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看看古人如何御寒
手炉
专供冬季暖手用的小件器物。多数手炉的通高不过18cm,长15cm、宽10cm左右,以圆形、椭圆形为基本形状,再加以装饰性的变化。手炉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漆器、铜器、珐琅等工艺进行制作和装饰。内胆为铜制,以备燃碳,架于外壳口沿之内。口沿上设镂空盖,以通风换气。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使手炉暖而不烫。为了携带方便,多数手炉都有活动提梁。 据记载,清宫取暖所用之碳称为红箩碳,是由易州所产硬木烧制而成。红箩碳坚硬耐烧,灰白不爆,还可根据需要随意锯截成段,使用极为方便,很适用于手炉。时至今日,在故宫所藏的个别手炉中仍可见残留下来的灰白色碳灰。 最早的手炉出现于明晚期,是由两位铜器名匠胡文明和张鸣歧制作的。前者以錾花工艺见长,后者以纯正的皮色取胜。当时,手炉是文人雅士几案上冬季常备的设置,用于暖手及疏通血液,以便书写绘画。到了清代,手炉传入宫中,作为皇家御用品,其制作工艺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身价倍增,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清代画珐琅开光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画珐琅开光手炉,清代,口径9.4厘米X13.2厘米,底径10.5厘米X14.3厘米,高16.9厘米。
明晚期铜仿竹编手炉 “香音斋”款 - 观复博物馆
明末时期制作暖炉的工匠以张鸣岐名气最大。他的炉有两个特点为别人所不及,据史籍记载,第一个特点是放置红碳而不烫,说明导热系数控制得好,同时延缓了热度的衰减,能长时间保温。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用材强度好,用脚踹之不瘪。这个铜镂空藤编式手炉,底为“香音斋”款,为张鸣岐制作,除了以上两个优点之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其盖子可以任意调转180度,盖合以后,手执炉盖,炉身与之扣合紧密,严丝合缝,不会有掉落的危险,是古代手工艺制作的典范。
清乾隆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通高18厘米,炉身径19—16厘米,底径16—13 厘米 。手炉为椭圆形菱花式,铜镀金开合式提梁。器身四面饰菱形开光,两两相对。前、后两面开光内绘三阳开泰图,画面上天空红日高照,山峦起伏,湖水潋滟,又有古松、蒲草,地面上3只山羊仰首向日,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两侧面开光内绘月季绶带图。开光外饰宝蓝地缠枝花卉纹。盖面满布镂空“卍”字锦纹。此手炉色彩丰富,描绘工致,将吉祥寓意的纹饰融进山水画中,体现了宫廷艺术的特点,是广珐琅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代铜鎏金缠枝牡丹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铜鎏金缠枝牡丹手炉,清代,径11厘米,厚9.8厘米。
清雍正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通高14厘米,长18.4厘米,宽12.9厘米。手炉呈不规则却十分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的形状与炉身的造型相协调。炉身四面开光,两两相对。开光内黑漆地,其上以金漆描绘不同的山水图景。画面构图讲究,布局疏朗,远山近石、亭台楼榭、草木飞鸟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宛如工笔画,风光旖旎的山水图虽浓缩于方寸之间,却透露出飘渺深远的意境。开光外之边饰则用描金彩漆的技法描绘缠枝花卉纹。口沿内挂铜胆。盖面为铜丝编结而成的密网,用以通风换气。底心有一个圆孔用以散热。
清代掐丝珐琅勾莲蝙蝠纹长方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银镀金嵌珠石双龙纹扁手炉 -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汤婆子
汤婆子,家庭取暖用具,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宋时已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烫婆子”.汤婆子之名由来已久。“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是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清代铜暖婆子 - 观复博物馆藏
汤婆子过去都是大户人家的必备,入冬之后,再暖和的房间晚上进被窝也冷。那时室内温度十四五度算高的,家中棉衣棉裤穿上棉鞋甚至捂上棉帽是百姓生活的常态。尤其平房,全家靠一个小煤炉取暖,火不旺时室内极速降温,被窝如同冰窖一点也不夸张,这时汤婆子就来救急了。汤婆子多为金属制,铜制为上,锡制次之,未见有铁制的,可能因为铁易锈,也会产生铁锈味,所以有钱人以用铜制的为佳,晚上灌入开水,包上厚毛巾或小棉被,在冰凉的被窝里可以热上一宿,早上起来将水倒出来还可以洗漱,一举两得,这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见的。 汤婆子外型有两类,一类圆形,另一类椭圆形,一般说来椭圆形贵重些。过去手工制作的产品也是圆形易,椭圆形难,加之使用时椭圆形易裹易放,椭圆形就显得高档一些,尤其铜制的,使用久了,发出一种幽幽地宝光,俗称包浆。
铜制带手柄汤婆子 - 天津少帅府
晚晴铜制汤婆子
民国时期的釉质汤婆子
民国铜质汤婆子
火盆/足炉/火熜
清代掐丝珐琅足炉 - 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掐丝珐琅铜足炉 - 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黄花黎有托泥五足三弯腿火盆架
清代二龙戏珠纹铜火盆 - 内蒙古民族大学博物馆
民国火熜
竹编提梁火熜
竹编提梁火熜
给火熜添木炭
火熜是徽州一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事物,如今仍是农村冬天不可或缺的宝贝,老人最喜欢把火熜(熥)放进被窝里取暖。那时候,床上铺稻草,稻草上面是竹席子,不用火熜(熥)烤被窝,还真难睡下去。考究的火熜是工艺品,篾很细,上了土漆,钵是铜的。在徽州有古话:手捧苞芦馃,脚下一炉火(熜),除了神仙就是我。
《甄嬛传》剧照 - 手炉
《红楼梦》剧照 - 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