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斜杠生化学家,名校教授写小说七得雨果奖,名列科幻小说「三巨头」!
热爱科幻小说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法则发生冲突;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之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
这三条定律,在无数科幻小说中大放异彩,构成了不少机器人世界中的基石。
这三条定律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1942 年的一个短篇科幻小说,而小说的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斜杠生物化学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从文学爱好者到生物化学教授,最后再华丽转身成为科幻小说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阿西莫夫才华横溢的一生。
「幸存者」
1920 年诞生于苏俄时期一个小村庄的阿西莫夫,同他很多投美的同僚一样,经历过动荡的童年。1921 年,刚出生不久的小阿西莫夫,同村里另外十六名孩子一同患上了双侧肺炎,阿西莫夫是唯一个「幸存者」。
就是这位「幸存者」,跟着父母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谋生,老阿西莫夫和妻子在美国开了一家糖果店。糖果店顺带出售的杂志与报纸,让小阿西莫夫对文字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也正是这些杂志与报纸上偶然出现的科幻小说,在阿西莫夫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科幻作家的种子。
身为犹太裔的阿西莫夫很快在学校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1939 年,不到 20 岁的阿西莫夫就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理科学士学位。可因为连续两次被医学院拒绝,阿西莫夫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化学专业继续深造。
在大学期间,从九岁就开始痴迷于科幻小说的阿西莫夫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个科幻作品,并于 1938 年将稿件投往后来科幻小说殿堂的《惊异科幻》杂志。
杂志的传奇编辑约翰·坎贝尔很快给阿西莫夫泼了一盆冷水,在仔细审阅阿西莫夫的稿件后,坎贝尔作出了拒收的决定。尽管如此,这一次投稿,还是让坎贝尔看到了阿西莫夫的潜力,他经常与阿西莫夫碰面,并保持了长达十一年的密切沟通。
正是这十一年的「蜜月期」,让阿西莫夫成就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在初次失败后,阿西莫夫并没有灰心。经历了另外一次拒稿后,阿西莫夫的第一篇科幻小说《真空漂流》(Marooned off Vesta)终于得到了另外一家杂志社的认可,成功出版。
这个故事,为年仅 18 岁的阿西莫夫带来了 64 美金,同时也开启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在《真空漂流》出版的同年,阿西莫夫刊登了另外两篇科幻故事,自己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之后的几年中,阿西莫夫在读研同时以极快的速度产出科幻小说。到 1940 年 7 月,这位年轻的作家在两年中创作了 22 篇作品,他的稿费收入足以支持他的学业。
1941 年,阿西莫夫创作出了他的第三十二篇作品《夜归》,这篇作品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声誉。该作品于 1968 年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评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说」。
初出茅庐的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也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
「作家」还是「化学家」?
经过内心的博弈后,在自己的写作事业刚刚有起色时,阿西莫夫选择了激流勇退,想将化学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为此断更一年。
或许阿西莫夫就是为写作而生,他还是无法按捺住心中的创作欲望。蛰伏一年后,阿西莫夫刊登了著名的「基地三部曲」中的第一篇作品。就算后来应征入伍参加二战,阿西莫夫也没有停止更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间,阿西莫夫笔耕不缀,不仅开启「基地系列」,还完成了《我,机器人》中作品的创作,为「机器人系列」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作品中,不少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史上的经典,其中《我,机器人》还被多次翻拍成影视作品。
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阿西莫夫还回到校园,继续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斜杠青年」,阿西莫夫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并不比他的写作低。
斜杠科学家
1946 年经历完短暂的军旅生涯后,我们的天才阿西莫夫,在保持着小说创作的同时,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主修生物化学。
其博士期间的工作,发表在化学顶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
博士毕业一年后,阿西莫夫就得到了美国名校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青睐,进入医学院担任讲师,教授生物化学。
阿西莫夫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
图片来源: JACS
仅仅一年,阿西莫夫就作为通讯作者再次在 JACS 上发表了论文,俨然要成为一颗生物化学领域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尽管阿西莫夫还在保持更新科幻小说,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让人有了一种阿西莫夫要在学术圈大展身手的幻觉。
阿西莫夫并没有让这种幻觉持续太久。之前小说所积累的名气,让阿西莫夫在写作上的收入很快超过了担任教职的收入。1952 年,阿西莫夫在学术生涯的上升期作出了同他 1941 年一样的决定。他将人生的重心转向了小说,停止了科研工作,仅在波士顿大学承担教学任务。
即便如此,阿西莫夫杰出的学术功底与教学能力,也帮助他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终身教职,他在创作的同时,也一直作为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教课,直到他于 1979 年,因为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
科幻三巨头与全才阿西莫夫
拥有足够学术经历,且全身心投入的阿西莫夫在创作时越来越得心应手。作品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他的科幻小说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作品中的一些设定与概念,成为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大量科幻题材作品的基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市面上很多科幻小说都有着阿西莫夫的影子。
阿西莫夫也与同时代的罗伯特·海莱因和亚瑟·克拉克,被称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刘慈欣的《三体》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科幻作品,获得了 2015 年的雨果奖。
1972 年,阿西莫夫创作了《神们自己》,先后斩获了科幻小说领域中的最高荣誉,「星云奖」与「雨果奖」。这是阿西莫夫第三次获得雨果奖,而在《神们自己》之后,阿西莫夫还四次登上了雨果奖的领奖台。
Nature 杂志在 2020 年刊登的纪念阿西莫夫诞辰 100 周年的文章中,将阿西莫夫称为科幻小说界的「巨人」(colossus ),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如果要说科幻小说就是阿西莫夫创作的全部,就未免太小觑我们的天才了。
阿西莫夫是一个极度高产的作家。不仅先后七次获得雨果奖、顶刊发表学术论文、撰写生物化学领域教科书,他还创作了大量其他领域的作品。
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的十个大类中,阿西莫夫除了哲学外都有涉猎。其一生创作过或编辑过的书籍超过 500 册,其中包括大量科普、历史、神学等题材的作品。
其涉猎之广,可谓是作家中的「全才」。
1992 年,阿西莫夫因手术意外感染的艾滋病,带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离开了我们。他对写作的热量,在他去世之前给读者的「告别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写道: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
人类,的确需要杰出的科学家,因为是科学,将人类知识的边界进一步拓展。可人类也需要更多像阿西莫夫一样的斜杠学者,因为是科幻,将人类的想象带往更遥远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176-4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aac_Asimov
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Isaac-Asi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