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卷十四——汗下宜忌与脉法
汗下
汗下者,伤寒之法,而用之太过,则虚以实治,而或以亡身,用之不及,则实以虚治,而或以殒命。譬犹水也,载舟覆舟,水不任过,而破浪冲风,人之罪也,譬犹兵也,止乱生乱,兵不任咎,而纵敌长寇,人之责也。是以相阴阳之盛衰,审汗下之忌宜,忌汗下者,勿孟浪致误,引贼而入室,宜汗下者,勿迟回失断,养虎以贻患。故六经之外,又有汗下宜忌之篇,未可不求甚解矣。
1 古人治病,更善用法,今人治病,不善用法。总因理论体系不健全,学而不透也。
不可汗十八章
不可汗一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1 脉濡弱者,阳虚之诊,此为肝脾之阳虚,此为内伤里虚,木陷之风,汗出亡阳,离根之躁。此不为太阳外感中风,故不可汗。阳微误汗,则躁不得眠。
2 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反”者是反其常也,平人寸关常盛而尺中常虚,平人寸口常涩而尺中常微,不合其常,是为反也。
寸口常盛,是为之常,而反微者,阳气不足,(微)
寸口常盛,是为之常,而反濡者,阳分之血多虚。(濡)(濡,是血虚濡弱)
关上常盛,迟缓之意,是为之常,而反弱者,阴分之气多虚。(弱)(是血中气虚,也是阴阳俱虚)
寸涩为常,气浮敛降也,涩反在下者,是尺涩为血,血少而不流,故为之反。
弱在关为土虚,濡在颠(即寸微)为血虚,微在上寸为阳虚,涩在下尺为无血(血寒亡血,亡血中温气之义)寸为阳,尺为阴,一定之理。阳微阴涩之义,此为阳虚之诊。阳气反微,(阳虚血寒)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此是汗出亡阳,阳气离根,故见躁烦(参考太阳篇,桂枝加附子汤之理,少阴篇,汗出亡阳,咽痛之理),涩则无血,厥而且寒,皆是内虚里寒,阴盛之象,阳微不可汗,汗必亡阳,躁不得眠。此观太阳入少阴去路则知。汗出亡阳,必发惊狂,起卧不安,阳气离根而烦燥也(参考太阳,茯苓四逆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证,桂枝甘草龙牡证)。
论;寸口当浮而反微者,阳虚也,关脉迟缓而反弱者,土虚也,尺脉当微(或沉)反涩者,血寒也。寸口阳微,尺中见涩,关必见弱也。阳微阴涩,阳虚之诊。
3 中风者,有太阳外感中风,也有少阴内寒,木陷之风,一定区别。本条提纲,重点是不可汗,此中风汗出者,是少阴内寒,亡阳外脱也,阳气离根,故见燥也,也就是卫阳之虚,中营虚血寒之风。脉濡弱阳微阴涩者,厥而且寒者,皆不可汗。阳微发汗,必亡其阳,阳气离根,则躁不得眠也。
论;内伤里虚之中风,风从何来
木气为风,木生于水而长于土,阳虚则水寒土湿,生长不遂,木气下陷,郁而生风,风泄其表阳而汗出,阳气外泄而外亡,阳不内根则烦躁,涩则血少而寒,厥且寒者,此是阳微,不可发汗,汗必亡阳,躁不得眠。上焦之阳微,于是表气不固,中风汗出也,此一句话,说明内寒而风动,风泄表阳也。(不为外寒外感)
4 阳虚之脉,不可发汗,汗则亡阳,阳气离根,则躁不得眠。少阴内寒,木陷之风,风泄表阳也,虽是汗出,区别太阳外感病的中风汗出。此属三阴风湿寒之盛也,余称作阴风,太阳外感阳郁之风,余称阳风。本条就是告诫,勿以亡阳汗出为表病而误攻,勿以此少阴内寒亡阳之汗出而为太阳外感中风而发汗。
注;余正是学到此处,悟到少阴内寒之中风,对应太阳外感之中风的区别,也正是从此才能悟得伤寒有五,伤寒与中风之别。中风又有内寒外寒之别,故余称谓之阳风与阴风。(参考不可汗三)。风有贼正,阴风与阳风之别,但皆为内风,而寒有内寒与外寒,故为《伤寒论》
不可汗二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1 脉濡而弱,阳虚之诊,肝脾之阳虚也。阳气不降,则阳上实而下虚,脉微弦者,阳可自复,不可发汗,发汗泄阳,则阳不自还。
2 弱反在关者,土虚,濡反在巅者,寸口阴弱而阳微,土虚木贼,弦应在关,今反在上,则阳气逆升而不降,故微在下,阴分阳虚而生寒,就是阳气不降,阳上实而阴下虚也。下焦虚寒,则意欲得温。总之寸口之弦,尺中之微,悉因中焦之阳虚,虚者不可发汗,汗亡其阳,则寒冷战栗,阳气不能自还也。]
3 关脉濡弱,而微弦者,不可发汗,中气渐复,阳气下降,此能自还。误汗泄阳,则发寒栗,中虚更虚,阳气不降,不能自还。
4 脉与上条同,见脉濡弱,皆为阳虚之诊。上条阳微濡弱,阴虚寒涩,本条也阳微濡弱,但阴虚见弦,弦与涩之对比,皆是虚脉。上条发汗亡阳必烦燥不得眠;本条发汗,则阳不自还。其能自还者,是濡弱而微弦也,但若误汗,也不能自还。
5 见脉濡弱,则知阳虚,弦为阳减之象,也为阳生之象,俱是阳微之义,皆不可发汗。知寸口阳虚,则尺中也必阳微。中焦阳虚,不能升降交济,故阳实于上而虚于下。652页,濡弱者,软弱招招之义,濡弱则营血虚衰,木气不及之义,濡者,血也,血中无气,血中阳减故脉见濡象。此为内伤,而非外感,故不可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