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成功产出高辛烷值汽油
10月26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生产出高辛烷值汽油,标志着项目12套主体装置全部实现开车一次成功,进入正常生产阶段。
年120万吨连续重整装置是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12套主体装置之一,以石脑油和裂解汽油等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苯等产品。
大庆石化炼油厂技术员 王皓:
看着装置一天天拔地而起,产品一个个合格,觉得辛苦没有白费,作为一名炼油人,我们千万吨炼油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作为黑龙江省“油头化尾”标志性项目,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2018年7月7日正式启动,2020年8月30日全面建成中交,立即转入开工阶段。10月18日,项目核心装置——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率先实现开车一次成功。10月21日,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产品指标全部合格并外送。作为炼油厂的“龙头装置”,改造后的常减压装置用俄罗斯原油替代大庆原油,助力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跃升至“千万吨级”。
大庆石化炼油厂厂长 崔俊峰:
对内大庆石化公司产品更加丰富,产品质量有所提升,化工原料更加优化,化工效益也会更加凸显。对外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化工原料,为构建化工产业链、扩大化工产业规模做出贡献。
目前,大庆石化的原油实际加工量达到1000万吨,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规模。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更好助力地方石化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
据了解,伴随原油产量的提升,大庆石化公司一次加工能力已达1000万吨/年,仅需配套二次装置即可实现扩能。目前,大庆石化公司加工大庆原油有一定效益优势,吨油贡献值在炼化板块位于前列,生产的直馏产品和石蜡产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扩大产能后,可充分发挥石化技术优势,推动精深加工转型,收获规模效益。2010年,大庆石化公司提出建设千万吨炼油项目,并持续优化、论证可行性报告。
《国家石化振兴规划》提出,未来十大炼油基地五个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五个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在原油产地及俄油输送管道重要节点的大庆建设千万吨炼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方针。
为此,黑龙江省与中石油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把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写实为“一把手”工程。黑龙江省征得国家部委及相关企业大力支持,聘请石油和化工规划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高端机构,编制了《黑龙江省“油头化尾”实施方案》。
在各方合力推动下,项目推进步稳蹄疾: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今年3月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后经省发改委核准、中石油批复可研、省环保厅批复环评、中石油批复基础设计。
项目概算总投资44.47亿元,主要包括新建9万吨/年MTBE、22万吨/年烷基化、120万吨/年连续重整、200万吨/年催化裂化、60万吨/年气体分馏、50万吨/年汽油脱硫、两套2万吨/年硫磺回收等9套装置,改造350万吨/年常减压、120万吨/年加氢裂化、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3套装置。
其中,MTBE和烷基化装置计划8月建成、10月投产,加氢裂化改造将与今年装置大检修同步完成,重整装置计划2019年建成投产,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等装置计划2020年8月底建成中交,10月底投入运行。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
项目建成后,大庆石化将真正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汽油质量将达到国Ⅵb阶段质量标准,柴汽比将降至0.74,同时每年可提供18万吨丙烯、26万吨液态烃、22万吨甲苯、28万吨二甲苯等120万吨基础化工原料,并进一步扩大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ABS和顺丁橡胶的产能优势,助力做大地方石化产业链,提高黑龙江省炼化产业发展水平,对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优化炼油产品结构、推进持续稳健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加快构筑“油头化尾”产业格局、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优化中石油东北地区石化产业布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大庆石化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举全公司之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把该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效益工程。
文章来源: 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大庆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