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
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
​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崎岖:道路不平状。
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
芳树:开著香花的树木。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
春流:春江水涨,江水奔流。或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
蜀城:指成都,也可泛指蜀中城市。
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译文
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自古以来都崎岖艰险不易通行。
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花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进退升沉都已命中注定,用不着去询问擅长卜卦的君平。

赏析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全诗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笔力开阖顿挫,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
​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它和《蜀道难》以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始,写法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

  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秦栈便是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在山岩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

  第二层的意思是: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后,“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尾联忽又翻出题旨:“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

  此诗与《蜀道难》都是写蜀地风光,但在写法上有较大区别。其同者都是从“传说”“见说”入题,着力虚拟夸说蜀道迷离神奇的色彩和点染烘托蜀道的艰险诡奇的气氛,突出难和险,继之按由秦入蜀的时空顺序,绘声绘色,穷形尽相地描绘了蜀道山水风光雄奇峻伟、高危惊险的独有特点。然而,两诗之异则迥然有别。

  《蜀道难》充满想象与夸张,而《送友人入蜀》则比较写实。《蜀道难》着意于“难”,寓情于“忧”,诗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中间再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复呼再叹,呼前应后,将蜀道开辟之极苦,蜀道行路之极难,蜀地留居之极险,浑成为一,全诗起结开合,纵横起伏,既有雄浑之势,又有飘逸之神。《送友人入蜀》着眼于“送别”,归结于“入蜀”,从诗旨上讲,不宜夸说渲染蜀道之险难,从五言律诗体裁讲,更毋庸备述蜀道难行的苦况。首联平静点出蜀道“崎岖不易行”的题旨,颔联则化虚说为“实感”,紧承“崎岖”二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尽显蜀道的狭窄、险峻、高危、诡异,颈联“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则灵笔一转,由险峻奇诡而优美瑰丽,清丽明畅。尾联则以旷达顺适之情,劝慰友人随缘应机。全诗起承转合皆紧贴诗题,叙事状物,写景寄情,一脉相连。

​阅读理解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山上蜀道景致,绕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

2.从全诗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到蜀地去的路,险阻崎岖很不好走。直立的山崖在人的面前耸立,白云靠近马头飘浮。芳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环绕着美丽的成都城。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3.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笼、绕;笼:表现了树木繁茂幽深、峰壑起伏陡峭的景象;绕:表现了山水相依、水流曲折绵长、峰峦蜿蜒的景象。

4.作者在最后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做简要分析。既是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又寄寓作者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5.景物描写常常是送别诗不可或缺的。请对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加以鉴赏。

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颔联的景物表现出入蜀路途上的险峻,使人感受到路途的艰辛,颈联则描绘出蜀地多姿的春景或秀美的风光,感受到蜀地的美好,体现出作者对友人命运的抚慰或劝勉友人不要担心或沉迷于仕途或人生的沉浮。

6.本诗开篇与诗人的另一首诗《蜀道难》有什么不同?
​《蜀道难》开篇感情豪放,富有气势;而本诗开篇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委婉。

7.尾联借用君平典故有什么作用?
​用典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循循善诱,凝聚着深厚情谊,其中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0)

相关推荐

  • 唐诗60首赏析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陆丞,其名不详,当时为晋陵县丞,作<早春游望 ...

  • 美丽中国-970:剑门蜀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千古传颂的<蜀道难>.此巍峨险峻的蜀道,究竟有多艰险,能让李白发出如此感叹?而且诗中的&quo ...

  • 李白两首诗里的蚕丛古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人李白的蚕丛诗两首: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李白,无论他出生在哪里,总之五岁的时候他在四川,一直呆到25岁,才仗剑离开家乡.对于他为什么不像普通士子一样,20来岁就应该去长安赶考,通过进士考试,进入 ...

  • 千家诗(一百八十九)——送友人入蜀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品鉴的依然是 ...

  • 看图识唐诗(539)李白·送友人入蜀

                           李白·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听说从这里去蜀地的道路, 崎岖不易行.崎岖险阻人尽皆知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 云傍马头生.云气紧傍着 ...

  • 唐诗三百首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 ...

  • 唐诗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 ...

  •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76-8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76-8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

  • 唐诗三百首: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唐诗三百首: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教材解读︱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特色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表现自我.表现心灵.表现情绪变化为轴心,而以描述梦游天姥为主线,虚实结合,叙议相间,遵守传统而又不囿于规矩. 一方面诗人严格区别"送别"与" ...

  • [唐诗鉴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 教材解读︱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本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 名篇名诵 | 薛飞咏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薛飞  雷声 作曲:徐景新 撰文/制作:雷声 自驾浙江,想走一趟唐诗之路. 朋友叮嘱:一定要到 ...

  • 诗意空间:2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公众号创建于2014年07月04日,2015年08月21日正式运转. 2016年08月31日获得原创保护功能,2016年09月01日获得留言功能,2016年12月12日获得打赏功能,2017年9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