底桥建成通车之前。梓里金龙桥桥面单孔净跨92.3米,引桥(含桥亭)丽江岸长24.2米,永胜岸长15.1米,全长为131.6米;桥宽为3.5米(木板面)。其主体结构是由18根手工锻制的大铁链悬系两岸,其中16根为承重底链,上横铺木板,再直铺行步木板、横行钉木档成为桥面。其余2根铁链为两侧护栏,高出底链80厘米,以扁钢条作等距支撑。铁链两端,分别拉设于东西桥亭的地面,再延伸压入引桥石板下,缠绕锚固于引桥地下地龙石室内的石硫上。悻里金龙桥建成后,丽江东路驿道畅通,促进了马帮运输的发展,丽江与江东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日渐频繁。


金龙桥东连永胜,西接丽江鹤庆,是过去四川内陆通往丽江、西藏乃至印度、尼泊尔的交通要塞,在丽江茶马古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茶马古道活跃时期,每天从桥上走过的骡马都在四五百匹以上,多时达千匹,丽江古城的生活用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这座古桥上运送。雍正《云南志》乃称:金沙渡有三,上渡在(永北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的梓里。乾垄光绪《丽江府志》以旧地名称金龙桥为古井里渡,并注冬春用双木槽,夏秋用溜筒渡江。从这些历史资料的记载说明,梓里为丽江永胜鹤庆三县的三角地带,滇、川、藏的交通咽喉,重要地理位置不言自明。


2006年,金龙桥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59.孟连宣抚司署

孟连宣抚司署坐落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


坡道循着山势攀升,在上城区的高地上,宣抚司署的二叠小歇山式飞檐斗拱门堂一派庄严地矗立于我们面前。13级石踏道旁是4株高大浓密的棕榈树,8根金色门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令人想起宣抚司署在傣语中被称为“贺罕”,意思就是“金色的王宫”。进得门来,三檐歇山顶干栏式的议事厅呈现眼前,长23.2米,宽16.1米,高10.2米,面阔7间,进深5间,规制宏敞,非常气派。一层的褐红色木地板擦得很干净,透出檐外天光,似水浮动。6排共47根金色干栏柱因为藏在屋檐下,隐匿了夺目的光芒,透出温润的色泽,简洁悦目。大厅一侧摆放着几架样式各异的木鼓,诉说着远去历史的生动细节。

2006年05月25日,孟连宣抚司署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0.曼短佛寺 

曼短佛,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境内,据史籍记载,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形象逼真,原始古朴。曼短佛寺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集中地体现了傣族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精华。


佛寺正面设有两道门户,有五级登门台阶,可拾级而上进入西双版纳傣语称为“维罕”的大殿。曼短佛寺大殿内设有高2米的佛坛,有涂金粉的巨佛盘坐。曼短佛寺佛坛两边挂着许多傣语称为“董”的长幡,每条长幡都织有美丽的图案。曼短佛寺这些用傣家自纺棉线特意织成的长幡,是生者献给亡故之人的天梯。据说,虔诚的佛教信徒辞世以后不下地狱受苦,而是借助长幡升天,进入信徒心目中的“天堂”。


2006年05月25日,曼短佛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0)

相关推荐

  • 浅析「宋代建筑」

    编辑:jzxs 行走在建筑之间,发现生活内外之美 Let Me Love You DJ Snake;Justin Bieber - Encore  宋代建筑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 ...

  • 云南文庙介绍(一)

    巍山文庙(任佩/摄) 位于大理州巍山县城西门内蒙阳公园东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 1398),万历四十七年(1619) 庙毁,随即重建.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 187 4),杜文秀大理 ...

  • 福建华林寺(元妙观、陈太尉宫),江南最早大木构建筑

    2020年10月16-19日,分别参观了福建地面上最古老的三位元老级木构古建筑遗存,也是三座公认的江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大木构建筑,这也是我福建之行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专门为长江以南三位元老级建筑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