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米嫁给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她嫁给了爱情,可惜结局却可悲可叹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需要做轮椅的人被大众熟知,和一篇写北京公园的文章分不开。他毫不隐瞒自己身有残疾的事情,而是把它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中,把这种上天赋予的磨难,过成了一条凝重而又厚重有质感的岁月之痕。至少在遇见陈希米之前是这样的。
一、残疾之美的维纳斯给他投来一束光
史铁生的瘫痪是后天的。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他从小跟着奶奶在北京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他对地坛那么熟悉,后来还把地坛写进了他的文字以及生命里。在那个号召广大有为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他自愿去了陕北农村插队,可见也是热血青年一枚。但就是在陕北,让这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青年最终开始了轮椅生涯。
1973年,再次返回北京治病一年半的史铁生,在结束治疗的时候正式开始与轮椅为伴。那时他二十一岁。
还好,他可以用文字把受限制的生命有质量的延展,他的文字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一个瘫在那里不能动的人,甚至后来肾还出现问题,却用备受折磨的残躯谱出了积极阳光、有深度的曲子。
当他把生活中品尝到的苦难,用睿智而又明朗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人们内心深处幽暗的地方都被他照耀到了,这些人中就有陈希米。那时,西北大学发表了史铁生的作品,这是他的文字第一次印成书刊并被全国的人阅读。当然,西北大学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个,还悄悄为他准备了爱情之花。
二、他们的交往,始于对文学探讨的信件交流
陈希米在西北大学读的是数学系,看似完全和文学不搭边。但是她却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而且很喜欢跟学文科的校友交流。陈希米美丽而明媚,气质像透明的水。虽然她的右腿有轻微的残疾,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积极的生活态度。多年以后,他们的好友陈村就曾说过:“希米的笑是给人自由的感觉的笑,是灿烂本分的笑”。
到底是陈希米主动向史铁生约稿还是她看了史铁生的小说才有了后来鸿雁传书,这有点模糊,也不重要。甚至两人交往期间的曲折与阻挠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和另一个有质感的灵魂相爱并于一九八九年结婚了。重要的是,有了陈希米的笑,史铁生之前凝重的扮相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都说只有一条好腿的陈希米充当了史铁生的双腿和眼睛,但是,陈希米却甘之若饴。两个对生活充满积极向往的人,能够在一起把投来的那缕微弱的生命之光无限放大,并让它照耀开来,才是最幸运的。
三、不同凡响的爱恋
轮椅生涯让史铁生受够了病痛的折磨,但是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因为,他有总是脸上带笑的陈希米。有人说陈希米虽然嫁给了爱情,但是生活却这么多灾难,让人悲叹。
的确,爱情的美好,甘之若饴的生活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从1998年史铁生得了尿毒症以来,他只能靠着透析来与陈希米跌跌撞撞地走过有限的每一天,一直撑到了2010年12月份的最后一天。
根据他的遗愿,要把身体的器官进行捐献。当陈希米在他去世前去办理捐献手续时,她只要迈出病房史铁生就全身挣扎,心电图就乱了,她一回来就会安安静静。如此反复,只能把手续拿到病床前办理。这是他们最后的心有灵犀,也是爱情伟大力量的体现。
史铁生走了,对陈希米来说,可怕的不是分离,而是分离所带来的对生活无边的恐惧和沮丧。她曾经想把他安葬在地坛,毕竟他已经把地坛写进了他的生命里。但是却未能如愿。她把他骨灰的一小部分放在王安忆送给她的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带着他甚至去德国。她就是想,“我到哪儿你也到哪儿。”
在史铁生去世两年之后,她写了《让‘死’活下去》,来纪念他们曾经的点滴。书中那句“你60岁生日,竟是葬礼”让人倍感无助和荒凉。从此再也没有人能一起安安静静地说话,却了一个掏心掏肺的人,不同凡响的爱也变得无力。
结语:
未来,陈希米还得走下去。幸运的是,她和他爱在了当下。而她,也将站起来走出阴霾。他让她明白了如何把有限的日子过程无限的可能。在生命的瞬息中触摸到永恒,陈希米不虚此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