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区——陈氏大宗祠(18)
2021年2月17日(大年初六)上午,在网上搜索陈氏大宗祠,东莞叫得上大宗祠的没有几个,比如我到过的东城区温塘袁氏大宗祠、万江大汾何氏大宗祠、中堂镇黎氏大宗祠等,所以一定要去看看,位于东莞市万江区拔蛟窝村——陈氏大宗祠、元信陈公祠,并排2个宗祠,对东莞陈氏一族迁徙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祠堂入门玄关照壁上,高悬红底金字牌匾一块,上书:“壬辰科,钦点探花及第,臣陈伯陶拜。”据说,祠堂建筑那里有一个顶,名曰:探花顶。长年累月,日晒雨淋,上面雕饰着花纹已经看不清,然而这是一种显赫的荣耀。
陈伯陶祖籍中堂镇,光绪年间,他随父亲到拔蛟窝居住,并在这里的私塾读书。他21岁他中了秀才,25岁获乡试第一。老师陈澧为勉励他蟾宫折桂,以对联赠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这句诗比较直白,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可惜,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了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龢的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为第三名,成为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据宗祠介绍: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民国36年(1947年)再次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0米,进深31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琉璃博古屋脊。座东向西,三进式,二天井,主体建筑有大门(头进),中堂(二进),寝宫(三进)三部分组成。
门额“陈氏大宗祠”由民国枭雄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书写。屋檐下有绘彩图案。进门正中立有红漆木制屏风,屏风上方悬挂有清末探花陈伯陶“壬辰科探花及第”木匾,头门与中堂之间有天井相隔,天井左右两侧为走廊。
据历史记载,陈姓源于黄帝世胄,舜帝后裔。舜的第三十三传孙遏父之子妫满于西周初年建立陈国,子孙以国名“陈”为姓氏,妫满为陈氏一世祖。战国末年,妫满后人陈轸官至宰相,因被封为颍川侯,举家迁居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陈轸被尊为颍川始祖,史称“颍川陈氏”。
晋以后,颍川陈氏开始南迁,陈轸二十八世孙陈霸先因战功显赫,封陈王,建立陈朝(今江苏南京),陈霸先的后人陈徽自金陵迁徙江西泰和县柳溪古井巷,被后人尊为泰和柳溪陈氏始祖。而拔蛟窝陈氏族籍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徒居颍川,辗转泰和。如今,从拔蛟窝陈氏宗祠的大门对联“柳溪衍派,古井遗风”,依然可以追溯拔蛟窝陈氏祖先源于江西泰和县柳溪古井巷。陈氏一族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
拔蛟窝陈氏始祖可追溯到入粤始祖陈軧十七世孙陈尚卿次子陈初二。据历史记载,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陈軧任南雄府保昌县教谕,由柳溪迁居南雄珠玑巷,后因政绩被授予保昌县尉。陈軧辞官后,途经广州,见此地风土美好,于是携家迁居广州番禺凤翔,十七世孙陈尚卿迁居石碣沙洲。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陈尚卿的次子陈初二由石碣沙洲徙居拔蛟窝,成为拔蛟窝陈氏的开基始祖,并建立陈氏大宗祠。此后,拔蛟窝陈氏人丁兴旺,延续至今传衍二十多代。
陈氏大宗祠对拔蛟窝村民来说,其意义已远远超过宗祠本身,它记录了陈氏后人开拓生存家园的背影,更承载了一代代村民的家国情怀。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