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283: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读《故宫观止》
文/望月听雪
在开启这个故宫博物院盛筵之旅之前,不得不想起前不久因为阅读《西夏死书》而search的一段遗落人间的历史,一个狼烟战火湮灭的古国,在遥远的时间维度里,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里,因为成吉思汗的一句临终遗言,“西夏王陵,就连同它的主人,在战火中遭到了灭顶之灾。在围困兴庆府期间,成吉思汗下令焚毁王陵。一时间,一座座黄色的陵台连同他精美的外饰,消失在滚滚浓烟之中。后人在西夏王陵前叹到: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更具讽刺的是,1908年春天,科兹洛夫带队进入中国,贿赂并拉拢了王爷,从而打开了通往神秘之城的大门,在之后的数次掠夺中,带走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图书馆”,“这些文物沿着古丝绸之路开始了一次漫长的旅行,直到1909年秋,才运抵俄国圣彼得堡地理学会所在地,共编了8000多个编号。”自此,中国的瑰宝遗落在了一个遥远的异邦国度,包括一本汉文和西夏文的双解词典《蕃汉合时掌中珠》,“这是一本西夏人和汉人相互学习对照语言文字的工具书。这本词典的发现,成为破解黑城文献之谜的钥匙。至此,俄国人才明白,原来科兹洛夫用骆驼驮回来的是中国西夏王朝190多年的历史”,曾经在铁蹄下踏碎了的古老文明!
而在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记载里,因为蒙古人攻破城池后屠杀了包括皇族的所有西夏人,以致存在一百多年的西夏王朝灰飞烟灭,史籍也没有详细的记载,直到清末史学家张澍无意中发现了用西夏文写成的碑文,从此才扣开了这个隐秘世界的大门,一个被风沙禁锢了的传说。
而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悠悠华夏的几千年文明里,遗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世界瑰宝,而许多辉煌一时的琼楼玉宇已经成为昔日的一缕青烟而渐渐远去,如今目之所及,只见残垣断壁、碎石沙砾、漠漠黄沙。甚幸之,故宫在如许恢宏的历代宫殿中怎么也够不上前几名,但却是历代宫殿中保存最完整、最精巧雅致的。它是中国历代宫殿的集大成者,熔铸了几千年来工匠们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建筑之林最独树一帜的存在。
当它的大门徐徐拉开,仿佛拉开了那些尘封于历史年轮之中的前世记忆,那个万国朝圣的权力中心,在风烟滚滚的红尘中能傲然屹立至今,神奇之外曾经有过多少无名“英雄”的无私付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那一扇扇慢慢推开的朱漆大门,关住的不仅仅是一枝红杏、一树绿柳,而是被漫漫红尘遮住的祖先曾经走过的足迹。曾经的盛世美颜随着逝去的年华已然黯淡无光,却不经意间留下了永恒的辉煌,红墙绿瓦间,人非、物是,看着一幅幅书画,仿佛印照出千年之前那个流金岁月里的人们,熙熙攘攘、喧闹嬉笑着仍然在《清明上河图》里自在行走,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跌宕?起伏?亦或是怀旧、感伤?“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北国情壮,南国轻柔。森严的红墙下已没了封建王朝的身影,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宫廷玉器也在数字信息技术的记录下走进大众的身边。”然而,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其间历经坎坷,终于云开雾散、重见光明,从阳春白雪走进大众的心中是何其艰难。“惊风吹雨过,历历大槐踪。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愁见花甎月,荒秋咽乱蛩。”
“故宫博物院是依托于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既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博物馆,又是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同时是一个世界遗产遗址,还是一个特殊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的博物馆。”历史遗产无价,然而多少有识之士曾经为了保护住这些文物不流失在外,曾倾家荡产地收购并捐赠。“当年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大量书画文物带出清宫,流散民间,俗称'东北货’,当时在长春街头是以麻袋论价的,那是文物的价格吗?……因为那是一个乱世,一个山河破碎、流离失所的年代。”在食不果腹的百姓眼里,谁还会舍弃面包而瞧一眼这些华夏的“瑰宝”!
故宫内的藏品之一,《石渠宝笈》,“其典故出自班固的《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现在《五牛图》的那个位置叫作重回石渠,那个单元讲的是国宝出宫又回宫,历尽沧桑,损坏得很厉害。1977年,故宫专门组织特别专业的专家进行修复,展出了修复前后对比的照片。”
还有就是赵孟頫的画作,“赵孟頫的'古意’说和文人画风,几乎影响了元代的整个画坛。由于他书法艺术的全面和地位的崇高,他所倡导的审美情趣在元代书法界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而故宫博物院收藏赵孟頫作品占所有传世品总数的60%。”“赵孟頫出身南宋宗室,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南宋江山一天天溃败之时,他还是一个寄情于自然山水的翩翩少年,在位于菊坡园山脚下的书斋印水山房里读书挥毫。印水山房环境清幽,依山傍水,松竹遍植,山房外有一片水塘,现在去湖州莲花庄游览时仍能看到这处被称作'墨池’的水池,据说当年他每次写完字后都会到里面洗笔,时间一久池水就变成了黑色,颇似他毕生推崇的书圣王羲之的故事。”
“《游春图》是一幅春光明媚的踏青场景。尽管画幅只有两尺多长,却场面开阔,《宣和画谱》中评价它说'咫尺有千里趣’,因为遵守了后来人们归纳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审美比例,整幅画显得深远通透。”“云海茫茫任畅游,航临北地几春秋;鳌山不镶蓬莱岛,故泊银河作文留。”
“从古代墨迹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书法本身,还有断代史里的社会剖面,递藏史里的聚散离合。”《伯远帖》上那洋洋洒洒四个字:“江左风华”,蕴含的是至高的褒奖与荣耀,流芳百世的那几句由王询的挥毫泼墨诠释得淋漓尽致,“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什么时候华夏上下五千年遗失的文明才可以尽数在自家的博物馆里展出,与炎黄子孙分享多少个世纪里曾经的过往,而不是挂在别人家的橱窗里望洋兴叹!
而“这座六百年的四方古城,记录着的不仅仅是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这一砖一瓦,都是能工巧匠们留下的时光密码,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沧桑兴替。我们保留它,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重要的是继承这份厚重的深情,庄严的意蕴,诗意的人生。”“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凤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况衰晚、渊明意薄。重阳羞对吟酌。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