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出土古瓷:有这些痕迹很重要!|瓷器|元青花|官窑|龙泉窑|土沁

近几十年,随着全国的基本建设深入,古人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大量出土。除了国家组织的抢救性发掘外,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数不胜数的出土文物流落民间。

而大量被流出国外,沉淀到国内的不计其数而不能被人认可,其中一个最关键原因是文物一离开原生地,大量的信息消失了,造成了文物身份无法再得到确证。

法门寺地宫唐代秘色瓷出土场景

尽管有现代的科技鉴定,由于技术本身和人为的原因,鉴定中出现了互相不认可,当然要排除文物(瓷器)的造假,因此没有明显的出土痕迹基本上都可以打入新仿之列(非显性的出土痕迹无法得到共识),认识生坑出土痕迹在鉴定瓷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991年在四川遂宁市金鱼村发现的宋瓷窖藏,出土瓷器985件、铜器18件、青石雕琮式瓶2件,共计1005件,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出土宋瓷数量最多的一次。

下面是以四川宋瓷博物馆为主,同时不断收入其它官方博物馆的显性的出土痕迹图片,以供瓷器收藏者参考!

下面是高安窖藏出土元青花梅瓶上的出土的土锈不需要借助任何放大镜就清晰可见。

此为高安县出土的元代龙泉大罐出土痕迹。

下面是四川省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龙泉窑瓷器,是明确的考古出土的,留下的出土“土锈”一目了然!

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盘口瓶

1974年四川省简阳市东溪园艺场元墓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土沁之痕是器物入土受浸所致。

土沁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沁,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沁。

土沁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

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沁严重。

当然也与存放环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关;

也与器物本身的多元用料、制作和所存放的地质的铁等元素含量不同有关。而在我国特定地区的特殊树种根须沁于器表的也有。

出土器会出现其特殊的变化。因受沁而气泡破裂,以及二次开片等,因受沁程度不一,也会使釉表发生另类变化。

因而,不能以某一种环境下的器物之沁作为通用标准来试行运用,而要客观公正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下面的土沁是大开门明碗上的:

假土沁:

其实这是低仿元青花上的土沁,微观照片就有点迷惑人,但看龙的土沁就很容易分辨了。

这件土沁应是对的,但依然有点打眼,土沁太重的本来惹人生疑,这件还是看对:

虽然这件东西看对,但仍不建议藏友选择这类藏品,沁成这样,已没多大价值(瓷史名品除外)。

记住下面的一句话:土沁多的,未必老,即使老,未必好!初学者常常陷入这个误区,迷信土沁多的“老瓷”!

这件是开门宋代官窑瓷片的土沁:

明代民窑土沁(水坑品),这种开门水(土)沁,仿不出来。

因为是明代官窑瓷上的沁色,难度很大,但青花发色有味道,如对,应是永宣苏料。

明代官窑瓷片的冲线中的“土沁”

官窑瓷因胎釉精细,且结合紧密,土沁很难沁入釉下(宋代汝、官、钧、哥以及部分元青花除外)。

也就是说,看到土沁很重(深入胎骨)的官窑瓷,要多留个心眼!

以下两张来自“元青花博物馆”的图片:

任何土壤中都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含钠、钾、钙、铁、镁、铅等元素的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

有机质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有碳、氢、氧、氮和少量硫元素组成的天然络合剂。

高古陶瓷受土壤中这些化学元素和侵蚀以及底温的影响,釉面产生开裂和腐蚀。开裂、腐蚀的胎体表面大量吸收泥土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随着时间逐渐粘积在胎体上,从而形成了“土斑”。

土斑有两种,一种称“蚕卵斑”,成颗粒状,像桑蚕产下的卵子一粒粒聚结在一起,大面积在陶瓷器表面形成。这种土斑粘积度极强,用手指剥除不掉。

蚕卵斑形成与土壤中矿物质成份比例高有关,比较容易在低温度陶器上产生。另一种称“蚯蚓屎斑”,成条形曲线状,形状尤如蚯蚓的屎,细而弯曲,小面积地粘积在陶瓷表面。

有“蚯蚓屎斑”的器物,在出土前周围土壤所含有机质比矿物质成份比例高,器物本身釉面抗蚀程度强。

高温釉器物及在黑杂土中的器物,都会产生这种土斑。

有些器物上既有“蚕卵斑”又有“蚯蚓屎斑”,有这种现象的器物大多数是陪葬物。

收藏者对这种土斑不应该人为清除,它不影响器物的外表美观,同时又是出土物的有力见证。

现在市场上出现人造土斑:

一是选择器物某个部位用硫酸把釉腐蚀,然后涂上胶再撒上泥土。这种人造土斑是块状形,不自然,剥釉处与有釉之间没有过度层次。

二是把仿制好的瓷器用硫酸腐蚀釉面,然后埋入泥土中,过一段时间再取出现。这种人造土斑粘贴性差,用手一抹泥灰就掉落,一冲就能洗清。

人造土斑与自然形成的“蚕卵斑”和“蚯蚓屎斑”相差很大。

再来看看斗彩被土沁腐蚀的效果:

往往是越高级的精品,越受人保护,经常是没有使用痕迹或很少使用痕迹的。相反,仿古作旧的瓷器一般都做上使用痕迹,企图让人误以为是老东西。

因此遇到脏乎乎碰划痕迹明显的一定要仔细看,不要认错。用有无使用痕迹来判断真假往往把真正的高级精品否定了。

显微镜下的土沁

收藏界历来讲究瓷器的是真、精、美、“新”,其中的“新”就是指一件真正精美的老瓷器,又新又亮,没有使用痕迹,或很少使用痕迹,才是最好的,才具有最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土沁鉴定只是鉴定其中一方面!

