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社会对一些知识分子充满了蔑视

因为不少知识分子是依附性质的,所以砖家叫兽之类贬称,不过是人民群众发泄不满,对那些品德拙劣、利己不立人的知识分子的鄙视。这是当然是可以理解的。鲁迅不是很早就说过吗? 帮闲、帮忙、帮凶。

也有一类人是,争当“医生”,开着人民群众看不懂的玄妙处方,嘴里说着病灶(病灶的意思是局部的病变),却要布局全国;手里揣着手术刀的,正在让人给群众下麻醉药,这样叫无痛;至于被治疗者自己究竟如何想,一般而言抱负为疗救社会的知识分子们是很少顾及的。他们中间往往隔着十万八千里。近代以来,多少知识分子就在破除这之间的距离,所谓“群”的出现,本质上都是要铲除这中间的势力,从而产生新的历史推动力。但这一切都非固定不变,不是动力产生了就会一直推动历史进步,遇到个坎,它也会把人往死里推。曾经在历史上起到进步作用的东西在变化了的现实中也会成为障碍。而今天的情况是,“群”似乎消失了。也就是说,平民百姓改变现状的能力越来越微弱,所谓零和博弈。

但知识分子群体又是最能跳脱出自己的所属阶层,去站在更为客观和总体的格局去思考问题的人。这样就会跳出附属性和依附性,不是从利益角度说话。社会所期许的是这些人。所以人们常常在一些人身上寄托这些情感。比如所谓社会良心之类。

反对和鄙视一类知识分子是一回事,但不能因此贬低知识本身,走向“反智”的倾向。这就自己掉坑了。

千年历史,古今中外。知识永远是被尊重的!代表知识的知识分子永远是被尊敬的!因为人类文明和进步靠的就是知识。而推动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四大发明的师祖,从孔老夫子到鲁迅先生。哪一位不被我们尊重!从邓稼先到钱学森,从季羡林到南怀瑾,从华罗庚到袁隆平。哪一位不被我们所尊敬!所谓充满蔑视,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词典定义出来的

所有的词典,对知识分子的人群范围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运用知识为核心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按照这个定义,在当今社会,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已经不属于精英群体了,而是属于大众群体。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部分无良知识分子被蔑视,再正常不过了。

网络玩出来的

因为我们现在写文章很少用笔,而是用键盘拼音打出来的。在打的时候同音但完全不同义的字自动跳出来了。尤其现在连打字都不需要,用语音输入了(本人就是用语音输入的。)在输入的时候,普通话不标准的各类地方语言的同音字更是层出不穷。什么“叫兽、钻假、血贼、全萎、哭虚假”全部跟出来了。大家感觉好玩,又适用于对一些无良知识分子的调侃和讽刺,所以这些网络特有的名词才流行起来了。至少,一开始并不是因为对知识分子的蔑视而创造了这些文字。

媒体炒出来的

无良知识分子首先产生于无良媒体。这些媒体因为知识的肤浅和利欲的诱惑带来的浮躁,所以他们往往会歪曲和夸大小道消息,各类标题党充斥于报刊杂志和网络,用一些低级的手段吸引大众的眼球,把个别事件当作社会现象来报道。因此,误导了我们普通大众,使大家把少数无良知识分子当作了知识分子现象。

小部分知识分子干着欺世盗名,坑蒙拐骗的勾当,而玷污了知识分子这个群体

我们蔑视的是那些伪知识分子和披着知识权威的外衣专干坑蒙拐骗勾当的无良知识分子。我就碰到过一位被人称之为中国最有XX的XX学家。我本来对他还挺崇拜的。06年到我们这地区来讲课,我因为有重要接待未能参加,所以特地安排了两位办公室人员去听他的课并全程录音。08年他又来讲课。在课程中大肆批评我们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然后又吹嘘说两年前(06年)到这里来讲课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08年会有金融危机的爆发。因为平时我在听课时发言和提问比较认真,所以主办方把提问的机会给了我。我本来准备给这位专家提三个问题的,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尊敬的x教授,您06年在这里的演讲我有录音的……我刚开口讲了半句话,这位教授的脸噌一下就红起来了。结果我一句话没讲完,话筒就被主办方抢走了……

哎,我不想贬损任何人。我们普通人耍耍嘴皮,没有问题。但是专家权威吹牛皮可是要出大问题的。尤其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而吹牛,那可是很可恶的!当然也会被人蔑视的!

