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5)一一邹城“亚圣庙”

海阔天空
关注

齐鲁大地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5)一一邹城“亚圣庙”

03-16 阅读722
来自话题
#一个人去旅行
1.6万篇

  齐鲁大地上的孔、孟二圣贤,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孔孟之道”,教育、指导了我们历代人。好多年前,我到曲阜瞻仰过孔府、孔庙。但孟府、孟庙却因各种原因,几次都错过。今天有幸,终于来到了济宁邹县拜访孟府、孟庙,心情格外激动。

        “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县亚圣府街44号,为历代祭祀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之场所。孟庙,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守兖州后,寻访孟子墓,遂在墓旁创建孟庙,后经历代迀址、修建至今。1988年,孟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庙最初建于邹县城东北,距城13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轲陵墓之前。北宋元丰年间,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县城东郭。直至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复建孟庙于现址。现存孟庙历经金、元、明、清各朝多次重修,累计重移达38次。在清康熙年间,孟庙因地震倾圮后重建保留至今。

  孟庙地貌呈长方形,五进院落,南北长458.5米,东西宽95米,占地4.36万平方米(约65.4亩)。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其以亚圣殿为主体建筑,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院内有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殿宇64间、碑碣石刻350余块。

        棂星门坊,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门坊四柱三洞,悬山灰瓦,背饰天王塑像,斗拱均九踩四翘,凌空欲飞。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1978年又大修,坊额上楷书“棂星门”3个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东巡抚丁宝祯手书。

棂星门

  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坊名为“继往圣”,右坊名为“开来学”(据说“继往开来”这一词就是从这里说起)。

        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

继往圣

开来学

亚圣庙石坊

         “亚圣石坊”为亚圣庙第二进院的落门坊,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邹县知县章时鸾创建。石坊通高5.2米。四柱三门、柱为8棱,顶端饰以古瓶、云朵,类似华表。正中坊镌刻楷书“亚圣庙”,左右两侧坊额刻似云朵,一侧为蛟龙在海中翻腾,悠然戏水。一侧为翼龙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石坊造型雄伟,雕工精细,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第二进院落的砖辅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古树窜天。往北为“泰山气象门”。

古柏树上爬滿了瓜蒌

泰山气象门(孟庙仪门)

         “泰山气象”四字取义于程子之说:“曰仲尼元气,颜子春生,孟子并秋杀尽盖亦时然而已。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之气象也。”此门之名即由此而来。

         第三进院落左右各有门通往庙外,左门名“知言门”,右门名“养气门”,是过去出于孟庙的主要通道。“养气门”外南侧建有“祭器库”三楹。“知言门”内南侧建有“省三所”三楹。

          此院北壁,三门并列。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之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左为“启贤门”;右为“致敬门”。

  康熙御碑亭位于承至门左侧,重檐翘角,斗拱承托,绿色琉璃瓦覆顶,贴金彩绘。亭内放置清康熙《御制孟子庙碑》一幢,碑额浮雕泰山祥云、二龙戏珠等图案。碑座为一巨大石雕赑屃。御碑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御笔亲书。

康熙御碑亭

康熙御碑亭旁五通碑

“孟母断机处”碑

“孟母三迀祠”碑

承圣门

致敬门

启贤门

         “承圣门”内第四进院落即分为东、西、中三路。中路为孟庙主体建筑“亚圣殿”,其后为“寝殿”,其前左右两侧建有“东庑”和“西庑”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等建筑。

东西两庑

是供奉孟子弟子贤先儒之场所

天震井

        天震井位于“亚圣殿”前露台下的甬道东侧,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井畔之竖一石碑,碑首题额“天震井”3字,碑文记载此井形成的始未,此井为天雷劈震,地陷成井,与孔氏尼山井圣圣相符,先后一辙……。谓之曰“天震井”。

         乾隆御碑亭为单檐斗拱,黄色琉璃瓦覆顶的方形建筑,亭内立有乾隆皇帝亲手书《亚圣孟子贊碑》。

乾隆御碑亭

亚圣殿

          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为七楹,高17米,宽27.7米,纵深20.48米,为绿色琉璃瓦覆盖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下檐斗拱用七踩单翘重昂,上檐采用七踩三昂。四周竖立明代弘治年间重修的用于擎檐的26根巨型八角型石柱,柱下以石鼓为础,鼓下以宋代石刻覆莲作承托。其中殿前8根柱上,都饰以浅线雕刻以云中翱翔的双翅翼龙或刻有宝相牡丹花和缠枝西番莲花。殿檐下的梁坊斗拱,饰以贴金彩绘。

