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常被误解,是因为人们忘了下半句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常被误解,是因为人们忘了下半句!
关于读书,古人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名言,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要人们“博览群书”。现代教育中,也提倡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阅读量一大,难免会出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情况。其实,“不求甚解”的本义并非是贬义,现在之所以会被人误解,是因为不了这个词的出处及语境。“不求甚解”一词源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只干了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作者采用白描手法,行文简洁,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作者在文中表述了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说到好读书时,陶渊明是这样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就是成语“不求甚解”的来历。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里指的是浏览式的粗读,是为扩大视野的,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每个人都要精心去细读的。这与古人所言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所以常常被人误解,是因为人们忘了它的下半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会意”,对书中的文意有所体会、感悟,能吸收、消化,他为己用。所以,遇到好书,或是必须得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还得要精读,读透读懂,否则也就失去了“读”的意义了。
作为成语的“不求甚解”,意思已经偏离陶渊明的原意,说的是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用以形容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但,追根溯源的本身,就是“求甚解”,所以,“听”古人说话,视野得要扩大,这样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 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