题主肯定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吧?您这个问题就有点断章取义,偏一盖全,混淆是非。含有标题党的成分!所以我想,要让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对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尊重,首先需要知识分子们自重!不好意思,冒犯了哈!

关于知识分子的地位问题以及知识分子在历史上的演变,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以及徐贲、许纪霖等学者的一些著作,已经给予了很多分析。

我在这里就不想在纠结于学理方面的分析,只是想以当下为基点,反思一下这个问题。

现代社会知识分子越来越被蔑视,首先是现代商业主义的强烈冲击。在前工业社会,因为社会环境变化不大,读书人一般都有良好的经济生活条件(一般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家里都不会是普通人,而且古代大家是靠有多少地来决定社会水准的。所以,经济收入都比较稳定。不像现在,你可能今年工资非常高,明年可能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就没有了工作),所以他们不必为稻梁谋,可以具有更加独立的人格。而且,以前识字的人比较少,所以大家自然会遵奉读书人(比如说他们是“天上的文曲星”)。可是,现在随着教育普及的提高,尤其是所有人都必须为了生活拼搏,那么读书人那种超然于世外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第二,在商业主义的社会氛围之下,能够赚钱成为了评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知识分子也不例外,而且知识本身不能立即创造价值,所以必须迎合商业。比如,现在很多文化机构,甚至学术会议都需要有企业的资助,才能有钱继续兴办下去。

第三,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余英时称之为“士大夫观念的死亡”。在古代,知识分子是有入世的心态,立影响社会发展为己任。“为国负责,行事有权”。比如我们知道的“五四”运动,就是由学生发起的。但是,现在知识分子更愿意“躲进小楼成一统”,更愿意在象牙塔里面耕耘,与社会不再产生联系。大众不知道这些知识分子天天做什么,自然会遭到蔑视。

比如,我曾听某学者说,他回老家,经常会被同村的人问,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是研究历史的,经常会得到村民们的讥笑,历史有什么好研究的,研究那玩意有什么用?可见,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偏见。

我国传统的农业时代,把老百姓分为四等:士、农、工、商。读书人最受人尊敬,商人虽然有钱,但最被人看不起。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这个排序变为:工、农、商、学、兵,读书人的地位大大下降,而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有一句很流行的顺口溜,叫做“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时至今日,社会上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身份的排序,但商业人士显然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士、农、工的界限却变得模糊。或者可以干脆地说,读书人已经排在末位。现在的低收入群体,早已不是那些早起晚归的街头小贩,而是外表光鲜,出入高楼大厦的所谓白领阶层。这是知识分子受轻视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些原因,出自知识分子本身。比如一些公知,盲目崇洋媚外,逢美必舔,逢中必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整体印象。再如一些专家学者,不认真搞学术,靠抄袭、拼凑来完成论文,进行学术造假,也玷污了知识分子的名声。

此外,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总体受教育水平提高,文盲几乎消失,人们对知识分子不再崇拜和仰望,觉得你无非比我多读了几天书而已。这也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的一个原因。

觉得被轻视,是因为曾经被高看。但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做得好,都能出头,都会受人尊敬。所以,对待知识分子,以平常心视之就好。知识分子不比别的行业高贵,也不比别的行业低贱,无须高高在上,也不必妄自菲薄,努力就好。

将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大量应用,服务性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个人创业、一人多职业将会变成时尚,传统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身份的区别将会消失。每个人只有努力营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给自己塑造最大的价值。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21世纪的文盲不会是那些能读能写的人,而是那些没有能力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农业时代,会种地就能生存;工业时代,会操作一两种机器或者一两门手艺就能过得很好;而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古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每个人必须面临的现实。

认为知识分子就应该受尊重,这是农业和工业时代的思想,如今已经落伍了。将来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知识”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大家拼的是知识更新和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