         亚圣殿正面重檐间高悬1竖匾,上书楷书贴金大字“亚圣殿”,匾周盘绕着5条立体云龙。正中门楣之上悬挂横匾一块,上出“道阐尼山”四个金字。殿内承以8根巨型殊漆木柱,迎门的2根上悬挂木雕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殿内正中有雕龙神龛,内供孟子塑像。

  东路“启贤门”内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从“启贤门”到“启圣殿”甬道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称之为“孟庙碑林”。

启圣殿

         启圣殿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5楹,歇山式建筑,高9.97米,是供奉孟子父亲孟孙激(封祀启圣邾国公)的殿堂。殿正中神龛内供奉孟子父亲塑像。

孟母殿

        孟母殿亦名“宣献夫人殿”与启圣殿同时兴建,悬山式建筑,殿内祀孟母仉氏,神龛内无塑像,供“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木主牌位。

  碑林一一此碑林保存孟庙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年代上分,有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从文字种类上分,除汉字外,还有蒙文(元代八思八文),从形式上分,有文言亦有白话,有文字亦有图画,从内容上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震灾害等各方面的记述。

          西路“致敬门”内为一过道小院,东垣有一小门可通往中路“亚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门为“斋戒门”。此院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代名人谒孟庙题咏等数十块小型碑刻。“斋戒门”内建有三楹。堂前有两株元代所植的参天银杏。

历代文人谒孟庙题咏之碑刻

         “亚圣殿”前的露台两侧各有一小门。东门名“礼门”,通往东路“启圣殿”院;西门名“义路”,通往西路“致严堂”后院的“祧主祠”。“寝殿”西侧亦有一小门,通往西路的最后一处小院“焚帛池”。孟庙总计建有各型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门坊4座,石坊1座。

致严堂

         致严堂一一原名斋宿所,是孟氏后裔祭祀前斋戒、更衣之处。元至顺元年(1331年),文宗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后,孟子52代孙孟惟恭倡仪修建,以严思诚,即严肃、诚敬之意。

  祧主祠一一这里是孟氏家庙,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孟氏大宗五代以上木主牌位在此祭祀。

         焚帛池一一位于祧主祠之后的一个独立小院内,是孟氏后裔祭礼祖先后,即在此处焚烧祭文。

         孟庙内共有各种树木多达430多株,多为松桧和侧柏,又有银杏、古槐、紫藤等。其中有宋宣和年间建庙时所栽植的桧树,己有近900年的历史了。“古柏抱槐、藤系银杏、桧寓枸杞、洞槐望月”被誉为孟庙“古树四奇”。

宋代古桧

梓树

银杏树

古柏

         洞槐望月一一在孟庙寝殿西垣墙上,斜倚着株古槐,原树干直径在6米以上。树干下部一侧脱落腐朽,一侧古韵勃发,生长成宽2米左右的扁平树干,树干中部形成一圆筒状树洞。入夜,明月从洞中透出,被称为“洞槐望月”。亦是孟庙一景。抵考证,此槐树最早载植于唐代。

  藤系银杏一一在致严堂前东西两侧,有左雌右雄两株银杏树。据考证,两树植于元代,已有700余年。右侧银杏树下,有1株枝干粗壮、直径约40厘米的紫藤萝绕树攀生。

宋代古桧

         古树抱槐一一树干围径4.6米,高13.8米,树冠直径12.3米,两树干合为一体。据国内植物专家考证,这株古柏抱槐栽植于元代,己有700余年。确有深情厚爱的象征意义。

瞻仰完毕,走出孟庙,向孟府进发。

         孟庙在“文革”期间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0年以来,国家拨出专款进行了复原维修,现己恢复到清代初期的原貌。愿今后不再有损坏,有关部门注意修缮,供后人瞻仰。

谢谢各位朋友关注

来自话题
一个人去旅行
1.6万篇内容 21.2万人参与
订阅
发布于 03-16

来自作品集山东、自驾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