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晚年这幅杰作,骨力遒劲,浩气凛然,是颜体风貌的代表
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圣殿,因碑石成林,故名碑林。在西安碑林藏有7种颜真卿碑石,包括《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争座位帖》等。CCTV3在今年1月份开播的第三季《国家宝藏》栏目里,播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三件代表性宝物,其中之一宝便是《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建中元年(780年)六月撰文,十月又撰书《碑后记》,碑尺寸338×176×40厘米,李阳冰篆书额,3行6字。碑石四面刻字,阴阳两面各24行,行47字;碑侧各6行,行52字;阴额题名10行,行9字。碑刻为颜体成熟楷书,系颜真卿为纪念其父颜惟贞而刊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的世系与功业,仅从文中“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这句话,我们便可看出颜氏家族的兴盛与荣耀。
碑石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兼收篆书和北碑笔意,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了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颜体”艺术风格。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的楷书,尤其是晚年的楷书,已形成一种范式,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书法家。
《颜家庙碑》为颜真卿72岁时所书,是其晚年代表作,60岁以后是颜真卿书法艺术臻妙绝顶的时期。这个时期,颜虽然仍抱儒家之志,忠于职守,却已洞穿世事。大部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和书法情趣之间,书法风棱秀出、精彩纷呈。
《颜家庙碑》点画厚重,字形方整,四周充盈,追求的是质朴无华,宁拙勿巧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一派返璞归真的苍茫气象。颜真卿的楷书正是通过书写《颜家庙碑》而达到了人书具老、炉火纯青的境地,并且成为唐代书法艺术呈现出繁荣鼎盛的表征。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可见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此碑为有“笔虎”之称的李阳冰篆额,故此碑有“连璧之美”,世称“双璧”。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氏家族30余人殒命贼手,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颜真卿忠贞不屈,守节如玉,后为李希烈缢杀,时年77岁。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上马可平叛军之乱,提笔则能气吞山河。他的楷书端庄宏伟,颇具盛唐气象,并与他高洁傲岸的人格相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杰出典范。
“字如其人”在颜真卿的书法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作为一代忠烈,守节不屈,视死如归,其书法正如其个性精神,天骨磊落,风神豪迈。大家喜欢并学习颜真卿书法,不只是喜欢他那庙堂之气的颜家书风,还有他骨子里流淌的崇高的品格。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此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