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不得不留守他乡,就地过年。年是人过的,我们先算算红楼梦中的贾府到底有多少人口。作者在第六回曾经写道: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
“丁”指的是男丁,也就是说成年男性人数三四百。男女都加起来有多少人呢?这个也有交代,作者在第五十二回,借丫鬟麝月的口说:
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他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
一个含糊的数字:上千的人。那么这上千的人,能上贾府户口本的有多少人呢?荣国府宁国府加起来,主子基本就二十个人。算上半个主子的姨娘们,应该也不超过三十人。二三十人而已,在“上千”这个数字面前,只能算是一个零头。换句话说,这上千的人,除去那零头般二三十个,其余的都是打工人。这样一说,翻开红楼梦的时候,再看丫鬟、婆子、小厮、媳妇、账房、买办、管厨房的,管金银器皿的,等等这些人,是不是就多了一分亲切?这个数字也说明从古至今,占据高位的总是凤毛麟角,普罗大众总是多如牛毛。
红楼梦中的过大年,从初一到十五,作者花了五十三、五十四两回的篇幅,写得轰轰烈烈。从大门一路洞开、两溜金龙般红烛高照;写到宗祠庄严祭拜、一片乌压压跪倒人群。
这是贾府主子的年,那二三十个零头的年。那么,贾府的那些打工人又是怎么过年的呢?首先,年假是肯定没有的。下人如果放假,主子们也就别过年了。难道你能指望宝玉切菜,凤姐下厨,黛玉拢茶炉子,三春收拾碗筷吗?不但没有年假,年前一进腊月,贾府打工人就开始忙碌加班了。
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首先是打扫的活儿。过新年,到处都要焕然一新,贾府那么大,那么多屋宇院落,肯定要处处光鲜,这打扫的工作量就是一个大宗儿。其次是各个房间住所,肯定要铺排摆设。像尤氏上房,那些袭地的红毡,崭新的坐褥,所有的花团锦簇,哪一样不靠丫鬟媳妇们收拾布置呢?年前全部布置一新,等年节过完,这些大红的、富贵的、只适合节日用的陈设,只怕还要收起来。这收拾更换,又要一番功夫。更换这些陈设,这些所有动用之物,总要清洗干净再入库吧?所以浆洗上的工作量也会增加。虽然那是年后的事情了,但总归是过年过出来的活儿。还有一个忙碌的部门是厨房。年夜饭当然得指望着这里。桌前一碗菜,厨下半天工。凤姐平时一顿饭,都是碗盘森列,满满的鱼肉在内,更别提贾府的春节大餐了。说不得这一顿饭,或许要弄成个水陆南北,满汉全席。厨房忙不忙?
王夫人与凤姐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那边厅上院内皆是戏酒,亲友络绎不绝,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完了。
这七八日的官来客往,天天酒席,大宴小宴,你说厨房忙不忙?不但做菜忙,连刷碗洗盘子的都要忙到脚底朝天。别说贾府这样一个府第,至今在民间,还有“忙年”一说。就是为过年做的各种准备。中国人对于“年”的情感,已经刻进骨子里。忙忙活活就为那一天,忙并快乐着。红楼梦中对于贾府主子过年,费尽笔墨,对贾府下人的年,满纸寻来,就一句话:
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就算没有假期,就算年前加班,就算过年这天都守在岗位上,该服侍的服侍,该干活的干活,但是所有人,都把最大的热情留着给春节。换新衣、放爆竹、欢声笑语、彻夜不眠,过年,过的就是一种态度。每个人凑一份热闹,就凑出了欢天喜地,就凑成了红红火火。再辛苦,这一天要忘记苦。再艰难,这一天也不说难。过年过年,在于一个“过”字。这一天是一个停顿,这天之前的种种不顺,就此揭过;这天之后的漫漫岁月,要接着过。贾府中的打工人虽然没有年假,但是估计年终奖不会少。忙了一年了,在这样喜庆的大日子,主子们该会豪爽的放赏钱,第五十三回写道:
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
这里头应该有一份是下人们的赏钱。估计贾府这种人家,赏钱应该抵的过假期三倍工资。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袭人提到衣裳,曾说过一句:太太只给了这灰鼠的,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大毛的就是皮草了,可见像袭人这样有体面的大丫鬟,年终福利是相当丰厚的。贾府中大部分是家生奴才,全家都在这里当差,虽然在一个公司工作,但是各自的部门不同。比如做丫鬟的,要日夜跟随主子,就不能经常回家。宝玉屋里的小红,过年不能回去和林之孝团聚;王夫人屋里的玉钏儿,过年也不能回去陪她的母亲白老媳妇。更别提鸳鸯这样的,父母都在南京老宅看房子,她就更不得和父母一起过年了。可见贾府丫鬟,基本都和今年的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算是就地过年。过年是不能够放假的,但是年后可以轮休。袭人就曾经在正月里,被她的家人接了去吃年茶。所以这些丫鬟,应该都会找一个父母不当班的日子,在年后回去和家人小聚一下。黑山庄,作者没说具体位置,不知道离京城到底多远,只知道乌进孝说,路上雪有四五尺深,一暖一化,难走的很。他带着那大车大车的货物,走了一个月零两天。当时已经是腊月了,我每读到这里,都要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乌进孝还来得及回家过年吗?我总是希望雪已经化完了,路上已经好走了,回去是空车了。轻车熟路,快马加鞭。当家里包好了饺子,烧好了饭菜,听到院中辘辘车响,门一开,远行的人带着一身寒气,一脚踏进门里来。(你是合家团圆,还是异地过年呢?家乡有哪些年俗?年味有哪些回忆?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