看瓷器是个综合判断过程!瓷器本身如果对,有土沁和没土沁都是对的,瓷器本身不对,有土沁或没有土沁仍然都是不对的。只是说,假土沁的一定不对!真土沁的很可能对!

土沁、土斑、海捞和使用痕迹都只是外部因素,不能决定器物的真假,要看器物本质定真假,看器物的器型、釉面、胎骨、青料、画风、工艺,其它都是表相!

因此学会土沁的鉴别就能瞬间排除很多低仿品,从而提高鉴别瓷器的效率。

玩古必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特点和鉴定要点

耿宝昌:文物鉴定不管你认真也好,认假也好,只要能认准一面就行!

徐邦达:初涉收藏,用20两黄金买了一幅赝品!——但他成为了书画鉴定的“一代宗师”,堪称“国眼”!

佛像鉴定五种辨伪方法

瓷器鉴定学会这几招,让你不再求人(一)

(图文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稀世珍宝——神秘成化青花的前世今生

    关于明宪宗,坊间知之不多,有所知者可能也多局限于以下:第 一,设立特务机构西厂;第 二,独宠年长其十九岁的万贵妃;第三,怠政,纵容宦官.自成化二年(1466)起,成化皇帝即怠于朝政,七年期间只上过一次 ...

  • 万历时期的“心脏”

    万历一朝长达48年,是明代皇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万历瓷器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承袭嘉.隆遗风,后期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启明末清初青花瓷器的新风格.尤其是民窑青花瓷的生产,随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和国外市 ...

  • 明清瓷器鉴定的一些心得分享

    明清瓷器鉴定的一些经验心得 (笔者按:本文是笔者有幸参加央视寻宝专家李彦君老师在北京举办的<文物鉴定研究生课程班>培训时,由著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崔凯老师所讲<明清瓷器鉴赏>课时 ...

  • 鉴别出土古瓷:有这些痕迹很重要!

    出土痕迹是鉴定瓷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几十年,随着全国的基本建设深入,古人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大量出土.除了国家组织的抢救性发掘外,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数不胜数的出土文物流落民间. 而大量被流出国 ...

  • 古瓷文物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几件官窑重器在中国保利拍卖成交价格惊人

    历时八天的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以成交逾四十一亿元的骄人成绩顺利落下帷幕,这次拍卖共诞生亿元级拍品三件:千万级拍品七十一件,斩获白手套专场六场.其中瓷器拍卖也表现不俗,特别是几件重器受到大家追 ...

  • 一出土保险金高达5亿天价,这元青花梅瓶不简单!

    巅峰收藏  你我共享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本收藏> 元青花在收藏界一直备受追捧.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远有2005年以2.3亿元人民币创下记录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近有2012年68 ...

  • 这些古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很精美

           古瓷器是中国先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曾经征服世界的高雅艺术品,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不乏有精品和美品.本文遴选一些,供古瓷爱好者欣赏鉴赏.

  • 古瓷赏析:独特而少见的乾隆御制官窑

    在古代瓷器收藏中,明清官窑器是大众公认的最具观赏价值的瓷器藏品,当中以多色釉及繁多纹饰为最,而在这之中又以物品大或纹饰.器型.釉色的独特性最为突出.随着21世纪收藏市场的兴盛,古代瓷器的这种特殊中的独 ...

  • 高古瓷:钧窑系列土沁碱斑111(1)

    贾宝国 刁大仙 刁大仙是一位自称某大学教授,父亲是老红军干部,丈夫是高干的颇有姿色涵养的女人.她的身边聚集着一批古玩爱好者,她常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藏品,时不时带他们去她的"家",欣 ...

  • 高古瓷:钧窑系列土沁碱斑116(6)

    允执厥中 成语出自<尚书·大禹谟>,现在的解释是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个解释未免太浅薄,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中正之道?这是做人做事的大学问!中在哪里?你把笔平放在手指上,平衡了, ...

  • 【鉴别】古瓷的出土痕迹

    出土痕迹是鉴定瓷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几十年,随着全国的基本建设深入,古人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大量出土.除了国家组织的抢救性发掘外,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数不胜数的出土文物流落民间. 而大量被流出国 ...

  • 瓷器鉴别:古瓷的真假火石红现象

    在古玩瓷器上露胎的部位,经常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红色或浅黄色的班块,或周边分布有边框的红色线条,以及有黑褐色的芝麻黑奌存在的现象,这就是窑红.产生窑红是因为瓷胎中铁质元素含量的存在,在烧制过程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