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传统文化纳入2017年高考是种怎样的体验?

2017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对于高考话题的热议,除了考题、高考状元之外,还有关于高考改革的讨论,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试内容、命题形式、招生方式一直不断调整,2017年高考又被称为“新高考元年”,被认为是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

开启“3+3”模式

2017年国家以上海、浙江两地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率先采用“3+3”新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打破传统文科考“史地政”、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同时一些科目增加考试机会,这一新高考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根据 《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将完全打破现今高中文理分科的局面,报考普通本科院校考生的高考成绩,即实行“3+3”高考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这一改革举措带动了整个高中教育体系的调整,也更符合高校招生录取各类人才选拔的培养规律。

传统文化比重加大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语文试卷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而在数学考察范围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加大不是从今年才开始,2015年重视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趋势愈发明显。

以北京为例,2013年后北京高考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用数理化拉开差距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

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而语文最难处莫过于诗词鉴赏、文言文和作文,传统文化恰恰涵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痛点,痛点加大就容易造成失分。

高考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正逐年增加,古代诗歌、文言文一直都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内容,语文卷考查俗语、对联、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知识的题目就已超过50分。

除了日益加重的比例,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都更加丰富,原来的出题套路,已经逐渐被淘汰。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的作文题目就是以古诗词为出发点进行写作,让文化的传承不再是静态的记忆。

2017京版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新增的6部必读文学名著在语文卷中全部上阵全部入选,例如第24题就涉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另外本次高考首次增加文学经典阅读考查,占卷面分数的27%,作文“说纽带”实则意在引导学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天津高考作文《重读长辈的一本书》、浙江高考作文《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都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

可见现在考试中更加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不再单纯的依赖于书本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更需要将传统精髓为现代社会所用。

除了语文考试之外数学考试中也融入了传统文学的元素,例如今年北京高考,围棋这一传统项目成为了数学卷上的考题,其实在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一文科卷和理科卷的第6题以《九章算术》的“商功”为背景、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二文科卷和理科卷第8题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九章算术》 的“更相减损术”、2015年高考湖北文科卷和理科卷的第2题选自《数书九章》中的“米谷粒分”问题,这些题目均渗透了我国古代数学最朴实的统计抽样思想方法。

如今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对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及演变的了解,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传承,要求学生加强自我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要想真正提高传统文化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苦读,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正如《资治通鉴》所讲“发于中必形于外”,做一个真正有学识的人,更多的是源自于内的积累。

从“招分”转向“招人”

新高考改革是要解决人才选拔的问题,原来的高考,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中心。

应试教学,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专业着重学习,即便进入大学也经常出现所学的专业并不喜欢的情况,缺乏对专业的钻研精神。

新高考改革正是要解决了这一问题,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给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另外三门自主课程学习,充分发挥选择权。

例如一个学生想考历史专业,那么从高考时就可以选择历史+另外两门成绩较好的课程作为自选课,除了发挥了选择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有利于便于培养专业人才。

高考改革将陆续贯彻全国各地,所对于正在读小学、中学的学生而言,及时掌握改革方向,调整学习策略,跟上改革的步伐,做一个有备而考的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