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 历史上的今天
由于审核的原因,很多史实没有列入,请见谅!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追踪热点问题,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1398年6月24日(农历1398年闰5月10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1月19日-1398年6月24日)(另一说是10月21日出生),中国明朝皇帝(1368—1398年在位)
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焉——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从乞丐、和尚到皇帝的故事,如此大的人生落差,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若干从奴隶到帝王者能与之相比了。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4MTMvMjI3MTUxODcyXzFfMjAyMTA3MjgwMTM2NTg0ODg=.jpg)
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6岁那年,家乡受到一次罕见的旱灾、蝗灾、瘟疫的多重夹击,他父亲、母亲、长兄都因此丧生,朱元璋被迫到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并需要到四方云游以化缘度日,四年后才重新回到皇觉寺。
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这是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双重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释放。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sè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朱元璋的旗下逐渐聚集了一批人才,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成为他未来打天下的基础。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1356年攻下集庆(即今南京),并以此为根据地。朱元璋在力量还不强大的时代,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采用军屯制促进生产,迅速提高了实力。
……
1440年6月24日(农历1440年5月25日),英国伊顿公学建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6月24日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jīng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1812年6月24日(农历1812年5月16日),拿破仑进攻俄国 惨遭败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拿破仑带领大军进攻
1812年6月24日夜间,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仑,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很快占领了维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个庸碌无能而又刚愎自信的人,缺乏指挥才能,俄军节节败退,举国上下一致要求尽快任命具有全权的统帅。8月,亚历山大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库图佐夫为总司令。
库图佐夫一面抓紧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一面作战略撤退,实行坚壁清野,消耗和迟滞法军,争取时间,寻机歼敌。拿破仑急于和俄军主力决战,一举击败俄国,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很多地方,但是占领地方愈多,用于进攻的兵力就愈少。当法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以后,法军已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于是,库图佐夫决定以波罗西诺作为会战之地。9月7日晨会战开始,双方都投入十多万人,几百门炮,激战十多个小时,双方都损失四、五万人,拿破仑大伤元气,库图佐夫也没有新的预备队了,俄军撤出战场。
波罗西诺会战之后,库图佐夫决定进一步作战略退却,他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给拿破仑,退到纳拉河附近。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等着俄皇提出签订和约,谁知俄皇对拿破仑的讲和倡议竟不予理睬。拿破仑一来担心法国国内会出事情,二来担心库图佐夫有什么阴谋,觉得呆在这里不行,于是决定从莫斯科撤走。
当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库图佐夫已完成了反击拿破仑的战略部署。当拿破仑从莫斯科向南撤退时,库图佐夫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部署就绪,单等法军到来。10月下旬,拿破仑军队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同俄军遭遇,双方展开一场恶战,马洛雅罗斯拉维茨易手八次,10月24日,俄军终于把法军彻底击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莫斯科接二连三地下起大雪所困,拿破仑不得不忍痛决定撤出莫斯科
