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阴符经》?

张易杰18 人赞同了该文章阴符经是道家著作,为道家修行之作。书中出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黄帝内经曰:天有四时五行。五贼即五行。不管是四时还是五行,都是通过周易象数得到的,四时即四象,五行即八卦九宫。不管是四时还是五行,都是形而上之道,故不可见,不可名。在此强为之名,但五行或五贼可以被人所感知。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又有八风的概念。也可以称为八贼,对应八卦。这里五贼对应于五行。文中多次出现机字。人心,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机者,变化之机,心也。在这又出现易经·易传三才的概念——天地人。天道,地道,人道。只是这儿只强调天地人三杀,未言及天之生物,地之成物,人之成己成物。在《阴符经》中篇中出现了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可谓全矣。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盗者,盗机也,盗其生机也。这里的三盗的对象和三才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天地为天一地二。人为三。万物为三以上。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黄帝内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即盗。这种食或盗盖出于自然之造化,故隐而不见,动而无声。就像人体吸进植物之废气——氧气,呼出植物所需二氧化碳一样。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心是很难降服的东西。佛家曰:如是降伏其心。《道德经》曰:为腹不为目。为什么?就是因为心容易被外物或物欲所牵引。故老子教导世人,虚其心,实其腹。人之一切祸根,皆源于心之所欲。很少有人能像孔子那样做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老子道德经反复告诫: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这是《阴符经》最具哲理的部分。内经和孙子兵法曰:五行无常胜。背后的原因正是阴阳两仪相推,四时轮转,变化顺矣。自然之道不可为,可谓命矣。制天命而用之,可谓法(即效法)矣。《易传》曰:制而用之谓之法,就是这个意思。爰有奇器。奇器,即(易有)太极的意思。八卦甲子,神机鬼藏。甲子,即天干地支。易源于河洛八卦,配以天干地支,就是易与天地准的根源。发布于 2018-07-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