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的乡愁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两位色彩与画面大师,一个是善于用浓重色彩和大尺度的单一特质画面渲染环境的张艺谋,一个则是将油画美感表现用之于电影的陈逸飞。张艺谋的稍带有设计与宣泄情绪的刻意,而陈逸飞的则有其随性与闲适的文雅。

两人都赋予画面历史纵深感,可能陈逸飞更喜好安静,他的画面的凝滞感中竟然包含了很丰富、很动态、很情绪的内容。

第一次知道“周庄”,就是拍陈逸飞的一张照片,陈拿它做了背景。

取名为“故乡的回忆”那张油画,深深的感动了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曾经被称作最有魅力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的火花四溅,到处生气勃勃,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与认识也复杂纷繁起来。

陈逸飞表现出的那种复旧的安详,带有淡淡的愁绪,凝聚着一种别具的诗情。

后来就想着去周庄,见一见他画的双桥。

画里画外的双桥都美。

如此安静的晨色沐浴在独具江南特点的旧居墙上,点燃了那叶乌篷船,温暖着溪水,与暗中的石桥非常祥和的烘托出安宁的氛围。

陈逸飞在画里做了非常冷静的描绘,浓浓的故旧气息,涵蓄许多的情绪,却又克制的含住,并不浅白道出。

去欣赏陈逸飞画里的周庄,由此成为多少人的强烈心愿。

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陈逸飞并没有半分要为周庄代言或做广告的意思,他的一抹乡愁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向往。

“周庄”就是在一个画家的乡愁里得以重生。

我到周庄时,它已名声遐迩,游客如织。

为避高峰人流,我特地选择了一早进景区。或许也是受画家影响,我宁可选择安静的周庄,作为我看它的主调。

秋冬之际,景色稍有些凋零,画面就显老旧。

画里的那座桥,展现给我看的时候,我竟有些激动。

沿着水流,我拍了好多幅周庄的桥,从形态、意趣的不一,到张大视觉的主观,终究没有捕捉到陈逸飞画面里的双桥的韵味。

有一刻,周庄的镜像让我体会到了陈逸飞心里的那种乡愁的感觉。

一切并不是那么明晰,隐隐绰绰的在,切近而遥远。

我想,逸飞先生的几幅画,给了我一个关于故乡、关于乡愁的共情,同时也巧妙的丢了个窠臼,套住了我,使我无法从中脱身。

一下子明白起来,逸飞先生的周庄写意,是他独有的那一刻写生感觉,笼罩在他的岁月记忆里,能相通,却决不可复制。

得从他的画面中走出来。

陈逸飞画笔下的不带任何装饰、标签的周庄其实是很朴素的,她的容姿,她的韵味,存于她本身的画面感里。

后来周庄的商业化,与陈逸飞无关,也与乡愁无关。

作者相关文章

挥别“乡愁”

小城字画

一个女人的悲喜人生——黟县赛金花故居视觉日记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