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大便先干后软,这是怎么回事啊?

在临床工作中在询问患者大小情况时,经常有一些患者会说:“医生我的大便开始的部分是干的,后边的是稀溏的或者是软的,这是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大便先干后稀溏或者软,这种情况的大便在中医上认为主要是脾虚所致,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所以出现大便稀溏或者软便,而大肠传导不畅,则就会出现便结或者便干。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点来聊聊这个问题。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宜升则健

脾主运化,能够将我们所食的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能够,将其吸收、运输到全身,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同时也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通过与脾胃升降之枢纽,使全身津液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以灌四傍,向四周布散,发挥着滋养濡润、四肢百骸的作用,以及将脏腑气化后的水液代谢进行运化,经过三焦,下输到膀胱,成为尿液。

脾的生理特性就是喜燥洁而厌恶湿浊,如果脾气虚衰,水液运化功能失职,这时就会导致水湿痰饮内停,同时水湿痰饮产生之后又会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或者外在感受湿邪损伤脾阳生内湿,这时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的发挥,如影响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以及转输运化,而则出现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脾要维持这些功能的正常,那么脾气必须健运,只有脾的运化功能建运,才能够正常的化生水谷精微,才能够正常的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运到全身各处,才能够保证水液运化功能的正常。

大肠主传导糟粕,参与体内津液代谢

我们人体内的大肠被称为“传导之官”,能够接受小肠传下的食物残渣,最终形成糟粕。如果大肠的传导糟粕的功能失调,那么就会出现排便异常,出现大便秘结或者泻泄。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大肠传导糟粕功能的正常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功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又由于大肠也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如果大肠的主津液功能失调,津液就不能够吸收,与糟粕同下,则会出现肠鸣、泻泄等症,如果大肠的热盛,煎熬津液,导致津液亏虚,津亏失润,则就会出现大便秘结。

回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中医上所讲的大便先干后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上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了脾与大肠的生理功能,大便形质的变化与脾与大肠关系密切。那么大便出现先干后稀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必大家一定也有了一定的眉目了。

当饮食不节,或者劳累过度,或者思虑过度,或者过多的食用生冷之物,或者使用苦寒之品导致脾胃亏虚时,那么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或者失职。

当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就会无法向上运化于肺,肺就得不到滋养,就会出现肺气不足的情况,而肺和大肠又互为表里,肺气虚时无以肃降大便,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动力蠕动将大肠前面的大便排出体外,就会在大肠停留,导致水分被大肠吸收,从而出现大便开头比较干的情况,当开头较硬的大便排出后肠道蠕动加快,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后面的大便就会比较稀或者软的情况。

或者当脾胃亏虚,导致脾升胃降的枢纽失司,津液不能输布于下,不能下润大肠,肠道津液不足,而大肠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再加上胃降功能失调,这时就会很容易导致前部分的大便出现干结在肠道停留的现象,当前半部分的大便排出后后半部分的大便在大肠停留时间短,当我们大便时就会发现大便先干后稀或者软便。

总结

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则运,当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或者食生冷之物损伤脾阳等导致脾胃虚弱时,就会出现大便先干后稀溏或者软的情况。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健,要注意合理饮食,切勿贪生冷之物或者辛辣刺激物,规律作息等,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食一些具有健脾之功效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花菜等。

(0)

相关推荐