1899年6月24日(农历1899年5月17日),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川端康成诞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68年秋,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川端康成是日本人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新感觉派、唯美主义的作家,他一生中写了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及大量随笔和文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民族气质,贯串着日本古典文学的幽玄、纤细、感伤的情调和东方佛教的虚无色彩。他以丰富的感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1926年,川端发表了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小说描写一个二十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去伊豆旅行,途中与一个卖唱的贫苦舞女邂逅。在数天的共同旅行中,他爱上了这个舞女,陷入悲剧性的恋爱中。舞女美丽文雅,身世悲惨,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最后,在公共浴场上,当他知道舞女只是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少女时,便豁然开朗,在纯洁无邪的心境中感到了纯真的爱和甘甜的美。小说情节平淡无奇,但细腻地描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伊豆的美好风光。文中自然美、风俗美和人物美交相辉映,情因景现,情景交融。这构成了川端作品的基调。
其实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川端在一高读书时,曾独自去伊豆旅行,结识了一个巡回演出的舞女。二十三岁时,他爱上了一位十六岁的少女,在他们行将结婚的前一个月,少女突然来信,解除了婚约。这使川端受到了终生难忘的打击。川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之后写成此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3年,川端与林房雄等人创办了《文学界》,推荐和输送了一批文艺新人登上文坛。他在该杂志上陆续发表了《禽兽》、《花的圆舞曲》、《雪国》等小说。其中《雪国》最负盛名,这是他自一九三七年始,用了十二年时间写成的。小说围绕男主角岛村的三次北方雪国之行展开。岛村是个有家产的中年男子,他坐食祖业,无所事事,偶尔凭借西方印刷品来写有关西方舞蹈的评论。他初到雪国,结识了三弦师傅的女弟子--十九岁的驹子。驹子单纯而天真,对生活倾注了满腔诚挚,岛村为驹子的纯洁美丽所打动。不久,岛村重游雪国,在火车上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叶子。叶子一心扑在生命垂危的三弦师傅之子行男身上,沉浸在梦幻般的爱情世界里。叶子“近乎悲哀的美”使岛村为之倾倒。行男死后,岛村三到雪国,他既爱驹子,又迷恋叶子,同时认为驹子对爱情与生活的认真态度是徒劳的。因此当驹子完全倾心于他时,他又茫然了。在岛村准备离开驹子,与叶子同道回东京时,叶子突然投身于一场大火中而安详地死去。《雪国》展示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徒劳观”。无论是岛村、驹子、还是叶子,他们对人生所作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是一种美的徒劳。爱得深而不可得,不可得而又不怨,在这种自我安慰中追求永恒的美。感伤中带着抒情,这是川端作品的独特之处。
1962年,川端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古都》问世了。故事以一对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穿插着青年织工秀男与她们之间的曲折爱情,着重描写了姐妹二人的骨肉之情。姐妹俩出生后为贫富不同的两户人家收养长大。秀男织了一条美丽的腰带,准备送给意中人千重子。因为姐妹俩相貌相似,秀男误将腰带送给了苗子。待到真相大白,秀男自觉与千重子身份悬殊。便转念于苗子。姐妹俩久别重逢,但因彼此生活方式不同,终于不得团圆。《古都》通过对孪生姐妹遭遇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宿命观。企图说明人生是不可思议的,人的命运本来就是孤独、寂寞的。《古都》借助京都的自然景物,烘托、渲染了姐妹骨肉之情,使京都的山川草木、四时节日和风土人情都染上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风貌。
1961年,川端完成了其后期虚无、颓废文学的代表作《睡美人》。作品描写了一个下等妓院用安眠药使一些美貌的少女昏睡,然后让老朽的老人玩弄。老人在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和少女的青春时,在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中想到生命的所在,感到精神上的安慰。晚年的川端思想上表现出虚无意识,创作上追求静止、瞬间的美,描写感伤、颓废情绪和受压抑的官能享受。
纵观川端五十年的创作实践,他的小说都是以爱情为主题,描写爱情的失意和对未能实现的爱情的迷恋与哀伤。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说:川端在三个不同时期描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前期代表作《伊豆的舞女》表现了少年纯洁爱情的觉醒;中期的《雪国》刻划了男女情欲,并映衬着对纯真女性的憧憬;后期的《山音》、《睡美人》等,则描写了老人的变态恋爱心理。对作者来说,恋爱是一个永远得不到圆满结局的痛苦经历,只有死亡才能解脱。
1968年,他因《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上,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在谈到川端康成的艺术成就时指出:川端康成以其典型的叙事文学,非凡地、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实质。”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芬兰等各国文字,我国也有他的译本。
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终年73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01年6月24日(农历1901年5月9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巴布罗-毕加索的自画像《唷,毕加索》
1901年6月24日,年轻的西班牙画家巴布罗-毕加索的作品首次在拉斐德路上的昂布瓦-伏拉的时髦画廊中展出。一位著名的评论家评论道:“很明显,毕加索堪称名副其实的艺术家,他热衷于事物的自身色彩”。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马拉加,1900年10月来到巴黎。虽然他经常挨饿,却迷恋于蒙特玛塔的街头生活,并对巴黎的贫民作了许多研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